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随笔
烛之武退秦师随笔【第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读书笔记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不可否认, 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产生怀疑。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肯定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 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紧接着,有一种声音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赞美!甚至有人对他大抱不平!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甚至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然而,他俨然一个超人,这场波诡云谲的战事,仿佛一场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请注意,我不是在赞扬他。 谁都明白,一开始, 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荐佚之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应该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从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 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 烛之武能办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是后面两条,那么此人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失就是毫无疑问的事,因此,我宁愿相信是第一条。可是, 郑伯似乎不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聩之君,从他同烛之武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那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礼贤下士,诚恳待人。以这样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中心的偌大朝廷上不可能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吧?倘若郑伯的周围真的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再无别的可用之材,那么问题难道不是出在佚之狐辈身上?他们尽到了举贤荐能的职责吗?显然没有。那么他们是不是因为疾贤妒能一直在压制人才?从文中不难看出佚之狐就是郑伯最信任的人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重臣眼睁睁看着一个杰出的人才在野外一天天衰老、萎缩而不向君主力荐,你能说他是一位良臣吗? 烛之武是不是一个人才?他的那番牢骚包含了多少辛酸啊!“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是的,风华正茂,渴望一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他,就在秦晋大军压境之前,还有最后机会可以享受暮年生活的时候,又何尝有人想到过他!而当郑国黑云压城将要天塌地陷的时候,有人想到了他, 想到了他的人是了解他犹如了解自己的佚之狐, 想到他是因为需要他深入虎穴以使自己能够脱身!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确实也该检讨自己的遗贤野外,我们应该谴责他过于信任身边的大臣,以致耳塞目盲;但,对他,我们也无法再苛求:他怎能冲出老谋深算圆滑世故如佚之狐辈的封锁? 烛之武退秦师随笔【第二篇】: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我们刚开学就学了一篇古文,这篇古文出自于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这篇古文叫做《烛之武退秦师》,主要讲述了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伯乐佚之狐 佚之狐是一个伯乐,发现烛之武这只千里马,从而拯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佚之狐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烛之武这样的人才,还能知人善于推荐。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人。 千里马烛之武 烛之武是一只千里马,被伯乐佚之狐发现并推荐给郑伯。通过“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这句话从侧面凸显出烛之武是一个有才的人。再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自谦的话,更能说明他是一个机智聪明的人。但从中还是有一些责怪郑伯当初没有发现这只千里马的意思。又通过郑伯说完那句话之,烛之武说“许之”可以体现出他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之后为拯救危难的国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半夜行动,直入敌营,见到秦伯以后,他胸有成竹,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只是陈说郑、晋对秦的利害得失。表面上看来是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实际是在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瓦解秦晋联盟,解除郑国的危亡。烛之武是一个爱国正君子、有胆识、机智聪明、有谋略、能言善辩的人。 成熟政治家晋伯 郑伯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当“秦国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时“子犯请击之”,晋伯却十分冷静,一口拒绝,并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说明了“不可”的理由。在过去,秦国帮助过我们,现在我们并不想去侵占与削弱秦国。其实,晋伯心里十分清楚形势突变不仅围郑已无胜利的希望,而且还可能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他的几句话都是以“仁义道德”来否定子犯。晋伯他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明智、成熟的政治家、明辨是非的人。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晋伯、佚之狐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晋伯、佚之狐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烛之武退秦师随笔【第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读书笔记 烛之武其实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糟老头,虽负才华,却无人问津,故而兵临城下国君以国事相托时,他自然要卖个乖,嘴上他是不软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寥寥四句里三个感叹词,也、矣、已(通假字,矣),牢骚不小,头发苍白后才逢着这样的机会,真真是辜负了好韶光。 每每读到这段,总会想起后世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烛之武毕竟还有这样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加上国君诚恳的肺腑之言,也就答应了。 烛之武一番条分缕析的高论使秦伯茅塞顿开,不动一兵一卒,将一场兵临城下的危机化解为无形,三寸不烂之舌,有时敌得过百万雄兵。只是孔子的微言大义过于隐晦,只好要左丘明一枝笔杆才能调出隽永委婉的意味。提及《左传》之妙,大家都要夸赞他叙事剪裁精当,寥寥篇幅里,曲曲折折讲一段故事,每个情节都站在极为妥帖的位置上,而且辞令优美,委婉含蓄,以至于当时与之相提而论的《公羊传》、《谷梁传》流及于今反而少有人问津了,所以,提一下这两本当时风靡一时的书也不要忘了学生易犯的小错误,公羊传母羊传常常会朗朗上口地错在一起。只是黄土下的孔丘既不会领会这笑话的意思,也不会料到自己寄予褒贬的得意之作《春秋》,居然要让人以另外的笔墨来解读他的微言大义,更不会想到有一个知识贩卖所的伙计,比如我,上课要费口舌解释一下什么事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哎,诗无达诂嘛。自然我又要抛书袋,讨巧把吴楚材及吴调侯叔侄俩合编的《古文观止》第一篇带出来,“郑伯克段于鄢”,亲兄弟居然用一个“克”字,弟弟死于哥哥郑伯老谋深算的阴谋里,道义全无,人伦泯灭。如果学生依然吧嗒吧嗒眨眼睛,表示不解,那可以再讲这“弑”,你杀鸡宰牛自然不会用“弑”,庖丁对付一头牛游刃有余,庄周会轻轻下一个“解”字,“弑”的出现也就是道德上的批判。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孔子必然要在文字上涂上一层保护色,方能曲曲传出自家意思,有得必有失,失去的文章的波澜,倒成全了左丘明的熠熠生辉的文字,虽然传说中他是一个盲人——黯然无光的世界之外,却有文质兼美的锦绣文字来补偿,左丘明到底是幸运的。 烛之武玩命从城墙上用绳子吊下城,一个“夜”里隐藏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似蜘蛛侠一般轻盈的烛之武一到秦军帐营,便侃侃而谈,话锋所指,那层层表皮包裹的事实真相便如一头蠢牛般在庖丁的游刃有余的刀锋里,豁然坠地,谁得了好处,谁没得好处,头头是道。