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生活”与个体之美与社会之美
——以抗疫人物为例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是生活”做过这样一个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者使 我 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美是生活,美应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而美的 作用 应该是反映生活,再现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观所提出的“艺术的第一目的是 再现生 活”和“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则是其“美是生活”定义的具体应用。他认为美是由客观的、现实的美的事物引起的我们主观感性地对美的欣赏,即美感。 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是具有选择性的,也是有阶级性的,并且随着时代而不同。出于精神与物质双重层面,也出于人的生活与社会生活。所以说“美 是生 活,”,个体美与社会美应该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归根于“生活”这一最终来源与归宿。 一、 再现生活与说明生活。 美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反映。无论是“美”还是“生活”,都是庞大而又繁杂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美,有个人之美,有社会之美,有国家民族之美。如何 看待美?如何去审美?如何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或许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 是随着时代社会之发展,美应该有着个体与共体相融合的共同一致性,一种社会大众 普适性的美,这种美既是个人之美,也是社会大同之美。 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也不能只为了生活而放弃艺术,美是生活,生活也是一种艺术。但是美应该是在生活艺术中所表现得,只有在现实中才得以获得。 关键的一点是“美是生活”,其核心与本质应该是审美主体——人,美再现生活和说明生活,这“生活”是人所经历的现实生活,是一种具体的、多样的、感性的物质生活, 并非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概念。 1、 美之再现生活。 无论是何种美,首先最重要的是审美的主体,而审美的主体是人,只有人才能让生活中的事物“成为”美,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美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就好比自然之美,有着山川草木、大自然无穷无尽,千奇百怪的自然风光;人造之美,有着雄伟的长城,华丽的故宫、高耸的摩天大楼等等。无论是何种美,都是来自人的生活,并不能独立成为一种美,所谓“美”,理应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生活中所见所感所想所思所理解的任何事物,同时也是能让我们想起生活。简而言之,美在生活之中,同样生活处处是美。 2、美之说明生活。 但是从“美是生活”可以明显地推断出,美应该是生活中切实性的物质化的事物美,同样也可以为个人与社会美,因为两者是生活中物质性的实践者。美要起到说明生活之作用,那么美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者,抑或是参与者,同时美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在不同时代与社会条件下,美的具体内涵与时代意义应该因时而变,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起到“说明”的作用。否则就是片面固化的。因此美之说明,就应该是普适性的美,是得到普遍认同的美,也是个体与社会紧密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所共同表现出的美,也是时代之美。 二、 美之现实与艺术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却认为“现实高于艺术。”就以今年最敏感的也是最重大的抗击疫情为例,在抗疫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警察军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奔走忙碌的外卖小哥、刻苦钻研的科研人员等等,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疫情发生之前,他们和他们的工作都是他们的生活,但是因为疫情的到来,他们成为了抗击疫情的先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价值,他们的生活变得不平凡,让看似平凡的事情变得美,美在救国救民,美在无私奉献,美在艰苦奋斗,美在众志成城。他们大大小小的 付出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或许在疫情之前这一切看似普通,但是在这场生与死的斗争中,我们看到是他们最美的身影,他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展现着美丽,汇聚成整个社会的大美。 对抗疫精神的高度概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而抗疫之美就是对这抗疫精神的再现与说明。 肉眼可见的是无数医护工作者无休无眠坚守病房,与病魔争分夺秒,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脸上勒出深深的印痕,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各种姿势随意的躺着或者趴着休息。这美吗?或许在平时这不是传统意义美感上的美。但是在特殊时期,这是美的,他们的美是自然的,也是“不自然”的。他们不是刻意表现自己的“美”,只是为了国家社会民族之“美。“现实所造成的这种“美”是任何艺术性虚构所不能表现的,同样也是出于社会大众共同的认可,他们的美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人的舒适,人的幸福感的。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疫情期间,高治晓每天要跑一百多公里,派送四五十单到六七十单。和高治晓一样的外卖员则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冒着比常人更高的感染几率,完成一笔笔订单。如果没有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外卖骑手们,很多家庭会挨饿,病人也无法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资供给。 同样美的还有,风餐露宿、始终坚守在各处的警察军人、那些不怕辛苦、为居民保驾护航送物资的志愿者们、还有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他们美就是美在他们的“生活”,或许疫情发生之前,他们这“生活”不被人所欣赏,没有达到美的层次,但是在这疫情时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上升到了“美”,用他们的美撑起社会之美。 如今涌现了很多赞扬歌颂这些抗疫人物的文艺作品和纪录片,它们是美的。但是要注意这美是从“生活”中来的,这“美”是生活的反映。艺术家们之所以以他们为题材进行文艺创作,创作文艺美,是因为他们切身经历过疫情,他们切实感受到这些人物事的美。通过这些文艺作品再现生活,说明生活。这些作品被艺术家创作时肯定融入了自身情感,同时这些作品一旦创作就不属于艺术家而是归于公众,因此通过这些作品表现出的“美”一定是普适性,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美”,是个体美与社会美的结合。通过这些作品能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宣扬“美”,提高全社会审美能力。 三、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把“美”从神秘的,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 具体的,生动的现实事物,使只有哲学家才能理解的高深莫测的唯心主义美学上的抽象概念,变成了普通人都可以深刻理解的大众的生活。其中“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与“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是其美的定义的具体应用,要求文学再现生活,说明和批判生活,做“生活的教科书”,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革命性与斗争性,其思想的进步性与对美学方面作岀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这是人类美学史上的空前觉醒和解放,具有一种划时代的变革意义。 四、 总结 通过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得以见到原本生活中不被关注的美。他们的美是在他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是从我们切身经历的生活中体现出的美。这种美是生活的产物,不是刻意修撰;这美是将归于生活的,因为在生活中才能展现。美,既是自然的,又是非自然的,它是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环境的抗争,也是生命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自我意识,感性与理想相结合。简单的来说,就是“美是生活。” “美是生活”,它再现生活,同时也说明生活。每一段美的背后都有着美的人世间,有着美的人、美的事,共同汇聚成美的社会。 蒋孔阳认为,“美这种社会现象……它是从生活的本身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美,就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因此,美不仅以人们客观的社会生活作为它的内容而且也以生活本身那种具体的感性形式,作为它的形式。所以,人类的带有目的性的、创造性的、能够引起美感和满足审美需要的活动就构成了美的活动,这种美的活动便构成了美的客观社会内容。 疫情期间这些抗疫人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美的反映内容,也是产生美的源头。疫情尽管是不被接受的,但是依旧是不可避免地生活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反映出让人觉得美的东西。本身就是感性的现实事物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生活实践的一种良好有益的肯定性质”,“当现实肯定着人类实践或生活的时候,现实对人就是美的。“ 所以说个人及公众以及整个社会的肯定就塑造了这种美的共识与美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客观的,具体的。 尽管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是生活”这一论断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而做出的,后人评议时认为其有轻视文艺美的倾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是生活”的适用性与具体的内涵也是不断变化的,他提出“美是生活”本身就是革命性的,如今看来生活是一种艺术,艺术融入生活,二者密不可分,也没有明确的孰轻孰重,关键是人的主体性因素。 美是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大大小小的美,每个人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美,但是当个人之美与社会之美结合时,这种全社会所公认所接受的美更能引起审美者也就是人的感情共鸣,审美是每个人的生活部分,美也是生活,无论怎样论述都是离不开人和人的生活,个人的生活总是社会的生活,同样只有在社会之中这种美才有存在价值和意义。生活是美的本质,美是生活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