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故里
一个村庄就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长歌是一本厚而无尽的典籍。 而我曾经轻视过它,曾经在它贫瘠的怀抱里拼命挣脱着,欲求以更快的速度远离它。终于我投入了城市的怀抱,过着无数次梦想中的城市人的现代生活。然而,在许多年之后,我和很多子孙一样,像一只迷途的羊羔,内心充满了恍惚、失落、迷惘…… 我一直在寻找着,一直在诉求着,却终是不知所措。 就在这样一个偶然机会,我重新回到了我的故里——长岭村,并且得到了一本《长岭村志》(陈志如着),阅读后我才恍然知道我一直在寻找和诉求的明点,原来就蓄藏在我的故里之中。它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庄重,那么的慈祥,那么坚定地等待着子孙们的回归和觉醒! 山西昔阳长岭古村是我的祖籍,更准确一点说是陈氏家族起始的部落,整个村庄以陈氏为主脉,从始祖兄弟两个落脚到这方土地上,到下一代兄弟四个,及至繁衍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据知昔阳县曾经划分过的二十四个乡镇都有陈氏的系脉,陈氏家族得以人丁兴旺,是信奉“忠、义、诚、信”的根部力量得以代代传承。探究长岭古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此活动,距今2400多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世代生息的古老村庄。 从文化古迹上探究,这里有双井寺庙,村南面有庙眼大庙、关帝庙,文昌阁、虫王庙、五道庙、山神庙、牛王庙、仙神庙,西配石桥一座,官坊西侧有贞节牌楼一座,麻地有双斗旗杆、石牌楼一座等等,虽然在时间的冲刷下已是断壁残垣,保存不很完整,然而却是集儒、释、道于一体,是一个拥有深厚化底蕴的美丽村庄。 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陈氏家族出过一个“国子监”,长岭村也便在此得以兴旺发达,建庄立园,形成庄园的规模。从《长岭村史》挖掘的建筑文化上看,具有集天下大成的人文美学,院落的建筑格局:工、目、井、品为主体。在晚辈看来,祖宗的“工”字美学,价值连城,房屋是由人来居住的,房主人若做人工工正正,一横一竖都正直无邪,这便是立世之道。“目”字结构,即预示着点“睛”之意,有一双明目,有清醒的头脑,清醒的头脑就会明辨是非,做人才会有节操,其意深邃;“井”字结构,决非狭隘的井底观天之意,井是一种秩序,所以有“井井有条”之说;“品”字结构,显而易见即是品位、品格、品行,其品格决定做人的质量;房顶的设计,呈五脊六兽“人”字顶,这便完成了庄园的终极目标:树人! 可鉴,当庄主人拥有了堂堂正正的胸襟、清醒明哲的头脑、井然有条的秩序、品格高尚的情操,就造筑起了一个理想的系统的人文殿堂,于是台阶建筑即是“步步登高”,花墙即是“长长顺达”。其院内装饰以砖雕艺术为主,细致精湛,寓意深邃,门牌匾额处处以克己本分、堂堂正正、忠孝仁义、勤俭致家来勉励后人。院外由百兽之王狮子镇庄,长岭古村的建筑文化充满了奋发向上的因素,也便就成了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曾经游览过很多著名的深宅大院,建筑文化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也有对邻里之间“明抬暗降”的寓意,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狭隘的人文心理。但长岭古村的建筑理念,坦然、光明、正直、无邪、本分。因此,长岭村从古至今尚文重耕,邻里乡亲和睦相处。 我的祖辈也属陈氏家族的其中一脉,均在此地生殖繁衍,及至我的父亲陈荣桂抗日战争从军,戎马半生后,落居于所在县城。故乡对我而言仅仅是表格上填写的符号,似乎很切近,也很遥远。闲暇之时,也曾想到过故乡袅袅的炊烟,村街上嘹亮的鸡啼,远山上牛羊的声音,执鞭耕地的祥和……但这仅仅是一个念想,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童梦。 如今,我的故乡长岭村被全国拣选为“古建筑遗产保护村”,我这才重新阅读它的容颜,重新体悟它的灵魂。那些文官武将,曾经在政治上显赫的前辈,那些国难当前为国捐躯的英烈们,那些为国家奉献忠心的豪杰们,那些勤奋好思的学子们,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激励着我。 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好多人都从山庄移居到了城市,漂泊他乡成为了谋生的据点。于是,无数历史悠久的村庄即将被废弃,而古老的长岭村依然存在着,长岭老人依然在这里坚守着! 古老的长岭村详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也在建筑美学史上留下了深刻而简洁的一笔。一砖一瓦,一房一院,一屋一檐,深藏着一个个传奇的人物,诉说着一个个悠长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细细地阅读我的故里,品味着每一个细节,回味着每一个场景,那暖暖的浓浓的乡情,在召唤着我,在牵引着我。此刻,我那空虚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坚实的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