虽然左丘明未详写秦伯的表情,但一“悦”字足见出这段条分缕析的效果。尘埃摇落,空瓮应响,相视一笑,就差来两杯酒尽一夕之欢了。 姻亲及利益相裹的秦晋之好居然就这样顷刻间分崩离析,危若累卵的都城又焕然成固若金汤的城池。这是外交的胜利,也证明了战争的角力除了滚滚征尘刀光剑影之外,语言的纵横捭阖也可以左右战局,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更何况那一段段妙语,辞令优雅,文质兼美,几千年后徒然让只知道背几个实词虚词却依然摸不出门道的考试虫们望之兴叹。 烛之武退秦师随笔【第四篇】:读烛之武退秦师 第一次教读《烛之武退秦师》,我就被文章波澜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寥寥数笔交代了郑国的危急形势:秦、晋围郑,大兵压境,郑国危如垒卵。弱肉强食之势,战、守皆非良策。拯救郑国,唯一的途径就是外交。可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蓄意来犯之师,谈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写郑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危机,佚之狐向郑伯举荐了烛之武。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但郑伯毕竟不是佚之狐,没能过早的发现烛之武这匹千里马。所以,才会有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壮士不遇,英雄末路,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向郑伯发泄了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他会去说秦吗?这在郑伯那里可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自责,此时的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指明假如郑国灭亡,对你烛之武也也没有什么好处。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去面见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郑伯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折发生在烛之武与秦伯的谈判桌上。烛之武“夜缒而出”与秦伯坐在谈判桌前,怎样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烛之武欲擒故纵,“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烛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时机,烛之武进一步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近邻,因此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会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接着,烛之武以利引诱秦伯,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这些好处存在的前提,就是放弃攻击郑国。在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不失时机的挑拨离间了秦晋两国的关系。烛之武指出,晋国曾经对秦国过河拆桥,背信弃义,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经过烛之武的一番发挥,秦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至此,烛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结束。但,聪明的作者并没有就此罢手,接着交代了晋国的形势变化。 现在秦国成了郑国的盟军,风云突变,晋国大夫子犯却不识时务的请求出兵击秦,被晋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晋文公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撤离了郑国,至此文章第三折好戏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烛之武退秦师随笔【第五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后反思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高一语文组打破常规思路,从汉语语法教学开始,开设桥梁课程,主要目的是想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初中语文没有对语法进行落实,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非常被动。上课已经有半个多月了,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任务。总体上来说,学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有了大致的把握,基本的知识点和文言语法也都有了接触,这也就为接下来文言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正逢语文学科组搞微课题教研活动,我就毫不犹豫的选了一篇《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作为讲课内容。 本学年伊始,语文学科组开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化管理”新专题,为此,我率先尝试,上了一节公开课,受益匪浅。在各位领导和老师评课之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整个教学过程,其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正是我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也让我今后的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 为了更加细致地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我先简述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2、从题目入手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进而抓住文章的重点(“说退秦师”),从而总结出《左传》的叙事结构条理清晰的特色 3、由结构特色转入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得出《左传》塑造人物的特点 4、从古书的人和事中获得为人做事的智慧,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生活提供借鉴和帮助 以上的四点中,第四点是我想重点突出的内容,也是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在课堂上没有突出重点,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回顾自己的课堂和同仁们的宝贵的评课建议,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合理。我总是想面面俱到,通过分析结构让学去了解《左传》的叙事条理清晰的特点,通过分析人物,让学生去了解《左传》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特色,多目标导致无目标。刘素玲老师在评课时提到的“只抓一点,不计其余”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过后一想,确实如此,多而不精。假使这堂课只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或只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效果就会好很多,课堂上也不会显得那么乱了,这样既便于组织和管理课堂,也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仔细回想,真的是这样,学生对文言文本身就缺乏兴趣,更何况是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样的叙事散文,对于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一切,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过高的估测了学生的实力和水平。 其次,课文的主体“说退秦师”部分的处理欠妥。没有抓住教材这个最基本的凭借,引导学生去找出烛之武的说辞中包含的几层含义,进而探讨其成功说服秦穆公的原因。在这个环节纠缠的时间太长,浪费了很多的课堂时间,直接影响了主要教学目标的完成。 再次,对教师的提问,没能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以至学生不能积极的发言。 最后,给学生朗读时间少。课堂上给学生读得时间不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读透了,其他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了。 总的说来,自己的这堂课不是一节成功的课、高效的课,但我却收获满满。评课过程中,领导和老师们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还有箭桥中学语文学科组给我这次锻炼自己的绝佳机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一定会更努力更用心,争取在学科组领导和同仁们的帮助下,早日成长为一名精于实践、深谙理论、富有特色的教师!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