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板栗树下的歌声

优美散文2021-02-0160举报/反馈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每天早晨,在小区的东门口,会有很多的栗农卖板栗,他们跟前放着蛇皮袋子,内盛或多或少的板栗,购买板栗的客人转来转去,询问着、比较着。也有几个收购板栗的摊点,把收购来的板栗倾倒在地上,然后分拣装上农用车。这个板栗市场不大,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每当这时,我就会想到我老家的板栗树,想起老家板栗行。
  老家位于沂河和武河分叉处,曾是两河的冲积区,村子周围松软的沙地上,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其中的栗树,主要分布在村西侧的武河防洪大堤外,自北向南,三排,绵延超过一公里,自我记事以来,它们就站在那里——粗壮结实的树干,龟裂灰褐的树皮,舒展自然的枝桠,遮天蔽日的树冠,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据老人讲,我们村里的这些栗树和周围的一些果树,曾是我们村里一个恶霸地主家在解放前栽种的,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革命浪潮下,他携家人逃去台湾了,这些树木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在栗行中段,有一处墓地,就是地主家的祖坟地,后来又有别姓加入,我们小时候都叫它“坏蛋林”,甚至是现在,即使那里已经成为了普通农田,“坏蛋林”作为那个地块的地名仍然还被使用。
  每年六月初,就在麦收时,板栗树开始吐出柔荑花序(雄花),淡黄色,带着桂花般的芳香,挂在枝头,衬着油绿的阔叶,很是醒目。大约在两周后,自然凋落的板栗花就会铺满地面,村里的人们就会去树下捡拾,然后编出栗花辫,一根一根的挂在墙上,用于夏季点着熏蚊蝇。半米长的一根,可以燃烧一上午,那淡淡的香味,使人百闻不厌。逢大集时,在烟叶摊点前,摊主会点燃一根栗花辫,供抽烟人点烟用。直到现在,每年鲜杏上市的时候,“桃花开,杏花败,栗子开花杏下来”的谚语就会提醒我:又到了编栗花辫的时候了。
  落花后的栗树枝条顶端,会长出绿色的小刺球,就是板栗果了,带刺的栗蓬壳里,就是坚果板栗米,一个两个甚至3、4个。大约经过三个月的生长,板栗成熟了,板栗米会撑破栗蓬壳,露出黑褐色或者紫红色的板栗米,很是好看,谚语“七月蜜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就很形象。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人给栗树施肥浇水或者修剪,只是在栗子快收获前,有护林员日夜看着的。那时,粮食的短缺,人们的饥饿,板栗的美味,板栗作为木本粮食作物,不看护是不行的。
  彻底熟透的板栗米会自然脱落掉在地下,主人每天捡拾就行。如果想提前集中收获板栗,就要敲落它,收集到沙坑里,埋上沙子,焐一段时间,栗蓬壳就松散了,板栗米就脱落了。如果想单独剥一个像小刺猬般的板栗果,是要有技巧的:用脚踏住它,在沙地上使劲揉搓几个来回,再用两个脚掌踏在上边,使劲向两边分,就会露出坚果了,如果坚果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时,你不要急于去取,否则受伤的是你的手。最适于剥板栗的鞋子是黄球鞋,也就是“军臭”,耐扎,结实。好多的人都认为板栗是像大蒜瓣一样长在地下的,我哥在上海崇明岛当兵时就因此和战友打过赌,直到他探家回去时带去一个带有枝条树叶的板栗果,当场剥出板栗米,才赢得了战友两盒红双喜的香烟。
  由于我们村位于两河流域的特殊位置,再加上栗行里的地面宽阔平坦,砂质宣软卫生,解放后,每年的农闲时节,我们全公社的民兵训练,甚至是全县的民兵点验大会和大比武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钉在在栗树上的“七亿人民七亿兵”的标语,还有栗树下军绿色的帆布帐篷,以及民兵打靶、掷手榴弹、挖散兵坑的场景。最使我记忆深、感到神往的是民兵们的歌声:男女民兵集合在一起,有一人起头,众人合唱,那歌声洪亮、气势壮,在我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震动肺腑的印象。有时下午饭后,来自不同公社的民兵会比赛,一个比一个唱得好,一个比一个唱的声高,伴随着喝彩声、掌声,响彻在落日的余晖里,回荡在树荫下的空间里。当然独唱也是有的,在没有伴奏的情景下,不如大合唱好听、不如相互飙歌来劲。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栗行曾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乐园:拾柴禾,捡栗米,在树下玩耍,向马蜂窝投掷土块,捉知了猴,在堰坡下捡子弹壳等等,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也丰富了我们童年的记忆。我一个玩伴的四姑是参训女民兵,她给了他好多子弹壳,她也顺便给了我两个,是黄铜的,我一直珍藏了好久。
  到了我上初中的时候,我读到了□东在1961年为身边一位参加民兵训练的工作人员个人照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内容是“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读着读着,我好像和伟人亲临了训练场,和伟人一起完成了对女民兵军事训练的勾画,一起描绘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我们为她们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为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所感染,我真想和伟人一起振臂高呼:人民万岁!女民兵万岁!。
  栗树是不怕“秋风扫落叶”的,满树黄褐色的干枯栗叶,要挂在枝头一个冬天,直到第二年大地回春的时候才落。我们小时会折下带叶子的枝条点火,也会就着树上放火,还比赛谁的火苗大。现在想来那是很危险的,也都是恶作剧,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我们村实行联产承责任制后,这么多的栗树和堰圈里的桃树苹果树,还有鸭梨树,都分包给了村民。再后来,由于蜜桃的效益特别好,我们村里基本上伐掉了所有的果树——板栗树也没能幸免,全部换栽了优质蜜桃。
  老家的栗树没有了,童年的记忆也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碎片化了,但是,尽管优质蜜桃的高效益及早地催生了我们村众多的万元户,我那份淡淡的有关栗行栗树情怀,却是无法割舍,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编者按】:文字朴实细腻。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回忆过去的时光,静静地描绘家乡景致的美好,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感谢作者!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