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范文6篇

读书名言2021-03-24110举报/反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范文6篇

寒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位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 也许有人说:没有人能体会在那个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会有多少的悲凉与无奈,也不会有人理解聋哑人的生命中会有多少的失望与抱怨。不,这是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了我们身残志坚的道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一)


  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位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
  也许有人说:“没有人能体会在那个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会有多少的悲凉与无奈,也不会有人理解聋哑人的生命中会有多少的失望与抱怨。”不,这是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了我们身残志坚的道理。
  泰戈尔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海伦凯勒的生命中也出现过失望,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新的希望。她的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她所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声的世界带来希望。
  海伦凯勒是一位残障教育家。年幼的一场大病夺走了海伦的听力和视力。八岁时,海伦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帮助下,她先后进入帕金斯教育学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学习,并在考入哈佛大学尝试写作。面对残酷的现实,海伦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还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勉励后世。
  与海伦凯勒不同,我们是健全的人,却都沦为平庸之辈。
  我们的眼前是明亮的,所以不珍惜视力。我们是那么的美丽、年轻、聪明,令人艳羡。在一览无余的光阴中我们失去了对光明的感受,对快乐的体验,也忘记了感恩。我们何不学学海伦,用微笑面对生活,用一颗诚挚的心去感恩生活?
  近年流行的“九零后”话题让我感触颇深。我想说“七零后”是幸福的一代。他们没有我们富裕,生活得没有我们舒适安逸,他们曾遭遇过灾难体验过不幸,所以他们更懂得思考人生,他们更懂得感恩。他们在寒冷的时候感恩家里稀存的煤渣,在饥饿中感恩树皮。因为感恩,所以快乐。
  有的人感到生活中有说不尽的难处。他们哀叹宦海沉浮,却不感恩身旁还有诸多百姓的爱戴;他们泣诉爱情的艰难,却不感恩亲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看;他们埋怨父母没给他们一个好的家境,却不感恩父母的辛苦养育……
  我生活的幸福,因为我明白感恩。
  饮泉时感恩自然的瞬息万变,行走时感恩铺路工人的辛劳。海伦生活在黑暗中,所以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渴望。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黑暗》的磨砺呢?我想那也许会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世界。
  黑暗与光明皆由心而定。心中痛楚浓雾则蒙蔽双眼,心怀感恩内心自有一幅光明的画卷。
  我们要像海伦一样,在光明中成长,在感恩中成长。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写的是个真实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并且从海伦·凯勒的身上获得了许许多多教诲,所以我十分感谢她。
这本书记叙了在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这位女奇人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是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她在一岁半时就因病丧失了听力以及视觉。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绝对是无法想象,更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然而小海伦却并没有屈服,更没有毁灭自己,而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学会了五种语言。这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24岁时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扬名全世界的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她,是她给我作了一个好榜样。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多么让人惊讶啊!如果她屈服的话,那她就是毁灭了自己,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了。但是,她并没有屈服,所以她能以出乎意料的毅力走完漫长的人生之路,终于成为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大人物。在这里,我更要感谢她,是她教了我该怎样做。
海伦的一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在此,我也要感谢她。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常常自言自语:“海伦给了残疾人一种力量,那我们这些健康人呢?没有给吗?不,不不。海伦曾经告诉过我们,健康人不应该迟疑,不应该虚度光阴,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与幸福的生活。我要在这儿再一次的感谢海伦老师,是她,给了我一个我未曾领悟到的道理。
我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条件,而是在于有没有坚强地毅力。以前人们总是以困难多呀、环境差呀等为不能成功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对海伦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她所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不成功。他们总是这样说,无异于总是浪费机会,从而他们不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成功。海伦不就是这样的吗?在这儿,我也要感谢海伦,她又让我明白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以后,我想发问:“人们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我认为海伦已经给出了她的答案,她的道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当然,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恩师”——海伦·凯勒。是她,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在最后,我还要再一次地感恩海伦老师:“谢谢您,海伦老师!”



