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至饺子日
时光如流,岁月无声,又到岁寒年末日,不知不觉,冬至节气就到了。 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从这一天起,北方开始了数九寒天。“数九”从这天开始,九天为“一九”,共计“九九”。从小就听娘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单,八九加一九家里送饭坡里走。九九八十一天过了,数九的日子就结束了,春天也就来了。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人间进入了极寒天气。物极必反,从这天起昼一天长起一天,天地阳气也渐渐强盛起来,代表着一个循环的开始。因此,至今民间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可见冬至节气在民间的重要性。 既然冬至作为一个“节日”,那么它就有它的习俗:那就是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和汉代名医、《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相关。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当地百姓很多人耳朵被冻坏,这让张仲景很是担忧。于是他把羊肉配一些驱寒的药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后送给被冻伤的百姓食用。这既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防冻伤的药物,张仲景叫它“祛寒娇耳汤”,百姓吃了以后,血脉通畅,两耳变暖,冻伤也就好了。“娇耳”就是饺子的原型,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功德,把张仲景尊为“医圣”的同时,把饺子创始者的名头也一并给了张仲景。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也由此开始流传到今天。 冬至节在我国民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至于吃饺子的习俗在我国的北方与南方就不太一样。我走过南方,也到过北方,二十多年,多数冬至节都是在他乡度过。好像我在北方,每到冬至这天,我都会到饺子馆排队吃水饺,可是在南方就不一定了。到了南方在吃食上则是百花齐放,吃什么的都有,比如,江西人吃麻糍,湖南、广东吃汤圆,糯米饭,杭州人吃年糕,在南方我唯独没吃过饺子,后来终于在无锡吃了顿“胡大娘”水饺。 不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物质相当匮乏,家家都不是很富裕,一日三餐除了高粱、玉米就是地瓜。其实,改革开放前我好像只知道冬至这回事,可是压根就没有在这天吃过饺子,大多是到了春节我们家里才吃饺子,所谓的饺子也就是萝卜里面剁一点肥肉或者是豆腐馅做的,那也是过春节才能够享受到的特权,那时候,既没有钱改善生活,即使有钱买东西也是凭票、限量供应。从我记事起,母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夜以继日为我们二十几口的大家庭的一日三餐操持忙碌,物质虽然匮乏,但到春节时母亲总是会用手头的食材尽可能地给全家人包饺子吃。 记得七几年我们分家过后,父亲、大哥都在外地工作,很长时间才回家一次,我们在家的就盼着父亲和大哥回家,因为他们回家母亲就会改善伙食,我们在家的就有馒头吃了,尤其是大哥走时我们就有机会吃上水饺了,但多数是娘只包仅够大哥吃的。记得有一次大哥返回单位那天,家里既没有肉也没有油,油罐里仅仅还有一点油渣,母亲就用它加热放上少许碎虾皮煸炒后再把剁碎的豆腐和粉丝一起炒,馅子做好后,母亲就和面擀皮,不一会就给大哥下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在一旁看着大哥吃着饺子,两眼使劲盯着盘里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不自觉地嘴里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可笑。那时的饺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是我从小就太馋或是什么?现在还是弄不明白。 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现在吃一顿饺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普通的猪肉馅饺子慢慢吃的少了,更多的是羊牛肉饺子、海鲜饺子、菌类饺子、各种素馅饺子等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实在想不到就去下馆子。 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饺子包的是老百姓的朴素情感。只是形式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人们多数和从前一样,还是自己在家里包饺子吃,有的是一家人到饭馆里吃饺子,还有从市场上买回的速冻饺子回家煮了吃的。品种也比以前丰富多了,什么馅的都有,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但是饺子所包含的那种与家庭、亲情、思念、团圆、庆贺……的味道却永远都不会变。 一提起吃饺子,许多陈年旧事就会涌上心头,尤其是工作后漂泊异乡,每到年终岁尾时,自己心里就会生发出无以言表想家,想亲人感觉。不论是北方的或是南方的,也不论是牛肉馅的、羊肉馅的或是海鲜馅的……我吃着统统都索然无味,都比不上家乡博山的水饺好吃,更没有家里母亲亲手做的水饺好吃。 冬至是时间的坐标,也是季节的拐点,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新循环意味着新希望。每到冬至,只要不出差,我们都会和父母包饺子吃。 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洋溢着严寒里的温暖,象征着美好的希冀,包含着厚重的文化氛围和浓浓的亲情和思念。彼此传递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 冬至吃饺子,吃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对幸福和美好生活向往。 母亲现在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给我们包水饺了。明天就是冬至了,今天就给母亲包饺子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