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两粒核——此核和彼核
昨天写过《诗·宾之初筵》,在尝殽核,品佳酿,醉醺醺的情形下,舞弓弄箭。对于“核”的问题,言犹未尽,这里也许当为续篇。 核,其实是种籽,是果类植物用以延续后代的一件宝贝。广东人有句口头禅:“一个酸梅两个核,今时唔同往日。”我是广东人,始终不明白为何一个酸梅竟有两个核。但后一句“今时唔同往日”,可以理解,盖当年拥有“核”的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可今时不同往日了,这世界拥有核的岂止一家,颇似“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用这个逻辑去解释那句粤之口头禅,勉强说得过去。 讲到“核”,不但超级大国拥有,一个小国也有,连我这个寂寂无闻的老物,也居然拥有两粒。我不是危言耸听,一味靠吓之辈。这两粒宝贝之真面目我很少拿出来示人,有需要时才取出来用。为免治安当局的怀疑与追查,浪费警力,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两核的来历:是十多年前,有幸认识了穗城一位书法篆刻家,他特意以榄核刻了两方小印给我,一方是我的真姓名,另一方是斋号。朋友的朋友告诉我,篆刻家认定你是他的朋友才以两核相赠,泛泛之交者求之,亦止于石头。为此,我珍而重之,每次用过辄拭抹干净,贮之于盒,藏诸书橱,一则是惜物,二则是敬人。 把两粒核收藏起来的不单是我,古人亦如是,《礼·曲礼》上:“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赐果于君前,有核者怀其核。”〈曲礼〉是《礼记》的篇名,置诸卷首。“曲”,指细小的事,“礼”,是行事的准则。照字直解是细小的礼仪,而“曲礼”其意实指“幼仪”。〈内则〉篇说:“十年朝夕学幼仪”,即是说,小孩子就该学习的礼仪,到了十岁以后,算是长大了,就要学礼节。上述几句话是说:长者有物品赐给后辈或家佣,他们只管接受好了,毋须客气地拒收。又说,如果是国君赐食水果,这水果有核的话,当然不是把它呑进肚,一般习惯是吐出来,但在君前,则不能如此无礼,应是吐了出来包藏在怀里。 今天的“核”,包也包不了,藏也藏不来,更何况是有意让人见到,深怕人不知,这又是今古不同,世途殊异。很多人高喊禁核,为了世界和平,主张无核。前面说过,核就是种籽,是延续后代的东西,禁核、无核,几十年后的人类再无后代,直至灭绝,从此天下太平。原因是人类是破坏环境、毁灭世界的罪恶动物。《庄子·胠箧》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名句,是否也适用于此? (m.tAi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