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

随笔美文2021-01-26124举报/反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依赖性弱,可以独立生活,独立思考,这对父母来说,也感到很是欣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比较弱,加上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又很多,为了鼓励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家长们平时多注意给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机会。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为比赛“叠衣服”。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0月14日下午,幼儿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在加油和鼓励声中开始了,比赛过程激烈异常,每位参赛的幼儿都卯足了全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坐在四周观看的幼儿个个不甘示弱,为参赛的幼儿呐喊助威,加油声震耳欲聋,整个赛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都井然有序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瞧,孩子们一个个动作迅速忙着叠衣服,一会儿便把自己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把成果报告给老师,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上充满自豪的笑容。

  此次活动不仅锻炼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劳动的快乐,整个活动进行地非常成功。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协作,相信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第二篇】:培养托班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开学至今,通过对本班托儿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加上部分存有赶时间图省事的家长,造就了孩子在入厕、进餐、喝水、午睡等环节的一些问题。在家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个别家长在上幼儿园之前,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入厕训练,同时,大部分幼儿不能独立入厕。多数幼儿在家穿不系鞋带的鞋子,不会分清左右鞋。个别幼儿不能自己穿鞋和袜子,根本没有穿的意识。在玩具的整理上:多数的家长在家会提示幼儿玩后整理玩具,个别幼儿能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孩子中有存有根本不懂什么叫整理东西,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东西以及如何整理自己的东西孩子。通过这些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2~3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比较差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举个例吧:现在我们要求孩子入园自己走楼梯,但总有一些家长会帮助孩子做。有一天,我们一名孩子的外婆,抱着外甥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看着她那样,真不知说什么好,于是我对其外甥说:“小凯,外婆好累,以后宝宝自己走上来好吗?”冷不经他外婆说:“小宝宝走上三楼来太累了”听完她的话,我简直哭笑不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始终在强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由于个别家长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了下来。这怎么能培养起孩子的独立处理能力呢?

  作为教师,我们清楚地看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正确把握幼儿三岁前这个黄金时段,对其进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首先,把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建立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其次,放开手脚,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机会是学习的前提,有了机会,幼儿才有可能去动手实践。

  一、为孩子营造宽松、安全、温馨的学习氛围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因此,在晨间接待中,坚持每天给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或热情的拥抱,消除孩子紧张的心理,鼓励孩子用语言主动向老师表达入厕的需求。对大声说出的孩子及时地给予赞扬。并且,创设相关的晨谈内容。

  二、一日生活中开展教育

  以生活活动为切入口,帮助幼儿解决盥洗、入厕、进餐、午睡等生活难题。根据2--3岁幼儿的年龄特征,在生活游戏中创编洗手歌“擦些肥皂,手心撮撮,手背撮撮,撑拳撮撮,清水洗洗,小手变干净。”幼儿较快地掌握了正确洗手的方法;针对本班孩子穿鞋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自编儿歌:小鞋小鞋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朋友,小脚小脚快快来,住到我的肚里来。对孩子进行技能培训、看大班孩子穿鞋演示,开展激烈的“小脚找家”穿鞋比赛,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孩子的息我服务意识。如今孩子午睡、起床自己能穿小鞋,并且还有穿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穿慢的小朋友的动人画面。

  二、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对孩子出现的自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相关的措施,使个别家长认真地认识到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倒垃圾;作为家长要坚持孩子自己去完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面对幼儿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建立奖励机制,及时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予以表现。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提倡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其旨意不是在于为自己及他人乃至社会提供多少服务、创造多少价值,而是在于通过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由于幼儿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提醒,适时鼓励,增强幼儿学习做事的兴趣,使孩子初步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还能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第三篇】:自理能力的培养

  1、在吃饭方面:

  经过半年的努力,明明可以独立进餐,但在吃饭的速度和进食量会稍差一些,而且吃饭时总是很喜欢先吃白米饭再吃菜。有时吃饭也会边吃边玩;因此我们制定了佳佳可以一口饭一口菜地独立进餐的计划,我们刚开始会用小贴画的形式给予奖励,可是由于家里也有大量的贴画这种形式慢慢地没用了。我们又利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区分男孩、女孩的办法来引导她。如果能够做到一口饭一口菜地吃饭并且进食速度还可以我们就叫她“小公主”。她听到这个非常高兴,也很敏感。到了现在这个办法还是很管用。明明能够独立使用筷子进餐,并且改掉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进食量也比较不错。

  2、在午睡方面:

  明明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并且能够叠衣服(有时会有点懒而不叠)。在睡觉环节有时还需要拍睡,希望随着明明年龄的增长能够独立入睡。

  3、在健康领域方面:

  我们通过幼儿的体能测试发现明明的平衡能力非常好,但在单脚跳、往返跑、投掷方面有所欠缺。希望家长与我们配合共同促进她的进步。在家里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此类活动。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第四篇】:培养托班孩子的自理能力

  根据“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便有了强烈要求“我自己”的独立愿望,我们要因势利导,开始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然而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小小班工作从这做起。

  根据“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便有了强烈要求“我自己”的独立愿望,我们要因势利导,开始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然而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过份宠爱,事事包办代替,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进入幼儿园后,许多幼儿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穿脱简单衣服等。因此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对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原因分析

  第一,家长过度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第二,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第三,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三、培养2-3岁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2-3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幼儿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2-3岁的幼儿又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因此结合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必需明确:

  一)培养2-3岁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培养2-3岁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2-3岁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幼儿不仅学会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培养2-3岁幼儿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

  2-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在家里都由成人帮助。上幼儿园该自己学着穿了,钮扣洞对不齐,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拉不上,硬是哎哟,哎哟用力拉,直到穿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四)把生活能力的培养与家长工作联系起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橱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方法和孩子们的进步等,并传授一些教学技巧,我们还特地为每个孩子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小鸟,小鸟中有孩子的照片,当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时,即在他的小鸟上贴上相应的颜色的羽毛,比比谁的小鸟最漂亮。这样即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少家长说:“孩子入园后,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老师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敢自理能力。”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小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小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如何使2-3岁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需继续研究,从而更好地完成托班幼儿的保持任务。

  幼儿园托班自理能力教育随笔【第五篇】: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小,依赖性比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在重智育的今天,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常常被家长忽略;尤其是爷爷奶奶,他们心疼孩子,怕孩子“受苦”,怕孩子做不好,在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就事先替他做好了。

  可是在幼儿园中,一个老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如果像孩子的爷爷奶奶那样,怎能照顾得过来,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在蹦蹦床上玩,鞋子在地上脱了一大堆,立刻意识到:可以“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何不来一次穿鞋比赛。于是,我忙招呼孩子们,跟孩子们讲明了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了,只见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迅速地把鞋穿好,高兴地跳起来,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最后只剩下侯智涵小朋友了,只见他哭腔着脸说:“我穿不上,我穿不上……”别的孩子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侯智涵不会穿鞋,他哭了”。我说:“没事,智涵很棒,一定能穿上”。他听到我的鼓励后说:“我能穿上的”。我表扬了他,小朋友们也在喊:“侯智涵加油,侯智涵加油……”他在我的鼓励下、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慢慢的学习穿鞋。就这样,智涵在小朋友的加油声中、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把鞋穿上了,并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家为他欢呼、为他鼓掌,我冲他伸出了大拇指,他笑了。

  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老师不吝啬鼓励、表扬和夸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