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

随笔美文2021-04-05186举报/反馈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第一篇】:雨.陶潜

  读懂一个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况且要读懂千年前的古人?当我背诵着陶渊明的诗文,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走来的时候,慢慢发觉陶渊明的文字,沉郁中飘逸着琼露的芬芳,孤寂中跳动着天人的吟唱。把一切放下,恍若遁入空门,眼障散去,眼前一个明丽、纯净的桃花源忽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九江,走进了五柳先生、走进了桃花源的梦里。鹅卵石小道,被雨水浸泡着,水汪汪的,土黄、青白、灰黑…各色石子相间,曲曲弯弯,雨水,清澈的,不染一丝杂尘。我不忍踩下去,那会踩破这里的静。在北方,少有这天气。黄尘飞舞,即便下雨,也是满目黄流、泥汤四溢,哪能不稀罕江南的雨,细细的、柔柔的,悄悄地,象女儿一样缠缠绵绵,不由你不想点什么,被雨水洗过的树叶,清翠饱满,肿胀的滴下一滴滴绿汁儿,一朵朵浅浅的水花笑着,干瘪的心,瞬间滋润起来,鲜亮起来,哦,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生命的精灵,这就是江南,本该自豪,抑或骄傲的纯真,也许正是江南雨的柔情孕育了上善若水的风骨,江南才那么蓬勃,那么率性,那么自然,丝毫不见刻意的雕琢,曲意的迎合。透过都市的熙攘, 1500多年前陶渊明“委心任去留”的背影,匆匆消失在雨幕中。湿漉漉的小道、湿漉漉的树林、湿漉漉的空气,我的心灌满了湿漉漉的情愫,雨水,氤氲着,郁郁苍苍,前行,石阶苍黑,苔鲜嫩绿,格外打眼!雨雾挟裹、绿树环抱,青砖黛瓦,廊柱翘檐,骆驼山墙,陶渊明纪念馆,灰暗、朦胧、孤寂,深邃,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的心一下子被攫去了,暗淡幽远的韵律解读着一千多年前陶渊明抛却喧嚣,回归草莽的平淡与寂然,这是怎样一块静地,还是净地更确切些。细雨绵绵,寂寥无声,杂念烦扰随风化雨,局促之所,寥廓、空灵,酥雨轻抚,如陶先生温润鼻息。一千多年前,陶公应该也是在这样的雨里,独步幽思,惊雨珠通透,感翠叶震颤,洞悉了生命的本真,毅然决然开始寻找灵魂之所,在田野荒草中,与风为伴、与水为邻,筑起了自己的精神大厦。

  暂避绵绵雨幕,远离滚滚红尘,我搁浅于千年前的“草庐”里。翠松掩映,亭台错落,竹影婆娑、氤氲弥漫,彩廊斑驳,青砖灰暗,质朴近乎简陋、粗率近乎原始,这应是陶先生心仪的吧,还好,千年之后,还有人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有人说,简约是一种境界,张扬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品位。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轻松、愉悦。这就是陶渊明,“寓形宇内”却能“委心去留”。世人解读隐士,景仰之余难掩“远之”意味,内心不无对失意者不识时务的轻贱,循着陶公足迹一路回溯,从彭泽辞官到归隐田园,过上躬耕、饮酒、作诗的生活,陶氏后裔陶博吾的龙门对言及“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找寻自由的陶公,弃的岂止是微官,得的岂止是田园诗。“请息交以绝游”在常人看来是自命清高的迂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是穷困潦倒的落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公挣脱羁绊,超然世外的决绝与睿智,我辈又能领悟几何?我顿然醒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能是排遣内心的愁绪与慵烦,那是回归自然的超然与欣喜,“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怎能是潦倒落魄的无奈,那是大彻大悟的平静与澹然。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第二篇】:我眼中的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放弃。我也更执著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眼中的陶渊明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早晨伴着晨露去锄草耕作,傍晚又伴着余霞放歌回家。晚上在自家庭院采菊品茶,悠闲地抬头远望南山,享受着采菊的快乐,享受着欣赏南山美景时的闲适,享受着鸟儿结伴回巢时的温馨。

  向往陶渊明,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景色,用心去体味快乐与幸福,热爱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我心中的陶渊明虽然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但他没有忘记社会的黑暗,也没有忘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也时时在牵挂着社会,他常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愫,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第三篇】:菊之陶

