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精选

原创美文2022-01-06123举报/反馈

  《无名者之国》是一本由屠思凡 / 杨枫 / 修新羽 / 张子淳 / 司马 / 薛芃 /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1-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一):沉默科幻之国居民的自白

  选择沉默无外乎是知道不会有回应。作为科幻世界的老朋友,十几岁上就对它无限入迷。然而,转过头来看看四周,发现它不过是一个孤独的爱好。因此,对于是一名科幻迷的事,也许我应该保持沉默更久,我也许将永远保持沉默,如果没有读到那么一本书的话。有人说赚钱靠机会,我想,在关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上也是依赖机会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你根本就不应该在这儿。但若是没有读到《无名者之国》,我想我的认识将是,你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你不合时宜。《无名者之国》书写的目的是证明自己和吸引同类。这本书讲到了一个极少数人的群体——太多寂寂无名的人,依然在默默传递着,在大多数人们看来属于孤独的科幻爱好者的信息。

  这群人的名号是: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该协会身为国内一流的学生科幻爱好者社团,涌现了江波、薛辉、郝景芳等科幻新星,2019年还获得了国内以科幻为主的幻想小说最高荣誉奖项(银河奖)最佳科幻团体奖。书中既收录了协会成员的优秀作品,也介绍了协会的发展历程。同时还介绍了世界科幻进程、科幻社群的发展。

  文章的阅读舒适度和赏心悦目程度上,本书虽未能尽美,但作为培养未来编辑和图书出版人的目的来说,初试已取得不小的成绩,捧读中,时时会有如海滩上的贝壳般珍贵的闪光之处,打动那根科幻爱好者独有的神经,给他们的后续创作带来灵感和启迪。由于融入了前沿的科学思想,文章中呈现的奇思妙想脑洞大开,激发科幻迷们无尽的想象。

  书中收录了科幻协会社员以其他社员为对象的创作作品,其中作者旦旦的《寻找四零三》以“四零三”这个人物的现实身份为基础,幻想出了一类以“戴着面具,穿着宽松卫衣,吃胖二十斤”和“做常人想做却不能做的事”的可以成为四零三的人。而这类人的真正特质是“说世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由此,“四零三”成为“独立之精神”永存人世。

  还有在《蓝溪之水》中,小说生动地还原了生活在底层的采矿工人的真实生活,那种对生活的绝望藉由采矿感染导致的死亡被渲染得惊心动魂。读罢小说,读者不禁为那笔下对现实的入骨描摹而深深震撼。在疫情反复不断的背景下,在各种尘肺病人被不断暴光的时代,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和深入洞察让人感佩。

  《无名者之国》作为国内最大的科幻社团的处女作,起始于科幻,但不止步于科幻。我猜想,编者取名无名者之国,不仅是要纪念科幻史上那些推动发展的无名力量,也在借此机会祭奠那些现实生活中的无名之辈,他们生活在底层,他们不被人们理解,但并不影响他们存在的价值。书中展现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二):科幻正在成长

  【须叔试读】 1939年纽约首届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大会荣誉嘉宾弗兰克·保罗在题为《科幻,青春之歌》的演讲中表示:“科幻正在成长,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科幻。”个人认为,用来形容当下中国的科幻文学发展恰如其分。尤其是2015年刘慈欣以《三体》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奖的肯定之后,略显沉寂的科幻文学在国内掀起一波热潮。各大出版公司不仅出版了众多的国产科幻文学作品,也引进出版了很多国外经典科幻文学作品。这一过程当然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如果没有诸多科幻文学爱好者的全情投入和坚持,中国科幻浪潮不会如怒涛般席卷全球。《无名者之国》一书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爱好者努力的最好证明。

  与一般科幻文学作品有所区别,《无名者之国》其实是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会刊。在本书致谢环节中,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原创部部长杨枫撰文提到,2018年10月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被微像公司创立的“微光计划”选中,获得了一笔数额可观的高校科幻社团基金赞助。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往日创作的积稿也达到了出版的要求。对标同类科幻杂志的品质,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会刊准备以世界科幻文化和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社团文化为核心,出版一册以展现社团魅力为主的科幻杂志书。历经波折,杂志书终于以《无名者之国》为名在2021年的年末正式出版。值得一提的是,书内梳理了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24年来的大事件。以往高校科幻社团和高校科幻迷往往是隐匿在社会关注的视野之外,这是国内第一份公之于世的高校科幻社团史。

