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情系老粗布

优美散文2021-02-01148举报/反馈

  我家在1980搬家的时候,我爹从屋梁上取下那辆闲置了多年纺线车,用笤帚扫了扫灰尘,让我扛到新家里去。我娘在一旁说要轻拿轻放,是我们家几代人传下来的。再后来,那辆纺车躺到了新厨房的柴堆上好几年,直到被当做烧火柴。到了我上初中,读到了吴伯萧的散文《记一辆纺车》,我结合对老家那辆纺线车的记忆,问了我娘很多的纺线织布的细节,我娘都是耐心地解说。但是,因为我没有见过织布机,即使是后来读了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和《三字经》“子不学,断机杼”,对如何织布也都只能是抽象地理解了。
  我工作以后,单位里发过一个粗布床单,很是养眼。我娘见了后端详了好久,直夸颜色花纹真好,然后就慢慢地再给我讲述她小时候纺线织布染布的经历,顺便对我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要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娘在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即使1956年入社以后,生活也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我娘就在生产队收工以后,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纺线,用来换取加工费,一般一个晚上可以纺一个棉纱锭,农闲时三天可以纺一斤棉花,卖给织坊除去本钱,视纺线粗细均匀质地,可以获得不一样的加工费。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家户户还是要纺线的,家家户户都有纺线车子,有的大户人家甚至有两三辆。织布机昂贵,技术专业,所以纺成的棉纱锭要送到织坊,让织布工人帮助完成,可以给织坊加工费,也可以用棉纱锭按照商定的比例直接换取白粗布。
  织好的白粗布是要染色的,因为毕竟人们不能只穿白色的衣服。除了花钱到专门的染坊里加工,自家也可以用土法染布的。取平时积攒的适量的石榴皮、板栗壳,还有高粱壳,一起放在铁锅中浸泡一夜,再烧开,为了使染色效果好,要尽量熬长一点时间。然后把白粗布塞到滚水里,继续煮,期间要不停地翻动粗布,以便水中的颜料更好地渗入棉花纤维。
  把煮了好长时间的粗布连同滚开的暗红色水,一同端到村中的浑水汪边,快速取出热气腾腾的布,铺在地上,再以最快的速度挖取老汪泥抹在布上,再刮去。为了使染色效果好,要用劲抹,要不停地抹,不停地刮,要不怕热。要尽量提前准备好足量的汪泥,以免手忙脚乱不说,还会染不好。经过这个过程,本来暗红色的布,就变成了深靑色的了,经过清水再次漂洗,深青色更是显眼,有一种跃然眼前的清新靓丽。对老粗布的整个染色的加工过程,叫“抹了靑”,而用这种办法染出的布,也叫“抹了靑”。
  染色后的老粗布,将作为衣物和被服的最好选择。其实,石榴皮、板栗壳、高粱壳中有大量的鞣酸,在开水中,鞣酸得以释放,渗入了棉花纤维,使白布变成了暗红色。鞣酸再遇到老汪泥,和汪泥中的物质——应该是碱性的成分,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深青色的物质。随着老粗布的使用和水洗,颜色也会逐渐变淡,逐渐成为淡蓝色天空的颜色,初中时,我还见过我家里有这样颜色的一块布。
  老粗布透气性好、柔软舒适、不起静电,又因线粗纹深,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属纯天然绿色保健棉织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再次成为了人们追逐时尚的热点,成为孝敬父母、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了。
  老粗布,这一见证中华民族生存技艺的文明符号,印证了勤劳的古老农耕民族的高超智慧和无限创造能力。在人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时代,老粗布以其鲜明的特色,依然受人热捧,这是朴素美的正确定位,这是新时尚的返璞归真,这更是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伟大胜利!

  【编者按】:老粗布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现在已经成为工艺品一样的存在。一梭一梭,精心编织,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