  我对菊花的钟情缘于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这句诗里我似乎看见风骨傲然、不为富贵折腰的陶潜,正伸着那双修长而又粗糙的手一瓣一瓣轻轻地采着菊花,时不时抬头看看篱笆外远处的山峦。满眼是苍翠,满眼又是嫩黄的菊花。那种写意、那种悠然,可能才是诗人最想要的。陶渊明回归了,回归到他心中的那片田园,回归到了诗人理想中的那片“世外桃园”。从这里看到,陶渊明是幸运的,当然幸运归功于他能够放下,还归功于他心中的那片桃园一直存在着、一直在他的心中姹紫嫣红地开放着。他的这种执卓、这种坚持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菊,花之隐逸之也”每次想起这一句来,我都非常羡慕菊花,可以不为世俗所累,可以不用面对社会的尔虞我诈,可以……

  菊,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一生不愿面对社会的黑暗,写下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桃花源记》,或许我早已厌倦了现实社会里的一切纷争,或许我想追寻自己的生活,我在梦里也时常梦见自己的桃花源,在桃花源中没有世俗的尔虞我诈,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宁谥,平静的生活,这就是我的追求。

  在我看来,今天菊花更是一种怀旧。我喜欢回到乡下看菊花那是因为我是乡下人,故乡的山川草木已经成为我灵魂的寄托,虽然我做不到陶渊明那样的决绝,但人总得找到一处魂魄的归处——无论最终魂归何处。看到风雨中摇曳的菊花,我似乎又回到从前的我——野性、纯情、忠贞;欲望不是太强,贪婪不是太过;见了乡亲总要打招呼,邻家有事总要去帮忙。这是野菊花给我的美,是野菊花的精魂潜在了我的躯体中。

  家乡的菊花有陶渊明的清明,也有他的潇洒。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第四篇】:现实中的桃花源

  小时候读《桃花源记》,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所吸引,萌发了浓浓的寻访的欲念。 九一年专程去了一趟位于常德境内的桃花源,却发现其外观虽然酷似陶公笔下所写,但雕琢痕迹太重,且故事过于虚幻,远离现实,甚感失望!

  后来听一位老师介绍,离家乡不远,有一个叫石门洞的地方,虽藏在深闺鲜为人知,没有被陶公的妙笔点染得赫赫有名,可自然景观比“桃花源”更加逼真,人文故事亦真实可信。愈生羡慕好奇之心,渴望亲眼目睹。

  离乡多年,穿行在林立的钢筋水泥中,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尘世里,体验了人生的冷暖,感受了世态的炎凉,厌倦了城市的嘈杂,憧憬着人间的美好,向往着幸福和快乐,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邀几个朋友一同前往。

  飞机在二战期间盟军修建的芷江机场徐徐降落。我们顾不上去吃享誉中外的“芷江老鸭”,无暇光顾举世闻名的抗战胜利受降坊,无心悉听“满朝荐正充山塘驿”的传奇故事,无意观赏活灵活现的“石绵羊”在辰溪山头上游荡,无趣留恋爱国华侨王银珍斥巨资移植于思蒙的“桂林山水”,跟矗立溆浦的向警予巨幅塑像打了个照面,与近在咫尺的纪念屈原的涉江楼擦肩而过,跨溆水大桥,闪过闻名遐迩的水东溪口玉皇宫,穿越《辞海》主编舒新城的故乡,对望了一眼刀削斧劈的岩鹰屙蛋,凝眸了片刻革命烈士翟庚甲的旧居,直奔位于中都长坪的目的地。

  狭长的平地上,由北向南,静静地流淌着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鱼儿,在其中游来游去,逍遥自在,快活无比。溪流两岸,各有一片桃林,枝繁叶茂。已是深秋季节,看不见桃花盛开。但桃叶正红,秋风正欢,别有风味。偶见叶片飘落,随风翻飞,仿佛一只只发情的红蝶,奈不住寂寞的侵袭,抖动着双翼,在招引异性,妙趣横生。芳草碧绿,精灵的水鸟在其中飞来跳去,富有勃勃生机。空气中夹杂着丝丝水气,幽凉舒爽。够了,已经多余地补偿了花期已过的残缺。

  是的,我也相信。贾谊在《论积储疏》里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如今大家富裕了,素质提高了,谁还会做偷鸡摸狗的事呢?我也就放心地睡大觉了。

  其实,像石门洞一样的地方何止这里一处?这只是当今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 虽然各地自然风光不完全一致,但国家富强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农民,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造就了农村的社会安定,经济富裕,人民幸福,民俗淳朴。陶渊明笔下有的这里有,陶渊明想象不到的这里也有!我们还要去哪里寻访?这不就是我梦中的“桃花源”吗?

  关于陶渊明的随笔【第五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人来车往,喧哗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题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及为精炼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的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者而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也是隐居后生活的写照,现在工作压力大的人不也是都希望过这种日子吗?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