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锡兰印象-斯里兰卡印度洋上的眼泪

优美散文2021-02-01154举报/反馈

  斯里兰卡古名锡兰,是一个有古老历史的国家,佛教兴盛。两千多年前佛陀住世时就曾亲自到斯里兰卡来讲经传法,1600年前中国的法显法师也从兰卡收集到许多珍贵的佛经并带回中国翻译,乃至郑和下西洋也远抵此地。2017年5月底我到达斯里兰卡科伦坡和南部省马特勒附近的坦加勒营地逾今三年有余,从陌生到相对熟悉,在这里我分五个方面,说说对兰卡的印象吧:
  第一人的印象
  斯里兰卡毗邻印度,他们的样貌基本上就是一样,仿佛韩国人跟中国人站一块,只要不说话是区分不出来的。但自从2014年和2016年去了两次非洲刚果(布)之后,非洲大陆刚果(布)给我留下比较多的印象,斯里兰卡与刚果,可以说有许多的不一样。
  首先,斯里兰卡人比较友善。全国有两千万人口的岛国。可能是因为70%人口信佛的原因,斯里兰卡人总体上比较和善,容易相处,感觉整个社会的治安和安全感比印度好。在印度的公共场所,像机场、火车站、公园等许多地方,都可见到荷枪实弹的军警在巡逻,晚上低种姓的人到处随便露宿街头,试想假如不是因为有治安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军警又何需这样警惕呢,斯里兰卡基本治安还是很好的。
  但是从人口素质来讲,斯里兰卡人大体给我两个负面的印象。第一个就是没有那么勤劳,可能我们中国人是天生勤劳的吧,跟他们的工作态度反差比较大,许多兰卡的基层务工人员,迟上班早收工,经常用各种理由请假,没有储蓄的观念,发完工资会很快把钱花掉,然后再回头来工作挣钱。有时还会举行大规模*工!这个国家的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像能尽量不工作就找理由不工作。第二个印象就是,手脚不干净,小偷小摸的事很多,估计跟整体贫穷有关。像我们南部高速营地施工区,按理说营地驻扎持枪站岗的警察,兰卡人对警察应该都会比较尊敬,但是我们营地施工区的钢筋和钢模板等施工材料经常发生过盗窃事件,基本是报警后警察出面解决,警察抓到犯罪嫌疑人后法院进行起诉完毕后,方可派车去警察局领取被盗材料。一般都要两三个月才能解决完毕,这是快的,隔壁兄弟单位中建六局高速公路上的警示标识牌白天设置好,当天晚上就被偷的一干二净,后来警察出面抓犯罪嫌疑人和上诉法院起诉完毕后,去警察局领取被盗材料,结果半年才解决好。斯里兰卡的警察也是慢性子。千万不要相信斯里兰卡的人会有时间观念。今天说好的明天来送建筑材料,等你明天给供应商打电话,问他今天能来吗?他找各样的理由说今天来不了,说明天一定来。着急的我真想给他两拳头,可是在这个做什么都要慢半拍的国度,你也只能忍受和学会改变思维。乃至一些兰卡人会找你借钱又不还,用各种名义要小费、索讨等等。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兰卡人的素质也会提高的。
  斯里兰卡人与非洲刚果人相对有一致性的地方,就是小孩子偏瘦,而中年人却很多都肥胖,这就必定跟他们的饮食和婚姻有关。结婚前保持身材,结婚后男女都不会刻意去保持身材苗条,只要胖和健壮就行。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眼睛全部是双眼皮,要是找到单眼皮的女人一定是选美冠军。
  
  第二饮食和气候的印象
  斯里兰卡是热带岛国,四季如夏,每年有两个雨季。我们中国人有四季,但对他们来说,季节只有两种,那就是雨季和旱季。斯里兰卡人的伙食,主食就是米饭。由于潮湿,他们也喜欢吃辣,辣主要是为了去湿。我本以为热带国家他们的菜会非常丰富,其实不然,他们餐桌上的菜式少得可怜,仅仅几个菜颠来倒去地吃,而且全部都加咖哩加辣椒,口味重而营养少。
  饭菜都用一个圆盘子盛,然后用手抓着吃,不用筷子勺子。而我终于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菜式少,饭菜简单的原因,因为他们吃饭的传统就是用手抓,不用任何工具,所以决定了菜必须做得让手方便抓,好入口才行,所以在斯里兰卡,他们就根本发明不出火锅这样的饮食,一切有难度的烹饪都会被他们的饮食传统自然淘汰。他们的菜都要切成小块,才方便手抓,普通人家每餐米饭配些咖哩酱料,就可以对付一餐,不像中国人吃饭那么讲究几菜一汤,荤素搭配,他们好像没有这种观念。也许营养单一不够,是导致他们的小孩子偏瘦的原因,然后他们又喜欢吃甜食,到了中年身体就虚胖。而且兰卡人吃饭有一种浪费的倾向,他们会煮比较多,然后一盘子饭菜往往吃一半,或者剩下三分之一不吃了,然后扔掉。如果说天气热食物容易变质不好保存,那现在都有冰箱了,不存在非要丢掉的理由,或者可以少煮一些吗!总之我们中国人对待食物比较节俭,有时很难理解他们的这种风俗。
  来到斯里兰卡,我最大的难关也就是吃不习惯他们的饭,因为太辣又没营养,所以不时得自己想办法补充一点营养。再说我们项目也中国厨师,全部是中国硬菜……
  
