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一切都好”
母亲没上过学,出嫁后虽参加过扫盲学习,但最多是会写自己的名字。 我18岁参军到了邯郸,那时没有手机电脑,我和家里一个多月互通一封信。父亲在外打工,写信任务自然落到母亲身上。母亲每次收到信,总要拿到村头退休的石老师家,请石老师念信、回信。母亲说一句,石老师写一句,写好了石老师从头到尾念一遍,有要补充的就写在下面。母亲来信内容多是全家平安,家里过得很好之类的话。每月寄去信后,我扳着指头盼着回信,时间差不多了,就常到传达室询问。如果有信,会很高兴,一个人躲到营房边的小树林里拆开阅读。读着母亲的来信,就好像母亲来到了自己身边,特别亲切。 我同母亲一月一次的通信,持续到第二年春季,我记得清清楚楚是阳春三月。过了以往收信日子好多天了,还没收到母亲来信,猜想是不是春耕忙得顾不上。可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有,我有些担忧,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不敢多想。我又写信催促回信。终于来信了,刚出传达室我就迫不及待打开,信的正文只有四个歪歪扭扭的字:“一切都好。”我有点失望,盼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只写四个字,不过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一连三个月,母亲的信就只有“一切都好”,莫非家里有事瞒着我,莫非……好在第四个月的来信,又和以前一样了,信里只说前段比较忙,信写得简单。我对母亲“一句话书信”的疑团,终究没能解开。 退伍后一次同父亲喝酒,终于解开了多年疑团。原来这几个月石老师生病住院,母亲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代写。我的信一到,母亲就叫邻居家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给她念,虽念得不流畅,但基本意思能听明白。可写信,邻家小孩就不会了。我去信催促,母亲知道不能再耽搁了,于是自己写信。开头结尾石老师教过她,再加上有我的信作参考,这还好写,可中间的内容母亲就犯难了,她想到了用“一切都好”四字高度概括。这里面,“一”字母亲会写,“都”字在年历上找到了,“切”和“好”字母亲不会写,怕别人笑话,机灵的母亲问人,要记账,“切草”怎么写,别人给她写出来,她记在心上,赶紧跑回家写在纸上,端详比划大半天,“好”字也是这样学来的,她终于写出了“一切都好”。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眼泪潸然而下。是啊,一个不识字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写信,竟然如此用功学习,多么伟大的母爱! |
相关文章
-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一句老古语,却道出人的本性!
- 人生,要想过得好,关键在自律
- 异性之间动了真情,这4个反应最明显
- 与人相处,反着人性来,你就赢了
- 人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成一行
- 让书香浸润假期生活
- 是谁把爱情感悟的如此深,都说到我心坎里了
- “文明故事会”,大小故事都要讲
- 想要搞定一个女人,学会抓住3个时机,会事半功倍
- 退休之后,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反而说明了这3个问题
- 七夕,七惜,一生珍惜!
- 日久生情才是真正的缘份
- 报复一个人,不要明着来,暗中做到这几点,就赢了
-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空空如也,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 奋斗的人生,就是战胜浮躁,守住宁静,做最好的自己
- 出轨的男人,一般都害怕女人的这“两个行为”,建议男人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