  《无名者之国》从“世界”和“我们”两个角度展现科幻社群的魅力。前者是世界科幻社群发展史上若干激动人心的往事,后者则试图展示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社团风貌。全书分为六个板块,依次为:路边野餐、我不属于他们、太空序曲、幻想嘉年华、乌有乡消息和无名者之国。标题全部取自经典幻想文学作品。在六个板块里面,读者可以看到协会会员们的奇思妙想集锦、协会文化展览和近年来协会成员创作的优秀作品,后者以短篇和短中篇为主。就这些内容而言,可以看出协会会员们对于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对于科幻的理解和痴迷。显然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协会会员们也乐于公之于世,与众多的科幻爱好者分享。

  既然是分版块的杂志书,那么就不必按照顺序展开阅读。我是先阅读了美国科幻圈的诞生、舌尖上的星河、最后的西游、清华北大异闻录、我们的科幻协会。然后才是协会会员们的短篇文学作品。杨枫撰文的美国科幻圈的诞生简短有力,并且在文后附有拓展阅读,对科幻发展历史有兴趣的朋友非常有帮助。屠思凡撰文的舌尖上的星河则是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趣味性十足。最后的西游同样出自屠思凡之手,是一篇关于《西游记》和吴承恩的评记,有考证有分析有想法,个人认为可读性可排在整部杂志书前列。这样一篇关于幻想文学及其创作者的文章存在于杂志书中,编辑、协会会员们对于幻想文学的理解和包容可见一斑。清华北大异闻录或可视为是两处的种种幻想八卦,这样的内容对于学子们或算有趣,但是对我吸引力不大。我们的协会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社团介绍,让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来龙去脉、活动和各个部门。对于有志清华大学和科幻社团的孩子们或有吸引力,谁知道呢?其后是散落各个板块的短篇小说,就不展开评价了,概括来说是水准作,但是不够新鲜。

  那么看完之后再回头品味,《无名者之国》还是有些不尽如意人意的地方。首先是缺乏对当代世界科幻、科幻文学的相关介绍。我可以理解社团刊物以展示社团成员的文章为主,只是觉得在刊物中加入世界各国的科幻发展会是调色板,会显得更加大气。其次对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只字不提,整部杂志书只有钟天意撰有一篇技术宅的天梯—30年代的载人登月计划对此稍有涉及。当然,社团会刊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够公开出版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祝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发展越来越好,能够出版更加丰富多彩的会刊。

  在不久的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举办,这是世界科幻迷的盛会,也是中国科幻迷值得骄傲的巅峰。与《无名者之国》能够出版一样,科幻文化在中国前途一片光明,因为科幻正在成长。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三):微小的读过,庞大的震撼

  好像是2021年年初的时候听说要出这么一本书,当时就被这个名字吸引,没想到年底才出来,更没想到在抽奖中获得了一本,这才能够早早看到。拿到手后装帧显著提升了我的期待值,然而实际上在阅读中发现偶尔会出现油墨量不太稳的问题,在网上看到的某彩色配图也只是黑白印制,有点可惜。期待未来能出第二本!长评标题是随便起的,不用在意。

  《蓝溪之水》 文/修新羽

  这篇的开头提到元旦,又是整本书的开篇作品,可以说非常应景了。一开始会以为是环保话题,实际上写的是底层小人物的哀伤,文风也算是优雅的丧那一类的,没能让我太感触。

  《毕业讲稿》 文/杨枫

  一直到坐飞机那里,整个故事的思路才清晰起来,前面的片段太散和跳跃。最后的收尾和点题处理还是挺喜欢的。

  《美国科幻圈的诞生》 文/杨枫

  战争的那部分看着比较有兴趣。而且,真的好长好硬核,读起来比较有压力,有些地方就跳过了。

  《寻找旦旦》 文/薛芃

  不是接龙或共演而是单个社员对另一社员的幻想作品的样子,看着以为是像暗锅(暗黑女子中的黑暗火锅会)那样的故事(也就是随着神秘环境下的依次发言,补全真实的全貌)但其实彼此段落故事间联系略迷。最后收尾再次强调元。

  《那些神秘的社员们》文/星渊、楚子阳、兔酱、旦旦

  和上文那篇类似的节选。我觉得住图书馆夹层的幻想是挺美的,搬宿舍后发现离自己最近的图书馆是(据说总是一堆人的)南图,这时候就无比希望附件各大学(校区)向社会开放自己的图书馆。

