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上的三味书屋
原创 灯火小阑珊 从三味书屋到北京图书大厦,不过800米 “北平是一个无限包容的城市。” 的确,我心里暗暗地赞同道。尽管北京早已不叫北平,但是一脉相承的气氛与人情一直顺延到现在。 一个周末,爸爸提出要带我去三味书屋。爸爸很早就和我讲过,这个三味书屋是几十年的老建筑了,不光有周海婴先生来过,也是不少文人墨客常来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签售新书,也会时不时开讲座。听他一说要带我去三味书屋,起初我的心情是兴奋的。但是在翻来覆去辨识方向、确认地图之中,我烦闷和焦躁的情绪也随着双脚上剧烈的疼痛而一点点加剧。 等到最终到了三味书屋,我发现它就是一个稍显破旧的两层小楼,坐落在繁华的西长安街边,一点都不显眼,甚至一开始我都没有注意到。 它安静地躲在佟麟阁路的路牌后,参差、稀落的房舍呈放射状地环绕在周围,不论高矮,一律风雨剥落,举目都是时间的痕迹。 面前挂着“三味书屋”的牌子挂在黯淡的院墙间,已经有些斑驳了。院子里的老树探出干枯的枝桠,小心翼翼地避开电线杆,将料峭的天空分割成不同的片段。 路尽头的亭子里,穿着大衣的保安笼着手斜坐在了椅子上;抄近路的行人疾行,转进了另一条弯弯曲曲的胡同里;旁边几家院落的前面,几位穿着花绿外衣的老奶奶,搬着小凳,磕着瓜子,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生活如常,十分具有人文气息。这是我的直观感受。 但当我正想推门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关了,疫情影响,暂不对外开放,此时我的心情如过山车,上浮、沉底,刚刚燃起的希望破灭了。 爸爸见我很失望,要带我再走走,看看别的地方。便领着我从胡同里出来,沿着西长安街向东走去。 西长安街是一条宽敞又气派的大马路,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林立着,满满都是科技的味道和创新的气息,表露出新时代的特征。 没走几百米,我就看见了极具现代化的北京图书大厦,在稍显高科技的图书查询设备帮助下,快活地挑选了一本玛丽·比尔德的《庞贝》…… 西长安街,连接了古色古香的三味书屋,也连接了现代化十足的北京图书大厦,这是一条无比奇妙的桥梁,沟通了古今智慧。 进而一想,这不也是北京的模样吗?看得见历史,触得到未来。 这是一个无限包容的城市,与时俱进的思想与开阔的设想在此处交汇,中西方文化在此处碰撞,发生特殊的化学反应,造就了北京这个多元化、包容万象的城市特质。 想到这里,情之所至,对这座城市发自内心的热爱涌上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