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山村蜕变

优美散文2021-02-01190举报/反馈

  崔家沟是省重点扶贫村,距离朱田镇驻地15公里,十几自然村散落在海拔五百多米的大山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与山外连接,出行十分难,孩子上学来回奔波几十公里,就医常因路远耽误救治时间;土地贫瘠,群众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遇到旱季吃水都困难;村里光棍多,外面的姑娘来相亲,一看进山的羊肠小道,连车也不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吃水难、娶媳妇难成了崔家沟的“五大难”,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崔家沟成了有名的贫困村。于是中青年多数举家在外打工,全村五百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的房屋成了空房。
  鉴于崔家沟的实际情况,费县县政府根据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决定对崔家沟整体搬迁,在朱田镇驻地建设崔家沟社区,建造高标准绿化、亮化和美化,水电暖气齐全。配套建设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和卫生室、金融服务站、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镇驻地中小学教学设施的城镇化居民小区,2015年全村整体搬进小区,从穷山沟的破旧平房,搬到镇上统一装修的崭新敞亮的楼房,村民过上城镇居民生活;山区的旧址经过几年精心改造打造,崔家沟旅游特色村已经初具规模,成为西部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经常听参观过崔家沟的同事们聊起崔家沟旧址的变化,却一直没有过去看过,这次从菜博园回家经过朱田,我提议去崔家沟旧址看看,同行的几人一致赞成,开车的裴峰更是高兴,裴峰是崔家沟人,虽然定居县城多年,老家还是他最牵挂的地方。他打转方向盘拐进进山的路,正是春天最美的季节,路边绿化带群花争艳,紫色的鲁冰花,红色的虞美人向我们绽开笑脸,盛开的蔷薇从石坝上垂下柔软的枝蔓,红,黄、粉、白……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闻着淡淡花香,车子驰进入山区,一个掩映在绿树丛的小山村进入眼帘:村前一条小溪,一座白色的水泥大桥把山村与公路连接在一起,村子依山傍水,一个个院落静静地散落在山脚下,白色的院墙与绿色的原野相辉映,远远望去犹如一幅山水画。
  “真美。”我忍不住赞叹。
  “这个村子叫四亩地,过去也是穷村子,”裴峰说,“这条山间公路的建成,不仅带活了崔家沟,也带活了整个西部山区,从四亩地到西边的宁家沟水连这些大山里的村子,都是果树满山,秋天果子压弯枝头,过去没有路,山外的商贩进不来,村民都是靠独轮车推到集市上买,一年换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一到秋天,大车小辆一涌而来,水果有了销路也卖了好价钱。这几年,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家家有了存款,很多人家买了小轿车,有的在山外买了房子。老百姓都说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环山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车子在山间穿行,满山的果树果实累累缀满枝头,板栗正是花期,阵阵浓香扑面而来。欣赏一路风景,车子穿过红叶谷,眼前豁然开朗,一层层的梯田递增而上,峰顶上的风力发电缓缓转动翅膀,一动一静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车子几经盘旋车子到了山顶广场,广场周围繁花似锦,几个女孩在路边的花丛中拍照,欢快的笑声在广场上回荡。
  笑声感染了我们,裴峰把车停在路边,我们开门走出来。
  这里是山区的最高点,崔家沟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图的巨幅宣传栏高高的伫立在广场的西侧,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崔家沟的产业结构和未来的发展计划:异地扶贫搬迁开发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示意图、异地扶贫搬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图、异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新建拓展公路、建设水利工程,整理土地,砌地坝,坡改梯田,规划建设集“生态高效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田园农事体验、特色产品加工、田园生态居住”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为经营为主题,让农民充分参与享受好受益,着力打造“生态种植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生态旅游度假区、农耕体验及田园生态居住区”,利用项目区内自然梯田风光,打造江北最大的梯田地貌风景区。
  继续往下看,我的目光停留在两张照片上,一张是新建的镇驻地西侧的崔家沟小区,十几栋楼房骄傲的身躯直挺着,高高俯视着大地。一扇扇窗户闪闪反着光,密集的聚在一起。室内窗明几净,家电齐全,充满现代化家庭气息。另一张崔家沟搬迁前的照片,灰蒙蒙的底色,光秃秃的山峰,沿着山脚向山坡蔓延着一个个破旧的院落,村庄对面的山坡上,是灰蒙蒙的山丘坝地,照片是冬天拍摄的,看不见一丝绿色,显得异常荒凉。
  我把目光转向绵绵群山,茫茫山谷中崔家沟已经无影无踪,复垦后的土地上栽满果树,榛子园,蓝莓草莓采摘园,烟台大樱桃、瑞士红肉苹果、富硒黄梨等多种果树已经安家落户,长势强盛,用不几年昔日的穷山沟就会变成果香四溢的花果山。
  
