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千古文人苏东坡

优美散文2021-04-2264举报/反馈

  苏东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称赞不绝,喜爱备至。

  四川眉山人杰地灵,北宋著名文人苏轼就出生在这里。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当地有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传说苏东坡出生时,一夜之间山上的草木都枯萎了。天地之精华都被苏东坡吸去了。在眉山三苏祠的大门旁有一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对苏氏父子的文学成就给予了高度的称赞,古今罕见。

  苏东坡是一位少有的天才,也是一位集诗词文章、书法、绘画等于一身的艺术全才。他少年成名,22岁就高中进士,以文章独步文坛。苏东坡初出茅庐就受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青睐,对他的才华大为赞叹,极力提携。

  在诗歌方面,他的诗富有禅宗理趣,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情蕴的深厚等方面,苏诗都是独树一帜的。他晚年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颇具特色。“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其题画诗不仅诗中有画,还善于传达出画中的神韵,进而自由生发,达到了信笔挥洒、自然真率的境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在北宋诗坛,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两宋诗坛他与陆游并称“苏陆”。

  在词的创作上,他开创了豪放一派。当时词坛霸主是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在苏东坡之前,词一直被正统文学轻视,到了苏东坡手里,词才与诗一样成为言志与载道的文学形式。在苏东坡外放杭州的时候,他开始了词的写作。他意识到词不是为帝王,而是为一个人最真实的存在而写。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在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苏东坡在词的创作上,以在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标志,开创了词的豪放风格。他在这首词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他与辛弃疾在词上并称“苏辛”。

  在文章方面,苏东坡得到了文坛前辈欧阳修的高度称赞。欧阳修说:“我读苏轼的文章,身上直冒汗,后生可畏,我不行了,我这老头还是早早隐退到山林里面去,好给这年青人让出一条路来。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欧阳修了,苏轼的名字在文坛上将大放光彩。”苏东坡在《自评文》中写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盟主,《前后赤壁赋》是他的文章代表作,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书法方面,苏东坡率性而书,自然天成。他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东坡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苏东坡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在书法上并称“宋四家”。

  在绘画方面,苏东坡开创了文人写意画的先河,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他喜欢画竹子,往往一笔就画出了挺拔的竹竿。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竹以“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风采和品质,成为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苏东坡与王安石虽然是政敌,但他们是君子之交和而不同。王安石也极为欣赏苏东坡的才华。他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这是王安石对苏轼的高度评价,赞誉之词溢于言表。苏东坡是文人士大夫的典范,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坎坷,但他才华横溢,旷达洒脱,让后人仰慕。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