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饥饿,永远的记忆

优美散文2021-02-0195举报/反馈

  我小的时候,饥饿是那样的平常,以至于好多的时候都把解决对食物的渴望当成主要的事情去做。到了上初中的时候,读到七年级语文课本中张洁的《挖荠菜》,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感受,反正,我就觉得张洁是把我的感觉写出来了。
  我的家乡本是沂河流域的稻米之乡,自马陵山冲下的红黑泥土肥沃厚实,但是,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时期,劳动产值却是不高,在按劳分配的原则下,我们家里的劳动力不多,所以分的粮食不够吃。1978年开始,我和弟弟开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一年,比我大两岁的四叔还没有上学,三叔刚刚上中学,也不在劳动大军的行列。我家吃饭的多,挣工分的少,所以,别说吃好的,就是吃饱都是很大的问题了。
  俗话说“穷争饿吵”,我可是真的相信。别人家里不愿吃的剩菜剩饭,在我们家里是不会见到的,别人家里吃一顿就够了的饭菜,我家里从来都吃得很香。一家人围在一桌吃饭,稀饭是主食,少油缺盐的青菜也是不多见的,一碟咸的不能再咸的咸菜,也是不够吃的。以我现在的认识,那时我家虽然还没有达到北宋范仲淹“断齑画粥”的窘境,我感觉也强不到哪里去。于是,饥饿的我们几个,争吃的现象是少不了的,我还好,我弟弟毕竟还小,再有男孩子的天性,他把饥饿的感觉变为了委屈和哭喊,惹得同是小孩子的四叔的呵斥和推搡。爷爷奶奶也没少了教训四叔,要他“要有当叔的样”,作为姐姐,我当然都是让着弟弟,也只能哄着他批评他,除此我是没有办法的。
  解决温饱问题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何况是人呢?有一次,我弟弟饿了想吃煎饼,可是大人都已经下湖干活了,我就以大姐姐的姿态主张弟弟爬墙去院子里“偷”煎饼,我托着弟弟爬过院墙,让他自己找煎饼,可是他太矮,够不到厨房里的挂在屋棒上煎饼筐,我责无旁贷地也爬过矮墙去帮弟弟,看到没有菜可吃,我就顺手用筷子抹了荤油给弟弟卷上。就在我们姐弟两个想原路返回时,猛然看到从大门楼上的空隙里跳下一个人,那人抬头之际,我们发现,正是我四叔。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四叔看到刚刚从厨房走出来的我们时那错愕的表情。毫无悬念,我和弟弟被四叔教训了一顿,并且告诉我们以后“不要再偷煎饼吃了,更不准偷荤油”,并一再强调“不准把我爬门的事告诉你奶奶,如果......”随着我的岁数越来越大,我渐渐悟出自小顽劣的我四叔仅仅比我大两岁竟会“贼喊捉贼”,我佩服他有曹操持七星宝刀行刺董卓时的超人应变能力,也有同龄人所没有的胆量。多年以来,早已各有成就的我们叔侄经常提起此事,每次都是笑声满院,我四叔的过人之处,成就了他,我很佩服四叔。  
  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抱怨10多岁的孩子不愿吃饭、一吃就饱、一会就饿,我说那是你的孩子自小只**米细面而胃没有被撑大胃容积太小的缘故,我支招如下:不再吃零食,每天粗茶淡饭,最好每周吃两次渣豆腐,同时,活动量不能减。结果半年不到,我接受了同事的感谢。这是我的儿时经历,让我悟出了吃糠咽菜年代“越饿越想吃,越吃就越多”的道理,况且,也是有生理解剖学的依据的。
  在夹缝中生活多年的我,逐渐适应了大家庭的生活,适应了拮据生活下的家庭人际关系,同时,也养成了我吃苦耐劳、谨小慎微的性格,也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和心胸。我把我的经历当做励志课题,教育我的孩子,让他珍惜现在富裕的生活,要他记住感恩社会、扶危济困,他将受益终生。

  【编者按】:物质匮乏年代的记忆,深刻带着悲怆,却因为家人一起度过,而成为温暖的笑谈。时过境迁,而今国富民强,再无挨饿之忧,但温情继续。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