  《技术宅的天梯——30年代的载人登月计划》 文/钟天意

  没有太多感触orz 我本来以为重点会落在技术上,但只在102页提到了一点,也没有出现特别有趣的点,实际上还是在写人的梦想,贴的是这本书的主题。

  《它曾活着:一个齿轮故事》文/张子淳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氛围有世界观有质感有标志物有,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要说的话希望能有同一世界观下更多的故事,但也觉得这个风格下如果故事新鲜性把握不够好会腻的。

  《舌尖上的星河》 文/屠思凡

  mook浓度激增,是我很喜欢的模块!(或者板块?)随机数种子太草了www 小行星那个的评价也好棒!这里面看点太多太有趣了。

  《奇观的终结》 文/杨枫

  点亮夜生活那句笑喷了www 但是最后有社畜味道,然后幻想落地现实,还是挺扭的。

  《云中世界》 文/司马 、刘子文、薛芃

  只是做成这种模式也太浪费构想了!!!

  《微型国家漫游指南》 文/楚子阳

  这个话题好有趣,看得我津津有味,都是我完全没了解过的话题。打开前我还以为要讲梵蒂冈呢,天真的我。

  《生而为人》 文/司马

  222页第二段的句号貌似应为逗号。这篇对“人类”的设定很有趣,也有剧情感,可惜具体到个人间的关系可能有点把握不住,对文学性哲学性通俗性之间的平衡也略迷。还有最后一句话带给我的意外感太强了。总之这篇让我会期待作者以后能写出什么作品。

  《最后的西游》 文/屠思凡

  这篇我其实没搞懂现实与虚构的程度……

  《清华北大异闻录》

  第二个故事最有趣,失恋害人哈哈哈。278页的有关一词后疑似漏个问号。

  后面也有各种有趣的点,不一个个写了。

  《我们的科幻协会》

  太厉害了,果然世界级名校就是不一样x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四):编者序:Keep Calm and Love SF

  2015 年 8 月 22 日,当《三体》的译者刘宇昆代表刘慈欣在加州捧起雨果奖的奖杯时,在大洋彼岸,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号称“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究竟是什么来历。在文化博弈和自古以来的宏大叙事的影响下,我们恐怕很难想象:像这样声势浩大的国际盛会,竟然诞生在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手里,而首届主席在大会召开时仅有十九岁。

  把目光收回到国内,我们所熟知的科幻史大抵是这样的:中国科幻始于荒江钓叟,途径吴研人、梁启超、鲁迅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两次高潮和两次低谷,沿着叶永烈、郑文光、王晓达、王晋康等作者的足迹,进入新生代,最终伴随着刘慈欣和郝景芳获得雨果奖,成为世界科幻星云里的璀璨新星。在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被提及的人会被塑造成形形色色的英雄;更多的人则不见踪影,成为科幻杂志和图书版权页上的一个个难以考据的名字。而大众眼中的科幻迷,也不过是一些默默无闻地购买、阅读科幻读物,观看科幻电影和电视剧,偶尔会去大会上讨要些签名回来收藏的外围人士而已。

  但是这段历史还有另一个版本。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会看到八九十年代的职业作家和爱好者在笔会上畅所欲言;看到今天的《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在职业技术学校里创办《星云》杂志和中国科幻爱好者协会;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国的大学生科幻协会联合举办的征文比赛一届届演化成未来科幻大师奖,而这些学生又各奔东西,成为当今科幻世界的中流砥柱……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是建立在人际交往之上的社群文化,科幻人的故事也是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的故事。在这个版本的故事里,科幻作家能创造钢铁苍穹,也会和朋友在西门外的苍蝇馆子里撸串;如今在航天科工一线工作的专家,也会在草坪上和同学一起吹拉弹唱,一言不合,便创造了已经走过近二十载的科幻社团。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会自发形成协会或俱乐部。这些组织所积攒下的资源和它们的社员们的内在凝聚力,又会继续吸引更多的科幻迷加入其中。一些社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倒地不起,更多的社团则开始和其他的同类组织建立往来,直到联盟成立,大会召开。科幻迷摇身一变,成为作家、翻译、编辑、评论家、画家、音乐家、创业者,甚至成为史学家、收藏家、活动家、目录学家……所有人都有各自的故事,都能在科幻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不幸的是,我们鲜少能够听到这些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同他们一样的科幻迷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也往往不知道身为科幻迷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面临如幽灵般萦绕在中国科幻界上空的“公交车现象”:科幻迷会仅仅将科幻视作一种无关人生的游手好闲,在大学毕业时,面对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抉择,心安理得地放下科幻,并颇为伤感地补上一句“不好意思,我到站了”。

