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乡土中国》读后感锦集

原创美文2022-02-13194举报/反馈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被“差序格局”模糊的群己权界——读《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把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描述成由亲疏远近来排列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更形象地说,以“自我”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所对应的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更形象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重要的是,团体格局以个人为本位(这与以“自我”为本位完全不同),但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

  至此,“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分别已经一目了然。这一描述如此精准,尤其关于差序格局的描述可以说符合所有国人的认知,以至于使很多人(包括我在完整阅读本书之前)可能意识不到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差序格局”模糊了群己权界。在差序格局下,“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是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的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

  而所谓现代化,从观念和制度层面来说,不就是不断厘清群己权界的过程吗?群域为公,己域为私,让公权力受到限制,私权利得到保护,本就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没有从制度建设上厘清群己权界,但在“差序格局”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很多人对此仅不以为意,反而引以为荣,于是进一步培育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土壤。“差序格局”下的公私不分,不仅是乡土中国,仍是今日之中国需要走出的现代化困境。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对“平等”有了新的认知

  ▫西安叒疫情了,在家整理房间看到年初交换书籍活动的《乡土中国》,听书名怪没有兴趣的,感觉一个书名就把整本书讲完了,随手翻了翻目录看到有一章是“男女有别”,哈哈倒是想看看了。

  ▫《乡土中国》听说是学校高中必读书目,作为一本社会学的教材还是很棒的,怪羡慕高中就读过的朋友。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差序格局”即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

  ▪中国人的道德和法律,具有伸缩性,要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定。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

  ▫确实没想到看书看哭了T T,直接被一句“乡土社会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破防了。

  ▫最感兴趣的“男女有别”章节把中国式的传统婚姻讲的很透彻。婚姻这个话题的话,依旧是爱或不爱,做自己的选择,负自己的责任,承担自己的结果就好。

  ▫期待自己衣锦荣归故乡的那一天。

  ▫晚安。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 费孝通 青岛出版社 一本社会学类的书,准确来说,这是一本作者在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读完会对中国社会有一点了解,也能对乡土性有个基础的认知。 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内核、文字下乡的困难之处在于“空间之隔”和“时间之隔”、“差序格局”即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团体格局”中的“公”道德和“差序格局”中的“私”道德的比较中指出中国人的道德和法律,具有伸缩性要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定等这些内容都有了一些探讨。 还提到了家族,其实中国人多的家族就是氏族。最精彩的一点就是作者在《男女有别》中提出的:作者将西方通过爱而使两性结合的追求与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的观念以及为了纪律而排斥私情的做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浮士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不利于家庭事业的发展。 很有意思,就是中国男女结合是为了家庭并非爱情,爱情哪有家庭和社会传统重要呢。 再提出传统中国社会秩序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并不依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礼”来规范,乡土社会即礼治社会。 通过这个点,我想到了很多地方那些稀奇古怪的规矩,大部分甚至是残忍的、迫害性强的、但那里的人依旧在遵守,这就很令人值得深思和研究了。 虽然作者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学中有新名词,但是仍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只是浅谈一下,这种科普性的文章在普通读者看来是不错的,但对于专业的人来说,估计也就是个悬而未决的存在吧。 作者还提出了一点挺有前瞻性的,就是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传统的社会是血缘社会,现代的社会是地缘社会,通过这两个名词,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种现状以及很多的过去。 怎么说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像论文的关键词一样,几个词语既可以概括核心主题,也可以拓展眼神,思维发散出去,可以研究的层面还是很多的。 社会学的书读的不多,再多看一些以后回过头再来看这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思考。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农村为何如此-一本带你剖析农村深层结构的书

  脑图

  一、读书目的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媳妇来自农村,说实话我对村里很多习惯十分的不解。此外,工作中还涉及到一些乡村振兴的内容。为了深入的了解农村,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需要选一本介绍农村的书来读。

  二、选书

  为什么选《乡土中国》这本书?

  首先看豆瓣评分,这本书版本十分多,不过几乎每个版本在豆瓣的评分都是9分 ,这个分数是相当的高,说明这本书是经过了读者久经考验的。

  其次看作者,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社会学著作遍及新中国成立前后,他的这本《乡土中国》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必读的经典书籍。

  经典中的经典自然是迈入农村大门的首选书籍。

  三、本书的核心内容

  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农村研究的14篇论文合集,学术性比较强。农村是严重依附于土地的,作者称之为乡土,这是一个熟人的社会,蕴含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本书从乡土习惯、乡土构建、乡土权力等多重角度,带你走进乡土的世界,并摆脱对乡土的偏见。

  书中“差序格局“的概念是理解乡村社会的核心,作者也没有给出明确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是以自身为利益出发点构建出的多重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深刻影响着乡土社会。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研究乡土的学术著作,更是摆脱乡土偏见,了解中国传统内涵的指南。

  四、本书对我印象深刻内容

  本书大部分是学术讨论,针对学术上的内容,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只讲一下对我面对农村风土人情时有实践意义的方面。

  (一)此礼非彼礼(熟人的乡土)

  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城市人到村里会发现有很多感觉奇怪的“规矩”,这些规矩貌似很陈旧,有的甚至让你觉得很腐朽,比如过年磕头等等。那这些规矩是为何形成的呢?用书中的话说,这是一个熟人的社会,这是一个讲“礼”的社会。

  1、熟人的社会

  村里个人是默认所有人都认识自己的。

  当一个人来串门敲门的时候,主家会问:“谁啊?”

