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诗歌 > 散文诗 >

散文诗

《凉州词·其一》赏析

散文诗2022-07-2898举报/反馈

  时期:唐朝

   全文:

   大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必怨杨柳,清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翻译

   大河仿佛从白云间奔涌而成,玉门关孤单地屹立在大山中。

   将领何必哀怨那垂柳不出芽,清风压根吹不上玉门关外。

   注解

   凉州词:别名《出塞》。为那时候时兴的一首歌曲配的戏词。

   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乘载《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大都督郭知运往”。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

   远上;远远地往西放眼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眺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古城堡。

   仞:古时候的长度单位换算,一仞等同于七尺或八尺。

   羌笛:古羌族关键分布范围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传统乐器,属横吹式声乐。归属于一种传统乐器.

   杨柳:《折杨柳》曲。古典诗词中常会以杨柳喻送行风流韵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悠悠。”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曲歌词曰:“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落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上

   玉门关:汉武帝刘彻置,因西域键入翡翠玉石取道在此而而出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大西北小方盘城,是古时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迄今安西双塔堡周边。

   何必:何苦。何必怨:何苦抱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枝,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有的角度勾勒了大河眺望的独特体会,与此同时也展现了塞外地域壮美、荒芜的风景,悲痛沧桑,沦落出一股慷慨大方之气,塞外的极寒正展现了镇守边防站的征人回不到家乡的哀怨,这类哀怨不低落,反而是悲壮宽阔。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战士的怀故乡情。写的沧桑慷慨大方,悲而无失其壮,虽竭力3D渲染戍卒不可还家的怨情,但分毫沒有一点儿颓唐低落的格调,充足主要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大度宽阔胸襟。

   第一句“大河远上白云间”把握住眺望的特性,勾画出一幅迷人的绘画:宽阔的高原地区上,大河崩腾而去,远远地往西放眼望去,仿佛注入云朵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外的孤城。在大山黄河的环绕着下,一座位于边关的孤城屹立。这几句,了中华民族山河的雄壮气魄,刻画出这一国防安全名镇的自然地理局势,突显了戍边将兵的荒芜境况,为后几句描绘镇守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了一个典型性自然环境。

   在这个自然环境中突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旋律正好是《折杨柳》,这就不得不激起戍卒的愁绪。古代人有临别折柳所赠的风俗习惯。“柳”与“留”楷音,赠柳表明纪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曲歌词曰:“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落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及了路人临去时折柳。这类折柳赠别之风在唐朝极其时兴。因此,杨柳和别离就有紧密的联络。如今当戍边将兵听见羌笛演奏着凄凉的《折杨柳》旋律时,就在所难免打动愁绪别恨。因此,作家用洒脱的语气缓解道:羌笛何必老是演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旋律呢?要了解,玉门关外原本便是风轻轻吹不上的地区,哪里有杨柳可折!说“何必怨”,并非沒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必怨,反而是说怨也没有用。用了“何必怨”三字,使诗情画意更为委婉,更有深刻含义。

   四二行,明朝的杨慎觉得其带有讥讽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德不到于塞外,说白了君门远于千万里也。”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