  我们不能左右这些人的决定,但是亲历科幻史的我们至少能够讲出科幻社群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这便是我们制作本书的初衷。如果你是科幻迷,书中的内容将会为你的科幻迷生涯提供丰富的启发;而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人,你也会领略到科幻爱好者的热情,和他们所能取得的灿烂成就。

  全书将从“世界”和“我们”两个角度展现科幻社群的魅力。前者讲述世界科幻社群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若干事件,后者着眼于呈现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社团风貌。节标题则全部取自经典幻想文学作品,内容顺次为:微科幻速读(《路边野餐》)、幻迷日常(《我不属于他们》)、科学与科幻(《太空序曲》)、奇思妙想集锦(《幻想嘉年华》)、科幻迷的架空世界(《乌有乡消息》)和协会文化展览(《无名者之国》)。针对世界科幻文化,本书从三方面呈现科幻社群的主要发展轨迹。《美国科幻圈的诞生》梳理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科幻迷从零到一举办首届世界科幻大会的来龙去脉;《技术宅的天梯》介绍了同时期以阿瑟·克拉克为首的英国科幻爱好者所制定的史上首份载人登月计划;《微型国家漫游指南》则讲述了科幻人因千奇百怪的理由建立微型国家的文化变迁历程。从三篇作品中,读者能清晰地看到科幻在文化、科技和政治经济领域中发挥的丰富作用。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始创于 1996 年,历经一次断代,至今已有二十四年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还将从多个角度介绍我们自己的社团文化。《寻找旦旦》和《那些神秘的社员们》是协会内历史最悠久的一项活动的成果:在活动中,社员会以其他社员为对象创作幻想故事,借此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幻想嘉年华”一节会展览协会原创部的成员在笔会上的即兴幻想,包括一套科幻菜谱、一套异星生物志和一篇景观短文;《清华北大异闻录》则集结了 2018年清华北大联合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以全国两所顶尖高校为舞台,展现了别样的大学生日常;而在本书的最后,我们梳理了二十四年来的协会大事件。这将是国内第一份公诸于世的高校科幻社团史。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近年来协会成员创作的优秀作品。这包括短篇小说《蓝溪之水》《奇观的终结》和《毕业讲稿》,短中篇小说《寻找旦旦》《生而为人》和《它曾活着》,以及一篇别具一格的书评《最后的西游》。这些作品水平专业,风格多样,内容飘逸脱俗,其中不乏往年获奖作品。它们曾经为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泪水,相信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在那些缔造了世界科幻文化的头号科幻迷的眼中,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希望将这种生活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让更多对科幻感兴趣的人摆脱大刘所感喟的“现实引力”,享受科幻的乐趣,让科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这也是你们的故事。

  这是所有科幻人的故事。

  《无名者之国》读后感(五):寂寂无闻,孜孜不倦,赫赫有功。

  2021年12月18日,晚上11点,对中国的科幻迷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在华盛顿举办的第79届世界科幻大会上,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举办地揭晓,正式落户成都。

  对大部分人来说,科幻大抵主要是好莱坞大片,从《弗兰肯斯坦》到漫威宇宙。当2015年8月,刘慈欣在美国加州捧起雨果奖的奖杯后,国人才将目光聚焦在科幻领域,在国内逐渐掀起了“科幻热”。

  在中国科幻的发展史上,高校科幻社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名者之国》就是这些社团中的佼佼者之一——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会刊。

  本部分收录了两篇协会成员的优秀短篇小说《蓝溪之水》和《毕业讲稿》。

  用短篇开头体现出了编者的用心良苦。本书面对的读者可能是各个层次的科幻爱好者,甚至还有对科幻知之甚少的非科幻迷。直接用短篇故事开头,可以以最高的效率吸引读者的注意。作为“门头”,两篇小说又各有春秋。

  《蓝溪之水》讲述的是异星的矿工发现蓝溪秘密的故事。故事以凝练的笔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国他星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人的存在价值的思考。

  《毕业讲稿》笔法稍显成熟,通过一个父亲对孩子讲述的关于记忆的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计算机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科技并不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能阻止时间的流逝,人永远是脆弱的,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美国科幻圈的诞生》,将美国科幻圈的前世今生为科幻迷作了普及,参考了大量的外文资料,详实而不繁琐,且充满了趣味。美国科幻圈因热爱而诞生,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利益的纠葛,一路上荆棘坎坷,跌跌撞撞。最后才形成了现在完整多样的生态系统。

