枇杷,酸酸甜甜浸满爱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诸如此类的诗句把枇杷描绘得淋漓尽致,不能不令人顿生喜爱之情。我老家酸酸甜甜的枇杷,同样因为浸满父母的爱,备受我们的垂青与钟爱。 枇杷树,每到春天就发出嫩叶,次第开花,蔚为壮观。进入夏天后,枇杷果一天天的由青变黄,也就到了摘果、尝果、卖果的时节。记得小时候,枇杷黄了,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果香,把邻居家的孩子撩拔得心上心下的。吞咽一阵口水后,实在忍不住了,那孩子就扛来高板凳,站上去,踮起脚,拉住枇杷树枝,摘下黄灿灿的枇杷放进包里。觉得差不多了,那孩子才放开枇杷树枝,下凳来,拿出枇杷,一个个地剥皮后,送进嘴里,那酸甜的感觉很快就遍布全身,醉了灵魂。 这一幕恰好被我和弟弟瞧见,羡慕不已。“喂,我们也吃两个尝尝?”终于鼓足了勇气,我们向那孩子表达了愿望。 遗憾的是,那孩子背过脸去,嘴里叽咕着,明显不愿把枇杷分给我们尝。 哎,别人的枇杷,人家不愿拿出来,又能怎样,我们只好叹息着,吞着口水,无奈地回屋去。 父母看见我们不快的神色,一番询问后,得知我们想吃枇杷却遭拒绝的情况,心里也五味杂陈。不过,父母快速调整好心态,安慰我们:枇杷,会有的! 不到三天,父亲赶场回来,就为我们带回了两斤黄枇杷。原来,是他在别处做木活,看见主人家有枇杷,便厚着脸皮地要了枇杷,来满足我们的要求。刹那间,我们对父亲感激起来,把那些黄枇杷看得眼睛亮堂,剥皮得心应手,吃得酸酸甜甜,不时咂嘴,啧啧赞叹,好不快活。父母见了,都倍感欣慰:不管想哪种苦方,总算把儿子们的遗憾做了些弥补,值! 再度想吃枇杷的时候,我们向父母和盘托出心思。虽然家里经济拮据,但父母为了我们的小小要求,省吃俭用地筹集钱到街上或村民家买枇杷。每次望见金黄的枇杷,我们就会想象其酸甜的味道,就会吃得津津有味,就会倍加感恩父母的爱。 时间一长,这种方式吃枇杷不是长久之计。父母权衡一番后,决定栽枇杷树,自家有了枇杷,说得起硬话,就不会欠人情,不会遭人白眼。 枇杷树苗是熟人赠送的,被父亲拿回来栽在了土边。另外,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父亲把吃后的枇杷籽撒在了地坝边的坡地上。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父母用心为枇杷树苗浇水、淋粪、除草,让其茁壮成长。五年后,便长成直径为3厘米以上的枇杷树,那枇杷花越开越多,枇杷越结越多,令我们一家人欣喜至极。就连那枇杷籽发芽后,也迎着阳光雨露,渐渐长成了枇杷树,大有追赶之势。 自然,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在自家的枇杷树下尽情地观赏枇杷、采摘枇杷、享用枇杷。于是,咂嘴声,感叹声,欢笑声,声声入耳,酸味,甜味,味味爽心。那时那地,我们知道:这酸酸甜甜的味里,浸满了父母的操心与辛劳,还有浓浓的爱。该怎样来报答父母之爱呢?我们决心: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不再当黄泥巴脚杆。 父母最理解我们,一个劲地支持我们读书,哪怕是借贷款项,也在所不辞。那些艰苦的年月里,枇杷树照样绿意盎然,枇杷照样结得多,金黄得可爱,见证着我们的挑灯夜读、苦读寒窗,见证着父母的含辛茹苦、奔波忙碌。尽管我们学习任务重,但还是会在父母的提醒声中,挤出时间去看望枇杷,享用那些“争气”的美味。然后,把那些酸甜味里浸满的爱化作动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达到了劳逸结合、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历坎坷与曲折后,我们先后考上了中专、大专,总算出人头地,实现了理想,惬意之心境就不言而喻。父母更是不用多说,一直暗喜着,引以为荣。老家的枇杷似乎也通人性,翌年长得格外精神,结得格外多,黄得格外通透,以示对我们迟来的祝贺。 品尝酸甜的枇杷、享用血浓于水的亲情后,我们整理好行装,踏上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的征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人生的道路上奋进。当喜讯纷至沓来时,我们神采飞扬,其乐融融;父母喜上眉梢,畅爽不已;心有灵犀的枇杷也随风荡漾,诱惑着我们,顿感可爱、可口、可心。 后来,不知啥原因,土边的枇杷树们烟消云散,只剩下地坝边的那两棵枇杷树,依然在夏天结果多多,不单让父母吃到了新鲜、酸甜的枇杷,还让鸟雀们也饱了口福,更让我们回家后慰藉了乡愁。所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打心眼里感念、敬重老家的枇杷,只因为那酸酸甜甜的味里浸满了父母的爱,够我们一辈子享用而温暖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