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小记
西湖少说也去了五六趟,但每次去后的感觉总是让人萦怀于心,意犹未尽。有道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春之柳莺,夏之风荷,秋之桂雨,冬之雪影,一年四季物换星移,风姿绰然不群。西湖,就是那个可淡妆可浓抹的女子,让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好几年未亲近西湖了,心生痒痒。刚提笔写下一句诗:“试问西湖花开否?朵朵仰面待人来”,便一脚踏上黄金周的班车,风驰湖上。 桃花已谢,荷尚未开。五月的西湖依然波光潋滟。原本地图中巴掌般大小的湖面,置身其中,放眼望去,连绵接踵人,也都成了一堆堆的蚂蚁。 我们从湖滨的一公园坐船游湖。虽济济一堂,然安坐船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看画桥烟柳,水木葱茏,湖光点点,碧波盈盈,真如画境也。 湖心亭、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山横三面碧,湖绕四周青”,在此眺望湖上,青山遥峙,绿水环抱,水色山光,美不胜收,这就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中的“湖心平眺”了。岛上有“虫二”碑,乾隆御笔,意谓“风月无边”。明代文人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真是妙文! 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匾额书法秀美,为当代大家赵朴初所写。我起初以为三潭印月必定会有三个潭,却是上下茫茫都未见。及至“我心相印亭”,满眼湖光扑面而来,那三个葫芦状的小塔,如小孩般地从水面蹿出头来,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三潭了。据说,中秋赏月时,于塔内燃烛,洞口蒙纸,光线透将出来,如个个小月亮。其时,与天上月,水中月相印成趣,云影天光,扑朔迷离,不知天上人间。 阮公墩是湖中三岛中最小的一岛。是清代名臣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湖中泥所筑。在湖中远远望去,小岛郁郁葱葱,就宛若一块翡翠漂在水上。这就是老十景中的“阮墩环碧”吧。最喜欢阮元写在杭城贡院的一副对联:“下笔千言,正桂花香里槐子黄时;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写得如剑客一样飞扬洒脱,可是,就为这浮云功名,每年来贡院赶考的万千学子,能有几人做得到? 船在中山公园靠岸。此处便是孤山。白居易有诗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说的就是这儿吧?真是的,碧波如镜,水与岸平。一俯首,就能抓出几条醋鱼来!水与岸如此的近距离,难怪白蛇会从西湖底跳上来做回人,说不定哪一天,这水中的红鲤鱼也会跃将上岸来,看看风景,谈谈人间的恋爱罢! 孤山北面便是岳王庙。每次到西湖,总不忘拜谒岳王,去感受一下那里的万古忠贞之气。大门的廊柱上高挂着张爱萍 将军书写的长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横匾是叶帅手书“心昭天日”。此四字是岳飞临终誓言,几十年后,终于昭雪。 岳王的塑像已重新焕彩,神情坚定,端坐于堂。一副整装待发的样子。堂上高悬着他的草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 看到岳大将军的书法,你才会知道什么是银钩铁画,刻骨忠贞!这四字笔力千钧,锋芒毕露,大有一扫山河之势。 穿过碑廊,依然是离离的草,静静的墓;依旧是高高的精忠柏,低低的四人跪。虽然四个奸臣像边贴有“禁止吐痰”的字样,人群中却仍有唾沫如飞镖般向跪像射去!真所谓:“自古正邪同冰炭,毁誉于今判真伪”罢!岳武穆曾有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就为这一句,我想每一位人民的公仆,都该去岳王墓前整理整理脑子,提炼提炼气节! 晚上,闲逛河坊街。在吴山广场东边。一入口便是大红灯笼长长挂,车如流水马如龙。古色古香的茶肆,鳞次栉比的小铺,有卖丝绸的,杭扇的,字画的,刀剑的,有练杂耍的,做绝活的,三教九流包罗万象,人潮如涌,摩肩接踵,真是活生生一幅《清明上河图》,好一个江南富庶之地! 夜住天目山路一宾馆,虽离上西湖十多里,睡梦里却总觉外边水气浩淼,碧波荡漾,仿佛枕湖而眠。“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西湖也如此大气涵虚乎? 次日游雷峰塔。在西湖之南。老塔早已颓然倒掉,而新塔巍然矗立。在塔基上,隔着厚重的玻璃,清历可见老塔遗址。累累黄土,堆堆旧砖,似在诉说千年的沧桑和《白蛇传》中爱的艰难。 一登塔楼,凭栏四眺,一片湖光奔来眼底。向北,可见湖中三岛及孤山,隐隐绰绰,如风鬟雾鬓,烟柳苍茫;白堤断桥方向,保叔塔宛若美人,纤纤而立;向西望,苏堤一线凝碧,如一条青玉带横亘西湖。转而向南,净慈寺古木参天,楼阁掩映,青烟袅袅,宝相庄严。至东边,近可揽长桥卧波,柳浪堆烟,远可眺湖滨闹市,车水马龙。真是湖天一碧,气象万千,足揽西湖之胜也! 如此天下美景,恨不得留此湖山长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