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顿悟的时刻》:小说的光芒与温热

随笔美文2021-04-0593举报/反馈
唐诗人(主持人)
今天我们读一本作家写的文学理论书,张悦然的《顿悟的时刻》。大家作为大二学生,刚刚接触理论,或许都感觉到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但很多理论问题如果以很好的语言来阐述,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优秀的作家具有语言天赋,可以用干净的文字、形象的表达把很多看起来繁复的问题“简洁化”,注意不是“简单化”。这种能力特别令人羡慕,这也是我一直喜欢阅读作家随笔的缘故之一。张悦然《顿悟的时刻》有着作家谈理论的优势,我想听听大家有什么阅读发现。
林思仪:作家和人物的平衡木
《顿悟的时刻》是一本关于小说创作的笔记,我揣着“学习写作技巧”的心态打开这本书,不曾想到这是一段前往异世界的旅程。“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这本书不只是写给创作者看的理论书,它更是一本生活之书。
读《顿悟的时刻》,我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小说的民主”。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哪怕是只有一句台词就领盒饭的配角,他的立场和诉求也值得被听见。主导性的声音不应该压倒其他声音,因为每一个声响都在阐述存在的本质。这种观念在张悦然谈人物塑造时表现得最为清晰。张悦然认为小说人物并不是被作者随意操纵的木偶,正如我们的人生,如同一场巨大的幻觉,充满了变故,小说中人物命运也是如此,遍布着未知性。好的作家并不会让自己的人物赶着去抵达早已准备好的结局。这其中,张悦然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前提:情感的支点。也就是常说的共情,只不过这次的共情需要用在作家和他的人物之间:在乎其在乎,理解其追求。通过这样的方式,作家和人物可以坐在平衡木上。能够被作者理解并被倾入了情感的人物才相应地有了元气。我们阅读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时,爱或恨有时莫名又突然。可能是因为同样的经历而出现了共鸣,也许是作品揭示出了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日常生活中的幽暗,或者是人物身上有我们无法企及的向往和希冀,等等。作者创作、读者阅读的过程,是走进小说的内部世界,也是在无意识中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尝试理解某一个事物的同时,也包含着对自己的发现。
颜丹敏:消隐的边界
《顿悟的时刻》为我之后阅读和创作小说提供了新的路径,比如说要去关注作者“情感的支点”,琢磨小说出现的人物是否具有鲜明且坚定的立场,无论是主要还是次要人物;再比如去思考情节的出现是否缘于主人公的内心诉求,还是只是一种功能性、工具式的存在,甚至出现人物被情节裹挟或卷走的情况。
书中第二辑“伊恩·麦克尤恩:消隐的边界”中,张悦然指出:“作家不断探索着叙事的边界,任何冒犯都是一种对边界的突破,我们在其中获得颠覆性的、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并以此强调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在书中也穿插着现代文学以来小说家对传统小说在创作技巧、主题上的突破与转化。那么这类将重心放在人物内心的现代小说发展至今,面对今天新的时代和文学发展环境,如何在保留自身特点与纯粹的基础上,继续去突破,去“推陈出新”,去消隐“边界”?我想也是当下小说创作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于我来说,未来小说创作在这一时代挑战与冲击下如何突破困境并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自我更新”,是我期望在这本定位为“小说课”的书中找到的。
吴思仪:细微处的打动人心
初读《顿悟的时刻》这本书时,书中的一些表述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例如张悦然在谈《包法利夫人》女主角爱玛时,她提到:“在那种自我毁灭中所蕴藏的激情与能量,竟然是被我暗暗肯定的。”“当你理解、同情、接纳了那些违背了社会规范的人物时,你会感到一种道德的压迫。”我在看小说时也常有这种感觉。从理智与社会道德的立场上,我知道小说里某个角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我却会情不自禁地对其产生同情或理解的心理。这样的角色性格存在缺陷,她不是完美的,但却在不完美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给人以生动真实的鲜活感。作为一个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与笔下的角色共情,理解其喜怒哀乐,让人物不只是浮于纸上的一个由既定的性格框架搭起来的概念化形象,而是要创造出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人。在这样的人物身上,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在其身上投射的情感,正是这样真实的情感为人物注入了灵魂,令人动容。
