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杨家河
永远的杨家河 六月是生命恣意彰显的季节,浓绿把杨家河严实地包裹着,至南而北曲折蜿蜒,像一条养精蓄锐的绿龙,匍匐于沟底!河两岸是大片紧密相连的经济林,板栗树、核桃树、花椒树遍布其中,青涩幼稚的果实在阳光下探头探脑、若隐若现,树木繁茂葳蕤,一派生机无限的山乡美景! 河岸的坡上零散的住着几户人家,房屋隐匿在树荫里,露出青灰色屋脊,庭院里偶尔传出鸡鸣狗吠的声音。天蓝地绿,阳光普照,空气清爽,浓荫匝地!我们一行穿梭在树荫下,或绊倒,或尖叫,或吟唱,或交谈,一路前行其乐融融,感觉一下子好像走进了水墨画之中! 杨家河名不见经传,却在我的家乡流淌千年万年。它,曾经是我童年时代的亲密乐园,岁月茫茫、历经沧桑,如今我把它早已安放在自己灵魂最柔软最深层的地方。——杨家河是家乡的守护者,护佑着一方水土繁荣昌盛,杨家河是家乡的母亲河,滋养着一方子民繁衍生息!多少年来,为了生计我常年在外,很少有回到家里看一看的时间!恰好有朋友提议想出去走走看看,蓦然间,我就想到了偏远的家乡,想到了家乡的杨家河畔,更想到了家乡的一草一木。 陈老师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她才思敏捷、气质高雅、活跃热情,不管是在生活里还是工作中,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亲和力。陈老师鼓动自己丈夫充当司机的角色,又诚邀爱好摄影的曹大哥一路同行,给我们拍照留影! 我们沿着横拦渠向东北方向喁喁前行,说是“渠”,其实只不过是一条淹没在草丛中的小路而已!这条路位于河畔西面的半坡上,南北走向,蜿蜒曲折。记忆中,这条路十几年前还是比较宽敞的,那时我家在河畔有二亩多承包地,夏收时节父亲总会把割倒的麦捆装在架子车里拉回来。没想到,几十年一晃而过,家乡变化竟然如此之大,不由得感慨万千:几多春秋又归来,世事变迁景色怡,物是人非心里憾,曾经坦途已荒芜! 站在逼仄的小道上,杨家河的全貌一览无余,婆娑摇曳的树叶怎能遮挡住探寻、惊喜的视角?杨家河水库靓影倬倬,水面如镜,蓝天、白云、青山、村落被揽入怀中,间或泛起粼粼的波光非常耀眼,那是鱼儿浮出水面、嬉戏游动。水库的边沿处,有几簇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那是执杆垂钓的城里人! 拐过一个弯,继续前行,看到路中央停放着一架微型手推双轮车。走近了,才看到车子上架着两个蛇皮袋,装得鼓鼓囊囊,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正疑惑间,从草丛深处走出一位六七十岁的农妇,她说眼下艾叶畅销,捋回家晒干,每天都会有人上门来收购!艾叶是普通的药材,在我的家乡艾蒿非常普遍,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见到,它具有其他药材不可替代的功效!心同一理,此刻,我想到了那些留守家园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土生土长,命运如同草芥一般,长期忍受着贫穷的困扰和煎熬,却无怨无悔、欣然接受,为漂泊在外的游子撑起安放心灵的美丽家园,真是功劳苦功高,令人钦佩尤嘉!这位大娘清晨出门到正午时分,汗水溻湿了衣背,汗渍弄花了容颜,一副风扑尘尘、疲惫不堪的样子,我们不忍心再打搅她,也就匆匆继续前行! 杨家河的源头在秦岭的大山深处,是由几条小溪汇聚而成,汩汩流淌,终年不息。河的上游有一处地方叫白马庙,我很小的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去过一回,到那儿割了几捆野生芦苇。我在家乡成长了几十年,知道每一坨地方的名子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清楚的记得,我在那儿见到了一处房廓(遗址),一直在想之所以叫“白马庙”,或许很早以前那儿确实有一座庙,并且住庙的和尚最少有两个,一个姓白一个姓马吧! 多少年来,我一直没有机会亲临杨家河,现在携朋友同游,记忆中的路径已被荒草淹没。干着急,却不可通达,那处“黑水潭”依然历历在目!老人们说“黑水潭”是民国时期水磨房的遗址,当时也算是一处繁华之处,十里八乡的人们用骡子驮着粮食来这儿磨面!我小的时候,水磨房却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水潭,水面总是墨绿墨绿的!三伏天到了,我和小伙伴成群结伙,总会来这儿脱光衣服,“噗通噗通”跳进水里尽情嬉戏! 黑水潭往北走不多远,就有一条大沟横亘眼前。这条沟叫杨家大沟,沟底狭窄幽深,两面坡呈阶梯状上升。东北方向的那条坡最上边宽阔平坦,一望无垠,自古以来人们都叫它杨家梁。该处明清时期很有名头,当时,那儿建有一座天主教堂,并且是在梵蒂冈教皇辅佐中枢备案登记。当时会口的名字是“新寨”,几百年过去了,现在我们那儿的会口依然沿用着当初的名号。风雨沧桑几百年,教堂几经变迁,如今已经矗立在我们的村子了,富丽堂皇的欧式建筑风格,雄伟壮观,大气恢宏!时至今日,也没人说要改一下会口的名号,想起先民代代传承的谦卑,以及大智若愚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倒觉得把“不忘初心”这个词用在这儿是最贴切不过了! 好多年我没有去过杨家河水库了,现在眼前草木葱茏、绿莽莽一片,竟然忘记了去那儿的路径,我们只能站在坡塬上眼巴巴地远眺那一汪绿水!杨家河水库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家和集体出资近乎两百万元,全民义务劳工,有效库容44万立方米、灌溉良田四千余亩。小孩子们爱凑热闹,记得当时那种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依然历历在目!正在回忆往事之际,曹大哥招呼我们照相,选的背景就是近在咫尺,却不能到达的杨家河水库! 我的家乡是典型的浅山区地貌,坡坡坎坎交错,沟沟卯卯相连。正午时分,我们一行都感到了疲惫,于是便匆匆返程。 关于这次接待的中午饭,前天就有安排,起初我准备回家给朋友们做地道的家乡臊子面,在电话里商量时,黎老师却说吃什么臊子面,就用土灶打的麦面搅团最咥活!大家意见统一后,我就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情况。母亲听了非常高兴,提前一天就给灶火抱足了柴火,到菜地里割了几把韭菜择捡淘洗干净,还到路口把自家种的黄花菜掐回来放进冰箱保存! 我到厨房看时,母亲已经把锅烧开了,正右手执勺,左手往里锅里馓面粉。两位文友过来了,要给母亲帮忙打搅团,老人家却坚决不肯,她怕把柴火灶灰弥在了客人的衣服上!……母亲已到耄耋之年,很少有机会走出这片被杨家河滋养的土地,几十年人生风雨历程,勤劳俭朴、情深义重,老人家把生命的根脉深深地扎进了这一方水土之中! 吃过酸辣爽口的搅团,我们正在闲谈,母亲又把搅团的锅巴烧烤得黄亮干脆,铲了一大片让我们吃!在母亲的意识里,吃面就得喝面汤,吃搅团就得吃锅巴!或许,这就是乡里人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活理念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原汁原味! 坐车返程了,离家乡渐行渐远,我却思绪绵绵、不能自已,那浓密的树荫下有我至亲的人,更有一个可以稳妥安放游子心灵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