  裴峰指着远处说:“看见那座最高的山了吗?我家就在那座山下,一条小路通向山外,我就在那条小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几十年,道路崎岖不平,有很多陡坡,晴天的时候还可以骑着自行车,遇到雨雪天路面结冰,只能扛着自行车。最困难的是吃水问题,夏季多雨,井水水位高,可以直接用水筲提水,冬天干旱水位下降,人要下到两米多深的井底舀水,舀满两筲需要十几分钟,全水村上百户,等着挑水的人排成长龙。喂养牲口的人家等不及就去山下小河挑水,小河离村子有二里地,挑完两趟水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小时候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排队等水,我舀满水筲提到一旁,然后等母亲挑回家。”
  “说到缺水我深有体会,”我接过裴峰的话,“二十多年我和同事小张来过他家一次,那天的经历至今还在我眼前晃动。吃饭的时候,张大婶舀了一瓢水让我们洗手,我洗完后习惯性的把水泼在地上,大婶急忙喊:别倒。已经晚了,泼在地上的水很快消失了。那时正是春旱,事后我才知道每天张大叔在山泉边等一上午才能排队挑到一担水,洗完手的水都要几次利用。看着潮湿的地面,张大婶那惋惜的眼神让我现在还感到愧疚。”想起往事我颇为感慨,“崔家沟过去了日子太难了,没有经历过的人真不敢相信。”
  “是啊,遇到旱季,水和油一样珍贵,洗脸水不得用肥皂,我母亲把洗脸水积攒起来留着喂鸡饮羊,洗脚水用来浇那几棵花,洗澡更是不敢奢望。所以,年轻人宁愿背着沉重的房贷在山外买房安家也不愿意回来,以至村貌越来越衰落,人口越来越少,如果不搬迁,我想几十年以后崔家沟也会自然消失。”裴东说,“现在好了有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崔家沟搬进新楼房,村民被安排进多家企业上班,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说:“是啊,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了崔家沟今天的幸福生活。”
  裴峰说:“回去的时候经过朱田,我带你们去小区看看,我有一套房子,现在我父母住在那里,刚搬过去的时候,我母亲高兴地睡不着觉,晚上起来在各个房间走。现成的电视她不看,你猜她最爱听什么?她拧开水龙头听哗哗的流水声,用她的话说,这可是天上的日子,做梦也没想到住上楼房,洗上热水澡。老太太现在可美了,我兄弟,我三个都住在县城,原来还经常到我们几家过几天,现在谁家都不去,说小区什么都方便,闷了有邻居拉呱,晚上可以去楼下看村里妇女跳广场舞,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我点点头:”听你一说我心痒痒了,回去看看崔家沟的变化,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辉给崔家沟的山水镶嵌了一道金色的光坏,我看着郁郁葱葱的群山,心里无限感慨: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惠民政策帮扶下,崔家沟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编者按】: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白描,细描,语言,烘托等,表现山村的脱变,令人印象深刻。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