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的况味
走出办公楼,忽然感到天地一阵高阔,天蓝似海,似乎一下子变得高远了。蓝天之上又浮动几朵白云,如棉絮一样。立时觉得心胸轩敞——秋天真的来了。 早晚气温不再如伏天那般燥热,天气也感觉高远了很多。只是草木仍还很旺盛,百草丰茂,绿深如海——可在那葱郁的绿意中已有一些残意了。 很快,在季节不动声色的暗换中,天地就会显出一种肃杀的景象。草木泛黄凋零,万物走入收获季节,然后一切又回归沉寂。 郁达夫说中国人有一种悲秋情结。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秋天的诗篇特别多,除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几句外,大部分是悲郁的。如欧阳修著名的《秋声赋》,就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是的,秋有肃杀之气。 但是,早秋的景致还是有几分清爽,一阵阵风吹动,田原绿如海,涌动层层波涛,没有了灼热,天空高远,襟怀开阔,让人从夏日的湿热中解脱出来,正好可以四下游走,登高远望。可到了深秋,你就能感到肃杀的劲力了。一阵阵清冷的风,把落叶吹得飘飘洒洒遍地皆是,再来几场秋雨,满地黄叶,万木稀疏,真个是“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个时节的秋,只怕没有几分清爽,而多了一些悲凉了。 其实,秋之肃杀,正是应了老子所言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不仁”,提醒人们道法自然的必要。春天生发,夏天健旺,如没有秋的肃杀,岂不一切乱了套?草木长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力竭而死;若是到了冬天,仍披一身绿叶,会不会被冻死?秋就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警醒,是一个冬天要来的序号。只有经过秋的收敛,才能迎来新的季节。 喜欢秋,就到秋的田野走一走,看一看,看那草丛中的幽花,看那丰收的田野,看那高远的天空,一颗心就得到了洗涤,感觉到“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