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一段与孩子共处的美好时光
群里的战友发了一篇关于孩子想要走读的文章,我给出了详细的点评,并且我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我自己陪读一年时间深有体会,现在全日制的寄宿学校固然安全,但能不能真正为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很难说了。 说说我家的孩子吧!刚上高中那会,因为我们夫妻俩都在县城上班,也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选择了市里全日制寄宿学校。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 期间,孩子几次回家和我说,宿舍太吵,八个人就两张桌子,下晚自习后,很多学生基本以聊天为主,即就是你想学习,也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热嘲冷讽。他要求走读,说那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并且自己也会有个安静的环境,便于学习。 当时,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一直有个观点,认为孩子总要走向社会,总要过集体生活。迟过不如早过,现在在寄宿学校不适应,将来怎么能适应。并且我认为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为了寻找所谓的舒适和安逸。 所以,每次他向我诉说学校的不快时,我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反驳,“别的孩子都行,为什么你就偏偏不行?全校那么多学生都选择寄宿,人家怎么成绩都没有问题,怎么一到你身上,环境就成了主要的问题?你怎么不从自身寻找原因?” 每次当我和孩子对峙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会选择默不作声。我以为他似乎从谈话中能明白一些道理,开始从自身查找原因。后来,孩子再也没有向我提过任何困难,每次放假,问学习的情况,回答:都很好,能学懂。 但成绩骗不了人,他的成绩从开始中等偏上,一路下滑到最后几名。我问什么原因,他说都会,是考试失误。我也没有在乎,觉得应该相信他,因为他原来的基础一直不错。连续几次成绩依然靠后,我终于忍不住发了火。 他这才告诉我,考试失利的主要原因。宿舍里的同学,一下自习都在玩手机,宿管根本管不过来,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也买了一部手机。每天晚上下自习玩游戏成了主要事情。就连熄灯后,很多人依然在被窝里乐此不疲。我听后傻眼了。 最后才尊重他的走读要求,每天晚上去市里陪他。最后,他竟然习惯了有我陪伴的日子。我不敢说我这个做父亲的有多么称职,起码,每天晚上等他放学,亲手为他熬稀饭,炒菜,陪他一块吃饭,是一段快乐惬意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去开家长会,老校长语重心长的告诉各位家长:“大部分家长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或者生意,这也没有什么错,都是为了生活,谁也不容易。我们不指望你们家长能为孩子辅导作业,但起码你们也应该尽一个做父母的本分。 多陪陪孩子,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多关怀孩子。上高中后,孩子本身学习压力大,负担重。能接送的尽量接送,最不行,让孩子早晚吃上可口的饭菜,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其实想想,你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高三毕业,孩子就要去很远的地方读书,见面的机会更少。你们再也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陪伴孩子了。我也为人父母,请各位体量一位过来父母的良苦用心。老校长的话不但句句在理,而且暖心,想想确实如此。 前一段时间,可能由于我的监管太过苛刻,儿子起了逆反的心理,坚决不让我陪他,说他现在完全能独立生活,每天晚上按时回家,吃饭,写作业,休息。在妻子的劝解下,我的陪读暂时搁置。可我依然时刻放心不下他,怕他熬夜太晚,早上会迟到。怕他为了省事吃方便面,怕他晚上睡觉蹬掉被子,引起感冒。 上个星期天过去,显然他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忘记前几天的不快。但通过观察,我觉得,可能是自己过于敏感。看着阳台上他自己洗的衣服,好像完全可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虽然一周未见,但我明显感觉,他比以前懂事多了。 知道我最近上火牙床发炎、中耳炎,他还私下里问他妈我恢复的怎么样了,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不卑不吭的样子。我心里暗笑,这孩子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内心其实很柔软。 以前可能是忙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有这么多时间和孩子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主要是信心不足。今年4月份,他偶然看到军师高莹拄着拐杖,在火车上4分钟的演讲视频,也坚决的加入007不写就出局。 现在看他写的每一篇文章,才发现孩子的世界竟然有这么多不为人所知的烦恼、苦闷,精彩和细腻。而写作与其说是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不如说是疗愈了他脆弱的心灵,他比以前更加坚韧。 看起来,他分明喜欢上了写作。也许,这是我陪读以来最大的收获,也是他养成习惯,找到自信,超越自己的最好方式。 在陪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比方说情商比较高,常常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比方有意回避尖锐的矛盾,换一种方式表达;比方说已经发生的事情,他能直面承受,而不是埋怨或者抱怨;比方说,在花钱上极其的节俭,从不浪费;比方说,知道我脾气不好,尽量包容我的坏脾气。 作为父亲,我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并不完美,在陪读的过程中,从儿子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时候,我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是孩子错了,还是我错了?看似自己是一片好心教育孩子,会不会自己只是高高在上,表达一种权力或者自恋? 就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边的一句话,你眼中的世界从来都是一个镜像的世界。你对它发怒、抱怨、打击或者失望,你就会收获同样的东西,尴尬、无助、损失、或者冷落。孩子错了吗?没有,只不过是把我们负面的东西反手丢给我们罢了。 想想自己为何会上火,武志红说过,人一切的心理创伤,都会换一种形式,通过疾病的方式反映在我们的身体上。自己脾气不好,为了他的学习着急上火。整天跟着大师学投资,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而一旦放到自己身上,却会非常在乎眼前的得失。和儿子相比,自己太沉不住气了。 上个星期和几位朋友吃饭,谈起了一位同班同学。他在上初二的时候,由于家里太过贫穷,自己混迹了一帮朋友,整天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初三那一年,突然受到了什么刺激,或者什么人的影响,也不和社会上那一帮子人瞎混了。整天沉默寡言,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一门心思的学习。 有一个同学晚上去那个同学的家,发现那家伙真的模仿起了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用一根绳子把头发拽起来,桌子上果真放着一把锥子。当时,看到这个情景,去的同学以为这家伙看古书看多了,走火入魔。没想到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触点,总有一天他会在对的地方遇见对的人,触发了他身上这个触电。他开始顿悟,开始思考,开始行动。自己不也是在40岁的时候,因为订阅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才彻底被洗脑,被改变,认知才开始觉醒。有些事情急也没用,就当自己牵着蜗牛散步。 我自己每天要写作,本来时间就紧张,但陪读的生活并没有让我因此而焦虑。因为儿子的成长永远比我的付出重要。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潜移默化的影响,循循善诱的教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讲方法,不参合个人情感和偏好。只谈以后,不提从前。 其实什么也不讲,就这么陪着孩子,其实也挺好的。陪读也是一种生活,当我们把所有的情感,爱、包容、理解、都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时,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那份良苦用心。 丢掉那些无效的坚持,丢掉势利的心理,丢掉那些自欺欺人的虚伪,把父母该做的事情做好。但行前路,莫问东西,剩下的事情留给孩子。 原创:高原麦客麦客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