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反脆弱》的读后感大全

原创美文2022-01-03153举报/反馈

  《反脆弱》是一本由[美]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脆弱》读后感(一):反脆弱性的一锅乱炖

  如果一样事物因为风险波动而收益,那它便具有反脆弱性。换句俗话,便是打不倒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如果打倒了,那便是超出了阀值,有益也变为有害了。 这个思想和观点,放到人身上,便是适当的饥饿、疾病等,有助于人身体健康。适当的挫折打击,有助于人成长进步。放到一个国家上亦然。 但目前,经济学界,普遍有厌恶风险情节,希望消除一切波动。这种观念的后果是,将风险埋藏后移,最后形成巨大的黑天鹅。 这和统计学有关系,只注重平均数概念,而忽视极端值。现实一般并不按照线性运行,如1、2、3、4;更有可能是非线性的,1、2、5、7。按线性的思维,通常会跌落非线性编织的陷阱中去。 举你能承受最大重量的杠铃2分钟,胜过你举一般重量的杠铃5分钟。极端行情才能让人暴富同理。 时间是个伟大的东西,经验法则经受过时间的考验,往往胜过许多新理论。不是理论指导实践,而是通过实践发现了理论。教鸟儿飞行是件可笑的事情。所以不读在世作家的书,确实是件比较有效率的事情。

  《反脆弱》读后感(二):无待是一种反脆弱

  斯多葛学派的情绪强韧法

  不怕失去自然也就不用烦恼失去,一无所失,庄子逍遥是无待。

  《反脆弱》读后感(三):当“黑天鹅”不期而至,你需要一点反脆弱力!

  如果生活面对混乱、无序、冒险和不确定性,你是达摩克斯剑下战战兢兢的朝臣,还是浴火焚毁却涅槃重生的凤凰,亦或是被斩断一颗头反而生出两颗的九头蛇怪?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说道:这取决你是否具有反脆弱性。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也就是说,反脆弱性并不仅仅等同于复原力、强韧性,而是指将风险转化为机会、从中额外获取能力和力量的属性。

  蜡烛遇风会熄灭,火却在风的助力下越烧越旺。面对世界的变化,有些事物被击垮,有些事物能坚持,有些事物却从中成长。

  1

  什么是反脆弱性?

  要理解反脆弱性,首先必须厘清复原力、强韧性这两个概念,因为三者常常容易被混为一谈。

  类似于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通过不间断接受小计量的某种物质,达到对大计量该物质免疫的目的——凤凰、亲缘关系、低波动性、专业指导和技能、书本、经验主义、小企业……,这些事物都被作者归为强韧类。

  面对压力源,它们能够“浮而不沉”。

  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事物就具有反脆弱性。

  反脆弱性是当随机、混乱、不确定来临,从波动中获得的只有利益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你具有了反脆弱性,那么你的潜在收益将永远大于潜在损失;你得到的东西,永远比失去的要多。

  就像过度反应的系统出现冗余,在对危险做出反应的时候采用了超额模式,从而建立了额外的能力和力量。这种能力也带来了机会——即使没有危险,额外力量也会产生收益。

  “冗余不是防御性的,它更像是投资,而不是保险。”

  为什么有了强韧性,我们还需要反脆弱性?

  “你得需要多完美的强韧性才能阻止一个裂缝最终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鉴于不可能存在这样完美的强韧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哪些事物具有反脆弱性?作者举了一些例子:

  信息,“湮灭信息的努力比宣传信息的努力更能增强信息的力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人越是为自己辩解,结果越糟。”

  出租车司机、技术工人、妓女,这些自雇人士因为每天都要承受波动性,当风险来临的时候更容易将其转化为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从试错中找到更好的出路。

  好奇心、图书馆,“就像上瘾一样,你越是满足它,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书籍有一种神秘的传播使命和能力。”

  此外,神话、宗教、企业家、艺术家、口述传统、饭店、风险资本、杠铃模式、小而不专……都被作者归入了反脆弱类。

  值得注意的是,反脆弱性与脆弱性在某些事物上同时存在。

  例如自然界的进化,对于个人来说是脆弱的,对于整体来说却是反脆弱的。“有机体本身是脆弱的,但它遗传给新生命的基因编码具有反脆弱性。这正是生命进化背后的逻辑。”

  “进化最有趣的一面是,它非常依赖反脆弱性,它喜欢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个体生物则相对脆弱,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整体的适应力。”

  与进化一样投机、无情、自私的,是人类活动中的经济层级——个人、技术工人、小公司、企业、行业、区域经济、整体经济,同样同时具有脆弱性和反脆弱性。

  一旦经济开始经历和自然一样的进化,它就从整体上具备了反脆弱性,这依赖于独立的企业具有脆弱性——完全暴露于风险之中。通过个体的死亡,实现整体改善、优胜劣汰。

  “较高层级事物的反脆弱性有赖于较低层级事物的脆弱性,或者较低层级事物的牺牲。”

