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一枝花”转型发展记

优美散文2021-04-25184举报/反馈

  蒲白朱家河煤矿是在一夜之间关闭的。在朱家河煤矿工作过的干部职工或许还记得,这个年产150万吨煤炭和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军事化管理而闻名遐迩的煤矿,在一列列满载煤炭火车响亮的气笛声里,走出深闺人尽知,成为蒲白矿业公司乃至陕煤集团麾下的安全生产标杆企业,被誉为渭北“一枝花”。

  在朱家河煤矿工作生活了12年,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办公楼前那两颗枝繁叶茂的紫藤和我一起见证了朱家河煤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年产60万吨到年产150万吨辉煌的发展历程。这个被誉为渭北“一枝花”和作为陕西省原省长陈德铭安全联系点的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如今正沸腾着转型发展的创业史。

  春日里走进朱家河煤矿新能源产业中心,呈现在眼前的是停车场靠墙柳树垂下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水泥路路两旁枝繁叶茂、树干粗壮、经过严冬洗礼、春光沐浴绽放新绿的一颗颗松树和文化大道下枝干碧绿的修竹。走进办公大楼,我忘不了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第一次参加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时,时任党委副书记党亚明对基层通讯员的亲切鼓励,正是有了这亲切鼓励,让我从一名井下皮带司热爱上了新闻宣传。在党群部部长王斐、党礼平的严格要求和矿工报社、电视台诸位老师以及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让我这个年龄已过不惑之年的“老职工”逐渐成为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新兵。突然从二楼调度室方向的传来的争吵声,把我的思绪从回忆中拽回到眼前,当听到“科学种植”四个字时,这熟悉的声音,这不就是我熟悉的工友阮长胜的声音吗?敲门而进,果然是熟悉的工友阮长胜,他正在为黄花菜和雪麦的科学管理与工友们喋喋不休地争论。转型发展,打造生态产业高地,职工们放下煤矿安全规程、工种作业标准,学起了科学种植、阳光玫瑰大棚管理技术。

  走在文化大道上,品味着灯箱式路灯上的唐诗、宋词,一路来到区队办公的四合院 ,往日的鼎沸遁去,整个院子沉静在群山的怀抱里,站空旷宁静的院子里,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从各区队传出的面对“全家福”铿锵有力的宣誓声、班前会结束后,职工们列队时的喧嚣声、以及列队上岗豪迈嘹亮的矿歌声。昔日热闹的四合院,此时却显得异常宁静。望着依旧镶嵌在门楣上各区队的队名,恍惚间,眼前呈现出矿长王金海井下追“三违”、全矿干部职工关心每天煤炭销售情况、运输队队长胡同记狠抓准军事化管理、景宝成狠抓现场安全管理、秦大伟勤俭节约过日子隽永动人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们和依然镶嵌在门楣上的区队名一起见证了朱家河煤矿艰辛的发展历程和过去的峥嵘岁月,见证了朱家河煤矿由“黑”转“绿”的努力付出。

  我深深为我的矿工兄弟思想觉悟之高、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能力之强,感到由衷的高兴。昔日的他们,为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矿区的和谐发展,勤奋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勤学苦练专业技术,不分昼夜,战斗在千米井下逼仄的掘进头,把汗水洒在综采工作面,用多出煤、出好煤、出安全煤的实际行动书写与时俱进新篇章。今天的他们,为了生态农业,放下了手里的《煤矿工种作业标准》,拿起了《农田科学技术管理》,从安全知识培训课堂走进了农技学堂,摘下了安全帽,戴上了遮阳挡雨的斗笠,玩惯了操作按钮、综采设备的手,今天照样把十八般农具耍的滴流转,一群“煤黑子”也逐渐成为生态农业种植的行家里手,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加科学管理,雪麦、黄花菜、吊兰西瓜、“阳光玫瑰”葡萄在他们辛勤劳动汗水的浇灌下,长势良好,他们生产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满足了人们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他们的辛勤付出,让关闭后的朱家河煤矿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站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怎能让我们的灵魂不激情澎拜。

  转型发展的春风,给奋进者以光和暖。这座曾经获得众多荣誉、创造了无数传奇故事的矿井,去产能关闭后,以奋进者的姿态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由“工”转“农”、由“黑”到“绿”的全面转型,创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匠心打造了生态农业和产教融合基地,唱响“生态品牌”“实操培训”转型发展之歌,实现了由“煤炭产品”向“绿色产品”“特色培训”的转变。

  如今,在朱家河煤矿新能源产业中心,风吹绿波千层浪,生态大棚似营房,血麦黄花拔节长,“阳光葡萄”盈精神。职工们在他们“掌舵人”张永军的带领下,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状态,实干笃定前行,走好转型发展路,在做优做强的征程上行稳致远,用心用情装扮缤纷田园、汗水渗入笔墨描绘转型发展最美画卷。我想,这样的风骨才配得上朱家河煤矿渭北“一枝花”的荣耀,才配得上转型发展的”荣光。

  (蒲白西固煤业:彭拜)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