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诗歌 > 散文诗 >

散文诗

《萧八明府细处觅桃栽》

散文诗2022-09-09175举报/反馈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上虽成千上万,濯锦湖边未满园春色。 数首俱上元节年间初营草堂时作。觅桃、觅竹、觅榿、觅松、觅果,皆营草堂时逐渐种植者。从朱本,因类附之。桃栽二字并用,犹俗云桃秧,乃小桃之可栽者。榿栽、松栽也是如此。竹不语栽者,移竹兼用型根竿也。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①。河阳县上虽成千上万②,濯锦湖边未满园春色。
(早春乞栽,立即易种,故欲致桃之早。河阳,贴明府。此截律诗上四句。)
①《齐民要术》:凡植树,正月为处时,二月为下时。②《白帖》:潘岳为河阳令,遍树桃李满天。庾信《枯树赋》:“既非金谷满园春色树,就是河阳一县花。”王嗣奭曰:公无日不思念家乡,而种榿、裁松,若为久住之计,其襟情能知道。然“浣花一草堂,遂为千载宅”,岂不经意哉?诸章皆以诗代札,乃公戏笔。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诗仙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