五年级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


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心里总觉得难以释怀,不光是为她的坚韧而感动,更令我为之动容的是她用细腻的指尖轻轻地触碰生活中每一处灵动的美好,用澄澈的心灵细细地捕捉生命折射出的点点光芒。
  而相比之下,我们却常常对生命中的美好熟视无睹?你是否注意过,春天一片暗香的浮动,有多少花瓣在阳光下发笑?你是否注意过,夏天一场阵雨的当来,雨水在水洼上击出转瞬即逝的水泡,闪烁如夜晚的星子?你是否注意过,秋天一阵风的掠过,落叶跟在秋风身后离开,就像一只猫轻巧的穿过午后的小巷,扰动了空气中金色的尘埃?你是否注意过,冬天满空雪花的落下,梅花瘦削清冷的枝干如同水墨在宣纸上的勾勒?
  是否只有失去才懂得曾经的美好。那么,请赐予我三天黑暗吧。我将用这三天的时间认真审视生命中错过的美好

  失明三天,我不用上学去,这让我有些小得意。
  第一天我会呆在家中,重新熟悉我的家。我先练习行走,一步一步,小心踱着。屋里有些空,没有很多家具,大约是父母提前清理的吧。虽然什么都看不见,有些恐惧,但那一丝新奇还是占了上风。傍晚,屋外响起了匆匆的脚步声,“是爸妈回来了”,我想。接着我听见母亲轻柔却稍显疲惫的声音:“在家还好吗,有没有摔倒?”我微笑着摇摇头,伸手在黑暗中寻找妈妈的脸,手抚上她脸颊的那一刻,母亲的的手也覆在在我的手上,我感觉到从她掌心传来的温暖。只是她的脸不似原来那般光滑了,皮肤也变得有些松弛。妈妈曾给我看过她年轻时的照片。照片上妈妈穿一件蓝色的针织毛衣,白净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宁静美好。当时只是感叹妈妈好漂亮,又小小的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看,却不曾注意到现在的妈妈不一样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以前的自己是不曾注意到,还是将这视作理所应当的?忽然感觉指尖上淋到温热的液体,我条件反射的寻找纸巾,却意识到自己是看不见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为什么自己能看见的时候没想到在母亲流泪时帮她抽一张纸巾呢?
  第二天,我握着一根细细的木拐走出家。不似屋内的阴冷,屋外的空气带了软软的暖意,想来是一个有阳光的日子。按着记忆中样子,我慢慢地走着,柔和的风拂过脸颊,很软很棉。路边有爷爷种下的松树,我小心的靠近,碰到它后边放心的用手抓住,粗糙的树皮硌疼了我的手,已有有很深的沟壑了,幼时它也是这般伤痕累累吗?空气中有桂花的香气,以前妈妈常做桂花饼或将桂花放入蜂蜜中泡桂花茶给我,那个味道很甜,只是很久没有再喝过,也许有一天也会淡忘。姑奶奶家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桂花总隐在团团墨绿里,那淡雅的黄若隐若现,有一种难言的妩媚,好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一般,素色的面纱后究竟有一张怎样倾国倾城的面容?路两旁的土壤因为挨着田地,总能得到意外的恩赐,一些小生命因此蓬勃生长。我蹲下身,用手摸索着,有各种触感不同的小草,有的滑腻柔软,有的茎叶坚挺有力,有的页面上铺着一层细细的绒毛。让我不禁想起海伦在文中写的“有时我感觉到一朵花的可爱的肌理,发现她那不平常的卷曲”。忽然想起草丛中可能会有蛇蜷伏着,我赶紧收回手。原来什么都看不见了,有一些恐惧也会忘掉,反而大胆起来。想到这,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这才想起往回走。
  第三天,在父母的再三叮嘱下,我只好留在家中。屋内寂静得怕人,我无法看书,那些印刷体的书中总有再美的文字,再动人的故事,此时也无用。所幸我还可以听,刚打开电视,就听见一个年轻的女声:“一直以来,我活在光芒闪耀的地方,却那么那么的孤单。现在的你好吗,这对我已是个无解的问题。冰山冷峻至极,那广袤的山麓却不能看见……”一直生活在世界中心,万众瞩目的位置,却丢失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年轻靓丽的女子,而声音却是这样悲凉,透着深深的绝望,让我的心情也染上沉重的色彩。原来只是用听的方式就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只要用心去听的话。
  下一个清晨,我将再次拥抱光明。在三天黑暗中,我似乎懂得了很多,也重新拾起了很多遗失了的东西。现在我更应庆幸,我可以用眼睛找回它们更完整的模样。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