  “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

  反脆弱性是生命体在不确定中的多样性,也是有机体在打击与磨难中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作者说,“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生命的奥秘似乎就在于这种强韧性。”

  2

  反脆弱性是一种智慧,它让你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压力源即信息”。

  规律锻炼、适度节食,这些对身体施加的压力,会让你更健康。因为压力源是信息的传导渠道,让机体经历急性刺激后更强壮。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可口可乐起初是一种医药产品;蒂芙尼珠宝发家于文具生意;诺基亚一开始从事造纸行业;杜邦早期是经营**的公司;雅芳化妆品曾经主营图书推销……

  一次次失败让反脆弱性释放出能量,造就了一个个创新的行业传奇……

  反脆弱性是进化之源,也是创新的不竭动力。但作者写道,人类的过度干预正在削弱生命原本的反脆弱性。

  作者为“现代化”而忧心,“人类大规模地治理环境,系统性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动和化解压力。现代化就是系统地将人类从充满随机性的生态环境中驱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会的,甚至认识论的生态环境。”

  医源性损伤——一旦出现小问题、就马上跑去找医生、滥用抗生素等药剂,进而剥夺了生命体自我恢复的能力,让机体更脆弱而不是更强大;

  热衷战略的企业、课堂教育——过度僵化导致选择权丧失,让行动方针再也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因为干预性偏见,我们不再对辐射本身免疫,而要依赖于现代才有的防晒霜;我们不再从实际应用中去推动科技发展,而是成立了一个个实验室去进行有组织的研究……

  然而,“剥夺系统的压力或重要的压力源并不一定是好事,甚至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但历史属于那些会写历史的人,他们总会以他们的笔触告诉人们“现代化”的正确性。

  作者写道,鸟儿本来就会飞翔,但人们却要用理论和公式“教导”它飞翔,然后再说实验卓有成效。只是有机体的进化,从来不依赖于现代化的坦途,反而是在对压力与挫折的反应中不断成长的。

  事实上,蒸汽机的发明基于已有的成就,发明者只是埋头苦干、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实践家,他们这些人仅仅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解决方案。科技,却总要给这种随机、偶然书写一个光鲜的历史。

  作者在书中反复用“火鸡”的故事警醒世人:

  一只火鸡被一个屠夫细心喂养了1000天,它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偏爱,于是信誓旦旦的向其分析师表明,屠夫会把它饲养到感恩节前几天。它的这种信念不断强化,觉得生活平静如水、前途一片光明……但是突然地,黑天鹅来了。

  塔勒布让我们警惕成为“火鸡”的风险!按部就班的生活看似安稳,但实际上却脆弱无比。

  “现代化的使命,看起来压榨出生活中的每一滴可变性和随机性,但结果却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不过徒增了世界的不可预测性。”

  允许试错,允许犯错,是为了获得更大收益。这才是“自由探索”!

  给生活以不理性,让其波动、随机、不确定,你需要一点疯狂。

  “在疯狂之余保持理性,在看到有利机遇时及时抓住。任何试错都可以被视为一种选择权,只有你能够识别有利的结果并利用它就可以了。”

  “只要我们的生活遵循正常的秩序,我们就需要一些随机性、混乱性、冒险性、不确定性、自我发现、非致命的挫折等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微信订阅:梅子手记

  《反脆弱》读后感(四):《反脆弱》逻辑梳理

  《反脆弱》是一本用高空视角从哲学层面看待事物的好书,值得细细品味。读的经历很美好,体验了很多次醍醐灌顶的感觉。不过和很多好书一样,书中很多观点前后重复多次。本人对初版笔记作了三遍梳理,逻辑逐渐清晰,分享出来,谨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定义

  从不确定性中受益的、与时俱进的特性

  不确定性: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压力、风险、冲击等

  三元结构:脆弱类-强韧类-反脆弱类

  脆弱事物的特征:庞大笨重的、过度优化的、过度依赖技术的

  反脆弱性的来源:压力(过度反应、过量恢复)、可选择性(如期权)、非线性效应(单次大冲击比分成多次的小冲击影响大太多)、脆弱性转移(如买保险)

  反脆弱的思维模式:识别领域-创造可选择性-确认杠铃策略-试错、否定错误选项

  二、拥抱不确定性

  所有幸存下来的系统都具备反脆弱性,剥夺不确定性反而会带来伤害,如偶尔深呼吸可以打开萎缩的肺泡

  寻求秩序只能得到表面的秩序,拥抱不确定性则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波动是稳定的前提,如高速上的方向盘、主动烧掉易燃材料可以避免大火

  不确定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如历史、技术、知识

  被压抑的不确定性一旦释放便会造成严重伤害

  可以用随机性不断发现新事物
(m.taikS.com)