  第三社会的观感
   斯里兰卡是一个农业国家,没有什么工业,除了粮食水果外,茶业和宝石就是他们的拳头产品。服装业也是他们的重要产业,但以我国改革开放初三来一补企业的模式在做,基本都是给外国人做加工并出口。他们本国人,衣着都很简朴,估计因为肤色黑,他们都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以便白天的阳光反射散热和晚上好辨认。由于没有工业,许多产品要靠进口,运费加上关税,使得斯里兰卡市面上一些东西反而稍微昂贵。
  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什么立交桥,除城市主干道外,其他道路普遍都差,要想富先修路,目前的交通条件,可想他们的经济基础是不行的。在斯里兰卡没有高铁,但有著名的山中铁路和海边铁路,从观光的角度去体验是可以的,但假如从经济效益角度去看,这些铁路都太落后和低效了。由于路不够宽不够好,所以斯里兰卡的汽车也大多是小体型的汽车,突突车在这里因为穿梭便捷和车费便宜而大行其道。
  在中国已普遍普及智能手机,网络马上要进入5G时代的今天,斯里兰卡还有一部分人在使用旧式灰屏手机,网速很慢。街头有音像店还在售卖VCD和DVD光盘和影碟机,在这里买东西没有微信支付,因为物流基础差,网购也没那么方便,一切像中国的九十年代。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斯里兰卡的网络发展有一定的剌激作用,许多商家因为宵禁无法正常营业了,不得不考虑发展网络的业务。
  
  第四宗教与制度
  在斯里兰卡土地是私有的,公办的教育是免费的,政治是议会选举制度。从制度上看有点西方社会制度的缩影,但是人口的综合素质其实还在中低下水平,因为它是一个农业国,大量民众的意识仍停留在小国寡民的自已自足的自然经济层面,没有经过工业化集约化的培训,所以时间观念不够强,计划性薄弱,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而这种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人口状况,他们的民主选举的质量有多高?民主制度运作的社会基础是否成熟?这些都是值得观察的!
  佛教在斯里兰卡占主流地位,但是佛教覆盖的人口都相对贫穷,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虽为少数,富人却不少。佛教在新的世纪其实面临着极大的衰落的挑战,即使在斯里兰卡,也可以见到一些端倪,这需要佛教届的整体思考和革新。
  斯里兰卡北方的泰米尔人,国内的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他们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他们对他们是“斯里兰卡人”的身份认同感也非常不足,比如2019年斯里兰卡的新年(兰卡春节),我当天外出叫出租车,平时出租车司机有的是佛教徒,有的是天主教基督教的,有的是伊斯兰教的,但是那天我去了几个地方,都见不到佛教徒司机,因为他们都过节去了,见到的都是穆斯林司机。我就问他们穆斯林司机为什么过节你们还出来工作?他们说这个节是他们佛教的节日,不是他们伊斯兰教的节日。他们同为一个国家,都是僧伽罗人,竟然因为信了不同的宗教之后,国家统一的重大节日都会产生如此大的不融入感!在中国,不管哪个省哪个民族,很难相像过春节有哪个中国人会说这个节跟他无关!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到这些都在制约他们社会的团结和发展。
  
  第五中国人在兰卡
  中斯两国的友好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也给了斯里兰卡许多的援助。由于法显法师曾在这里取经,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也非常频繁,每年都有几十位中国僧人来斯里兰卡留学,进行佛教交流,并且在兰卡成立了中国留学僧会。一些早年留学兰卡的佛法师,现在在国内都已经住持一方弘扬佛法。比如香港宝莲寺方丈净因法师,就曾留学兰卡。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印度跟中国不时有边境冲突,在印度却有中华寺,尼泊尔也有中华寺,可是中斯关系如此友好,在斯里兰卡却一直没有一个“中华寺”,中国僧人每年来此留学,都要自己想办法找地方住,没有中国人自己的寺庙可以依靠!这个是让我产生疑惑的一个问题?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中华寺”耸立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供世人敬仰。
  但是在经贸方面,中国人在兰卡的发展却是不错的。目前有许多中国的公司和个人来斯里兰卡发展,许多斯里兰卡的基建项目都是由中国人在承建。斯里兰卡的两个最大港口目前都是中国人在经营,兰卡海军目前最大吨位的战舰也是中国捐赠的。中国的日益崛起,的确给在国外的中国人带来了强大的支持。而同时,我也看到了各种行业来到兰卡打拼的中国人,不论是来旅行的或是在此居留生活工作的,也是参差不齐。我们中国人总体都是勤劳的,智力上都不低,我认识有一些刚开始都不怎么会讲英语的人来到兰卡发展,没几年时间,都过上中等以上的生活。我相信华人在斯里兰卡,只要更加的团结,我们一定能创造出一番更广阔的天地!

  【编者按】:斯里兰卡,马可波罗眼中最美的岛屿,一度光明富庶的锡兰古国。它不仅是印度洋上的眼泪,还是世界的眼睛。通过作者文字,让读者有了更深的印象。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