另外是情节与人物关系方面。当我们初步想好了笔下角色的身份时,可以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人物可能的性格与立场,但这也容易陷入标签化、符号化的误区中。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情节的发展来推动人物的塑造,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中刻画人物的行为与心理动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需要狭隘,也需要包容。狭隘让我们与具有某些特质的人更容易产生共鸣,当我们以这些人为主人公时,我们容易理解他的思想、情感与立场,我们可以很流畅地书写他的情感与选择,刻画他的形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包容。我倾向于将包容理解为重视不同人物的立场。有时候,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立场与主人公的立场会发生冲突,我们在写作中要容许这种冲突的存在,有意识地深究不同立场的人物,探讨其心理动机。为了轻松省事,或是由于自身的情感倾向,而削弱或者忽视对次要人物立场的理解与描写,都会让小说的人物变得扁平单薄。角色的行为缺少其所在立场引发的心理动机,也就不具有说服力,读者便很难从中产生共鸣。我们应从细微处着手,与笔下的人物共情,感知其情绪,理解其心理,才有可能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角色。
洪秋晓:“三人的顿悟”
《顿悟的时刻》最让我感到有新意的是其关于小说情节的一章,也是本书的书名:顿悟的时刻。“顿悟”最初是一个宗教概念,在文学中的意义是“一个人物、一种形势或一样物体的本质的一次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本质上来说,顿悟指的就是作品中灵魂净化的高光时刻,这些时刻不仅仅是笔下人物对思想桎梏的突破,还是对读者的启迪。张悦然说,顿悟即是两个人的顿悟——角色和读者,然而我认为还存在第三人的顿悟。鲁迅作品中有独树一帜的“看与被看”模式,在他的作品中,角色冷眼看角色、读者观看角色、作者本人也在通过作品看着角色和读者,同时作者也被人审视着,正如角色被人审视一样。张悦然的顿悟与这种“看与被看”模式极为相似,同样都存在读者和角色间的联系,但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张悦然的顿悟并没有关注作者在其中的地位,而我认为这正是张悦然所忽视的细节。正是作者内心深处有了顿悟线索,才得以让小说成型,创造出顿悟的人物,最后让读者也被启迪。在这种顿悟模式下,受角色影响的不仅仅是读者,还有在创作作品中明晰自己思想的作家自身。作者是顿悟的第三人。作者在创造这顿悟的时刻时,也拥有了一次“顿悟”,优秀的作品或许可以理解成“三人的顿悟”。
肖飞华:为平凡量身打造的奇遇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张悦然的小说课”几个字,但读完之后把书合上,脑子里能记住的没多少是书中讲到的创作原理,在我心里更有分量的,反而是作者轻松平实地去解读其他作品时所流露出的那股真诚。看上去是一本写如何创作小说的书,但张悦然这些“顿悟”的观点很适合作为教人如何阅读、让普通人如何去亲近文学的指导。前言里写道:“阅读可以说比写作更接近日常的幸福,因为不用负担假装上帝的责任。”说明文学是无门槛的,普通人大可以放心地去阅读、去理解,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从文学里得到的顿悟和感动,其实就是文学之于日常生活的最大价值。评村上春树时,张悦然说:“村上式的奇遇也使我们宽宥了自己的平凡。那是一种为平凡量身打造的奇遇,不需要远大的理想、过人的勇气,你只需要带上一份好奇心,就可以上路了。”村上的文学告诉我们,要敢于拥抱平庸的自己,平常生活中的快乐幸福是触手可及的,没有门槛,这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会被村上文学打动的原因。书中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感悟、精神鼓励,是我读完之后合上书、抛开书后还能在心里持续散发余热的部分。相比创作技巧而言,这些顿悟与感动或许更接近文学的内质,更有温度,更能深远持久,这可能也是张悦然采用平实朴素笔调,而不是搬出一堆理论来阐发的原因。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这些亲近和友好,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张悦然想传达的顿悟感。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