  如果是你,你怎么回答?我们一般会自曝姓名吧。

  可是在村里,一个字解决:“我!”

  声音本身就是姓名,这就是村里熟人社会的真实写照,默认村里人都知道自己是谁。

  感想:去村里之前,先把拜访家人上上下下亲戚了解下,串门是常态,本来拜访一个人,结果成了和一大家子人聚会。

  2、礼治的社会

  这里的“礼”不是“礼仪”的“礼”,而是指的传统的规矩,用规矩的礼仪来治理社会。

  这里特别强调下,“礼”不是礼仪的礼,有的很和善,有的可能会很野蛮,甚至出现当地人思维观念里有礼治大于法治的情况,村里普遍讲这当作一种约定俗成。

  村里的各种各样规矩很多,一不小心就会犯忌讳。别人帮了你一次,就是给你一份人情,人情就是最大的礼,你相应的也要回礼。不回礼就是犯了最大的忌讳。

  感想:什么叫入乡随俗,说的就是懂得当地的礼。

  3、礼治的由来

  让你不适应的熟,让你不习惯的礼是怎么发展来的呢?

  简单说,礼来自传统。

  农民也好,农村也罢,都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即使朝代更迭,村里人生活的环境也基本不变,祖祖辈辈都是知根知底的。

  不变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进,对事物的处理上很容易达到均衡,人们常期遵守并维护这种均衡,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矩,也就是所谓的礼。村里的人为什么都对自己的传统礼仪有敬畏与崇敬之情,根源就在这。

  这里强调一下,村里行程的礼,可能会与法的思想有所冲突,做农村工作时,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感想:熟人社会来自传统的继承,而维护传统最大的手段就是礼治。如果你无法融入农村生活,说明你礼上功夫下的不够。

  (二)此家非彼家(家族的地位)

  1、村里的基本单位

  核心家庭与家族

  城市里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核心家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口之家。

  乡村里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的家族,是由众多家庭构成的。

  2者最根本的差别在于结构,而不是人数。

  为什么我们在村里串门,对方家里总是一大家子。一来做客,家族上上下下会来很多人。这就是家族的概念。

  感想:为什么我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的家就是家族的家,一个复杂的家族可以治理好,推而广之就能治理好国家。

  2、家族长老

  如果说到村里办事找谁最管用,那就是家族长老,也就是我们说村里最有威望的人,作者称为长老模式。

  长老与家族和传统的礼治是相辅相成的。在慢节奏的社会,社会是稳定的,掌握话语权往往在有威望的长老手中,儒家讲究孝道,这里孝不仅仅是家中的老人,还有家族的长辈。
(m.tAiks.com)

  3、变革中的家族

  当今社会节奏很快,传统的乡土制度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变革,长老社会趋于瓦解。

  现在空新村的现象很严重,家族的一个个核心家庭搬离到镇上,县里,市里,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乡土的束缚。除非家族中有强势地位的人,依据传统的长老模式已经名存实亡,有的时候,一个家族的长老仅仅拥有名誉上的地位。

  感想:有的时候想劝村里老人,一定要注重他们的面子。

  (三)不要小瞧乡下人

  1、城乡人差异的渊源

  为什么城里人总觉得乡下人比较土?

  书中认为,乡下人让人感觉土的原因是知识不及人。

  慢节奏社会中的保守,跟不上快节奏的社会变革。乡下人缺少的不是智力,而是知识。没有接触到环境,乡下人进城会有一段适应期间。但一旦适应了,就会在更快的社会变革中趋同了。

  还有一点,城里人也有自己的知识盲点,比如很多人五谷不分。只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个知识貌似显得不那么重要而已。

  感想:识字多和捉蚂蚱少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不要自认为在鄙视链的高端。

  2、节奏的变迁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城乡之间差异逐步缩小,以前乡下人可能真没见过一些所谓的世面。但在网络化普及的今天,年轻人拥有了获得见识的工具,见识方面的差异逐步缩小。

  感想:村里的孩子似乎都会玩抖音,但我的孩子貌似依然不会捉蚂蚱。

  3、注重教育

  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机会,无论他有没有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乡村教育依然是头等大事。近几年,我们国家在乡村教育做了很多,教育改薄的投入非常大,硬件方面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留守儿童、以及乡村师资力量依旧不足的今天,如何因地制宜的综合解决教育及家庭问题依然值得探讨。

  感想:所谓城乡一体化,教育要首当其冲。

  五、其他重要内容

  本书我是刨除了学术内容,从自己的实践来谈的感受,书中介绍的内容远比我笔记丰富,提到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1.为什么亲兄弟难以明算账?(血缘社会是人情来维系的)

  2.为什么总是棒打鸳鸯?(感情的激动会破坏稳定的社会关系)

  3.为什么很多人一说美好总是言必尧舜?(安定社会的保守思路)

  4.为什么普通小孩接受的专制比暴君下的老百姓更严酷?(长老统治下的教化)

  5.鬼神是如何影响乡村社会的?(鬼神本身不重要,解决鬼神背后的社会问题才重要)

  如果上述内容你很感兴趣,建议读一读原文。

  六:总结感受

  这是一本引领你了解乡土社会的必读经典,尤其是没有经历农村生活的城市人,你将完善你的认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七、特别提醒

  本书存续时间久远,书中部分内容或许不再适应当今的农村社会,但了解这些知识更有利于你理解我们的乡土社会、了解我们的传统渊源。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