  部分的脆弱成就整理的反脆弱,如物种进化、局部灾难会提升整体安全程度

  健康的生活方式:顺应人类漫长进化中高度波动*生活的常态,别太安逸,多运动、少吃糖、偶尔禁食

  三、尊重未知

  生活中的一半事物尚未被妥善命名,如颜色

  少干预看不懂的事物,别将未知的一切认为不存在,缺乏证明某事物的证据≠证明某事物不存在

  真正推进科技发展的人大多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实干家、能工巧匠,而历史由更主观的记录者撰写

  复杂的机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如看不见的市场之手

  不能言表的事物很多,答案通常不是固定的和最终的,定型且不可改变的表述通常是错误的

  某事物的不可替代,常因其他替代方案不易看到,或被特殊利益集团隐藏

  四、尊重久经考验的事物

  时间是个过滤器,未经历练的的脆弱事物、绝大多数创新终将被抛弃

  会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个体,生命多一天寿命就少一天,如一只羊、一篇低俗文章

  未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赢家通吃,生命多一天寿命就多一天,如经典名著

  文学大多关乎过去,科幻小说例外

  基于历史分析的预测相对基于现状的预测更有价值

  久经考验的事物必然满足了一些特性,但其所有特性不一定会被全部看到

  跑步机效应:电子产品过度依赖技术,面临无尽的不完美,人会迅速厌倦已拥有的,不断寻找升级版;老式家具关乎过去,更容易满足

  五、警惕脆弱性思维

  喜欢确定性:太过高效不是好事,越强调效率反而效率越低,无冗余的最优化方案长期满负荷极易崩溃

  对新事物的狂热:习惯关注不重要的小差异,忽略关键信息

  习惯性干预:低估系统的恢复能力且过度干预造成医源性损伤、止痛药纵容对痛苦的感知而忽略危险信号

  六、压力/过度反应、过度补偿

  严密控制会造成过度反应,如秘密传播得更快、避小火造成森林大火

  肌肉破坏后会超量恢复;饿得久了吸收能力会更好、带来更多的满足感;艺术的美在于先抑后扬

  七、可选择性

  有足够多的选项时,更能找到最合适的

  不对称性:若正确时相对错误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胜率小点也没事,大量的小成本试错一旦某一个成功则收益巨大

  不关心平均结果,只关注有利因素,如奢侈品、文学、哲学、艺术能有一小撮忠诚、热心的拥趸足矣,不必大多数人喜欢,不存在销量的负值

  现代化让银行家、企业高管、政治家、大企业从社会中窃取了免费选择权,享受激励却无惩罚措施,将不利因素转嫁他人

  最佳的风险管理规则是让决策者置身其中(投注)、承担一定风险

  八、杠铃策略:90%长寿体 10%颠覆体

  社会政策-保护弱势群体、让强者各尽其职,不帮助中间阶层巩固其特权;

  处理冲突-要么滚、随他去,要么狠、击垮对方,少口头攻击

  写作-要么通俗易懂、要么专业性强;

  交流-要么普通大众、要么最优秀的学者;

  教育-让孩子尝试10%的风险,从经历中成长,但不能放任不管

  生存的优先级较之成功更高,任何提升效率的努力在毁灭面前都不重要

  摒弃模棱两可的中间策略

  通过多次的小成本试错获得超额收益,且不承担太大风险

  主动迎接波动性,不断寻找凸性转换机制,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找到自己熟悉、擅长的盈利模式,努力发挥其凸性效应

  本分地赚笨钱好过刺激地赚聪明钱,只赌大概率能赢的局,稳稳地赚认知范围内的、熟悉的钱,别什么钱都想赚

  九、做减法

  少即是多,某一个或极少数因素会起到不成比例的重要作用,如1%富豪的财富占比、1%网站的流量占比

  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最核心的问题上,如买房-选址、结婚-人品

  英明的决策不需要太多原因,真正的牛人不需要太多头衔

  临危不乱的自我控制力需要注意关键信号、忽略噪音,听得太多,噪音就越多,越难抓住关键信息

  简单有效、最基础、最根本的技巧和方法常不及复杂且不严谨的受重视

  拖延是人的自然防御本能,可以使事物自然发展、发挥其反脆弱性的作用

  十、否定法

  通过否定、排除、减法常更易接近成功,如棋手避免输棋而取胜、雕刻因削减冗余而成型

  证伪常比证实更易找到依据

  反向知识(什么是错的、不起作用的)比正向知识更强韧

  十一、别高估理论、表述和简化信息

  理论是解决问题后的产物,但不能反过来说

  发表理论的人常是实践的失败者,有大把的时间完成逻辑自洽,还对别人指手画脚

  大多数经济、管理理论经不起验证

  正式的学者并不比江湖郎中更高明

  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人常被忘恩负义地对待,不受尊重,甚至不知道是谁

  智者寻求获利,蠢人多只逞口舌之快

  越复杂、强大的事物越难用语言形容

  数学的一个明显副作用:促使过度优化、偷工减料,造成脆弱性,细微的变动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平均数的概念过于简化信息,应结合方差、中位数,如温度的偏差远比平均温度更重要

  逻辑排除了多数细节,而真相存在于无数细节中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