  《寻找旦旦》和《那些神秘的社员们》是协会内历史最悠久的一项活动的成果:以其他社员为对象创作幻想故事,借此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属于元科幻创作活动。《寻找旦旦》是其中最为突出的。我惊叹于非专业的创意写作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高校科幻为新生代科幻作家提供了非常优质的生长土壤。

  《技术宅的天梯》介绍了同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阿瑟·克拉克为首的英国科幻爱好者所制订的史上首份载人登月计划。如果不是命运的作弄,搞不好人类登月的历史将大幅提前。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不会朝着一小部分科幻爱好者的方向发展。但是,科幻在航天领域的推动作用是无与伦的。

  《它曾活着:一个齿轮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齿轮的故事。文章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这个巨大的,非人力可为的齿轮,引导读者一步步跟着主人公“探险”,充满了趣味性。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之后,我们心中的疑问也达到顶点:这个齿轮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原住民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我们答案。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考虑问题,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价值评估。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开放一下思维,打开一下格局,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是一节展览协会原创部的成员在笔会上的即兴幻想,包括一套科幻菜谱、一套异星生物志和一篇景观短文。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信马由缰的头脑风暴,虽然不能单独成篇,但其中蕴含了科幻的巨量思想种子。在不久的日后,这些种子将生根开花,为中国科幻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奇观的终结》也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说。小人物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现实激烈碰撞,曾经踌躇满志,憧憬未来,然而遭遇背叛,又回到现实。作者把宇宙的公理寄于主人公的故事之中。奇观的终结,是所有接触的结局,也是宿命。虽然有些悲观,但对于主人公来说,生活还在继续,希望也重新燃起。我们也一样。

  《微型国家漫游指南》讲述了微型国家的文化变迁历程,非常有趣。理想主义型的微型国家以失败而告终,经济诉求型的则在**国家的夹缝中生存,文化认同型的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微型国家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志同道合之人聚集的乐园”。也许有一天,社团也可以发展成微型国家。

  《生而为人》算是一篇意识流科幻小说,作者一反传统的叙事常规,在时序上将过去、现在和将来交织和叠合,在视角和人称上频繁转换,并且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对于很多读者可能是有些费解难懂。其实故事还是很连贯的,描述了一个没有感情的“青人”与同我们一样的“原人”的虚构世界。探讨了人活着的意义。

  这是本书中最能引起读者思考,给人以启发的故事。“青人”有足够悠久的历史,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浑浑噩噩”地活着,仿佛“没有情感”的“僵尸”一样。文中通过部分“青人”的积极努力把大量的“青人”转变成了“原人”。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希望,我们应该努力活出自己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最后的西游》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书评,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生平为主线,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古籍,将《西游记》诞生的前因后果详细交代,让读者对吴承恩,对《西游记》有了全新的、更高层面的认识。

  这篇行文流畅、措辞严谨的文章让我差点以非虚构文学看待。在得到本会刊主编杨枫老师的善意提醒(其实是指正)之后,又反复认真仔细地阅读了两遍。非常值得肯定的是,本作品属实是一部难得的科幻小说佳作,放在本刊压轴的位置是绝对堪当大任。文中描绘的世界有两种人,“士人”和“庶人”,与上面的《生而为人》设定有些类似。但“士人”得彭祖之寿,以“庶人”为粮。吴承恩是夏朝吴氏“士人”,作者借用了历史上的吴承恩的真实经历,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将一篇虚构的志怪小说伪装成了非虚构的《江南吴氏全书》推荐序。文章用吴承恩的个人生平映射东方吸血鬼王朝的变迁。其实我还看到了对现代社会的映射,对人生价值的探讨,还有诸多我尚有意会还无法言传的感受,对这篇文章值得深读深挖。

  《清华北大异闻录》集结了2018年清华北大联合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风格多样,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国内顶尖高校学生的日常,颇有阅读趣味。

  《我们的科幻协会》是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的发展史,里面详细记录了协会成立至今的诸多大事件,是“国内第一份公之于世的高校科幻社团史”,总结和回顾意味着继承和发展。借着这一股“科幻热”,相信高校科幻能更加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科幻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中国科幻的发展发掘、发现更多的人才。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