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儿童阅读“脱困”需多方合力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课外阅读资源匮乏,实际课外阅读数量、时间和城市存在较大差异,普遍缺少家长的参与和陪伴……2018年5月,一份《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揭示了部分农村地区儿童在课外阅读中面临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河北、河南、贵州、云南等地的多所乡村小学,部分乡村小学的突围之路或可以成为“脱困”的借鉴样本。(4月20日《新京报》) 农村儿童的阅读水平,决定着中国儿童阅读水平,农村儿童的未来,决定着乡村的未来。“无书可读”曾经是制约乡村儿童阅读的瓶颈。目前,在教育部、当地政府及公益机构的帮助下,多数乡村学校的图书已告别数量匮乏的时代,但书目更新滞后,图书与孩子的年龄、阅读能力不匹配,引领儿童阅读的师资匮乏等,仍是困扰乡村儿童阅读的问题。让乡村儿童从“有书读”到“读好书”,还需多方合力。 “阅读循环圈”理论认为,儿童阅读需要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儿童接触的阅读资源、引导儿童阅读的成年人和创设阅读环境,乡村儿童阅读在这三个要素上都有欠缺。正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乡村儿童而言,家庭购书的情况很少,学校的图书室或教室的图书角成为乡村儿童获取课外读物的主要来源。受家庭经济状况和认知所限,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应该用有限的资金购买更加“实用的书”,即教辅类书籍。与此同时,乡村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也普遍缺少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对于乡村教师而言,阅读绝大部分是语文老师需要承担的工作。但不少语文老师认为,仅仅把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教好、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 让乡村儿童阅读“脱困”以及“读好书”,是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各级政府文化教育等部门来说,在持续加大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加大对图书等软件设施的投入,改变乡村学校图书室投入少、书目更新滞后、可读性不强等问题。对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来说,持续开展好“点灯人伙伴”计划、“书路计划”等公益活动,用培养阅读教师、捐助童书等方式,帮助乡村儿童“读好书”。对学校和老师来说,加强对儿童阅读的保障和引导,如建立图书漂流制度,发现班级中的图书不匹配,在校内图书室及时更换;完善激励手段,如在学校或班级内评选阅读之星、阅读标兵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启动学生的阅读思维,让乡村儿童养成亲近文字、爱好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对农村家长来说,也应参与陪伴和引导孩子阅读。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宣传倡导,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益处,积极探索家校联动的亲子阅读模式,让家长成为阅读伴读者,老师成为阅读领读者。此外,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阵地的引航作用,加大儿童图书配送比例,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读物。(付彪) (www.tai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