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去故宫,看什么?

优美散文2021-04-0461举报/反馈

闲来无事,总想给那双眸子一点犒赏,让它们有所得,透出固有的风采,把一直以来的等待和遥望变成实实在在的拥有。这样的等待、遥望,了无声息,却颇有意蕴,常常把等待升华成期待,把遥望演绎成期望;不曾放弃过,更不曾绝望过,总是热切地为盼望寻到最终的归宿,那终将是:去走走,去看看吧——眼见为实,毕竟是一种动起来的享受。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处地球上最大的封闭式皇宫;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开始,历经两大历史王朝,24位帝王的轮番扩建,终成了它的盛大、华贵与金碧辉煌。它,就是故宫——一座故去了的王朝的宫殿,旧称紫禁城——两千年封建王朝走在那个年代,尽显无上荣耀,又最终寿终正寝的地方。这样的一个去处,不该去看看吗?

走进午门,便进入故宫了。虽然已不是第一次走进这座帝王的宫苑,但仍想看看记忆中曾有的或不曾有的那些东西。
(m.taikS.com)

看它的悠久吗?它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的历史,起步于大明王朝的永乐初年,止步于清代宣统初年,历经了600多个春秋。风雕雨润、荣辱兴衰中,它,或疾或缓地完善了自己的结构,丰满了自己的内涵,践行了自己的职责,日渐成熟中,续写出民族政治文化史上最完美的一段记载。这,是曾有的,是“史实”,翻开历史便会一目了然,大可不必再去看了。

看它的盛大吗?它会继续告诉我们:它的盛大,72万平方米的幅员,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全封闭宫苑。沙皇的克里姆林宫,够大的,但那27万平方米全封闭的面积与它比起来,终会自愧弗如。英伦的白金汉宫,够大的,但除了那座“宫”,剩下的也只是一片开放的绿地;法兰西的凡尔赛宫,够大的,却也仅仅是一样的开放式园林结构。它们的“开放”与故宫的“封闭”之间,竟是一个不可同日而语的巨大反差。但,这都是“事实”,查查资料也便了如指掌;看与不看,有多大区别呢?

看它的华贵吗?它还会自豪地告诉我们:它的华贵,是因为它冠上了“皇上们的独家大院”的美誉,超宽阔的庭院,超宏大的殿宇,超豪华的寝宫,超精美的摆设;一个又一个天之骄子,行于其中,作于其中,卧于其中,尽享荣华富贵,尽显无上权威;皇权、特权,是它与生俱来又刻意坚守的不变属性。那个大院,是一个男人与众多女性构成的特殊世界,演绎了一个男人与众多女性间被高度封闭了的故事;权力和欲望在那里无可置疑地走向了极致。

当然,金碧辉煌,也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它的举世无双的华贵。9000多间房舍,没有哪一间房舍的屋顶,不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这是唯皇家所独享而又至高无上的待遇。这样的色彩,得益于太阳的光焰,是吸纳了日辉,采撷了最最昂贵的色泽幻化而成的。游过故宫的人,会记住宫苑内几种主色呢?不外乎“金”、“碧”与“紫”。“金”在屋顶,“紫”在墙身、门扇和窗棂,那么,“碧”在哪里呢?就在檐下,还在墙头。“金”与“碧”,原本来自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自从与皇家结了缘,便成了特权之色,携手辉煌,造就了灿烂、华贵与光彩夺目。这是“真实”啊,明摆在那儿,只需浏览,眼底也会被染上同样的色彩。这还不够华贵吗?稍加联想,丝微的疑惑便会烟消云散。这,是曾有的,但却略显直白。

无论游览者的脚步是紧是慢,总有一种与故宫有关的故事让你无法回避,让你欣然地去看——在它自己的语言中,在它独有的方式里。

络绎不绝的人流,会把故宫的前朝与后庭塞得满满的。攒动的人头、晃动的身影、空前的喧嚣与热闹,构成了“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之外的“三大热点”。三大殿周边,有足够的空间,足够的开阔,自然成了游览者们的集结地。导游手中那一面面小旗,成了院中、殿外的一处处新景,只需轻轻地晃一晃,摇一摇,再伴着极具特色的高声呼喊:1号游客在吗?2号游客在吗?3号游客……一队人马便齐聚旗下,让原本空旷、开阔中的热闹,瞬间化作了一阵风,卷起一片人海的“波涛”,涌着,推着,挤着,撞着,把好端端的“看”挤没了位置。文明人们躲闪着,隐忍着,想要寻找一点释放好奇、弥补失落的空间,却都成了奢望。如此川流不息的拥挤,喜欢也得看,不喜欢也得看。不是吗?这,却是故宫送给我们的不变的见面礼。

殿门与宫门的门口,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多了一道闪着银光的围栏,冰冷而无情地肢解了游览者与皇宫大苑之间本该建立起来的默契。一双双贪婪的眸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着一睹为快的神采,而隔着围栏,远远看到的,却只是影影绰绰的旧物与“国宝”的轮廓。什么感觉呢?不曾想到?少有的细心者,在这样的时刻,除了一丝不曾想到的失望,也许还伴随着一种下意识的感受:围栏的横杆上,尚残留着人体的余温……那是一双双好动的手,不经意间轻轻抚摸的结果。承受着这无声的规范,传递着游览者的欲望,围栏竟成了不得不看的一“景”……这是“实”吗?没错,故宫又替那些宫与殿送上了一份无声却有形的暗示。想看,还是不想看呢?

诸多的“好奇”与“失望”,禁锢了久远的“期待”,心中,时时泛起那份感悟:焦虑。慕名而来,竟如此失落,怎可少得了这样的心态!那些古色古香,那些奇珍异宝,面对一张张好奇的面孔,也许会堆起一波又一波久远的记忆。它们没有想到,或说根本就不可能想到:它们,会成为后人期待的焦点,却又被迫把自己的真实,深藏在隔空的朦胧中。

“得陇望蜀”之际,听到了一个“故宫跑”的故事,那是想一睹难得一见的故宫藏品,不得不起大早,排长队,等待故宫开门,等候观展,甚而至于进门之后,不得不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向展馆入口处,来满足“先入为主”、“先睹为快”的欲望;这就是由这座封闭式的皇宫编演出来的新故事,被戏称为“故宫跑”。心情的急切与机会的难得,在这场竞争中成了多么无辜的一对“敌手”,牵着好胜者的好奇之心,为难着一个个心甘情愿地想要品尝“被为难”是啥滋味的参与者们。想想吧,为了这样的“先入为主”和“先睹为快”,竟会上演一出怎样的市井闹剧呀!而那些来自外埠的游览者们,哪个会成为这心甘情愿行列里的幸运儿而参与这场“故宫跑”的角逐呢?他们有幸来京了,时间有限,在走马观花与蜻蜓点水中一览京城胜景,大饱眼福,已是万幸。试问,那些布展的展品,到底要展给怎样的人看呢?

去故宫,看什么?看晃动的小旗吗,看攒动的人头吗,看闪动的身影吗,还是看影影绰绰的权势与尊贵?“走马观花”已是不惧拥堵者的常态,“先入为主”与“先睹为快”则成了“故宫跑”的参与者们津津乐道的心甘情愿。看到了,听到了,感到了……昔日的肃穆、庄重、威严……早已统统逝去,剩下的,就只有金碧辉煌了。但,草民们自有草民的方式,心甘情愿地分享着、共享着这里曾经的和现实的那些拥有,就是他们无需赘言的满足。他们跑着,拥着,招呼着,时聚又时散,在皇宫大院里忙碌着,要留下今生今世难再的经历与记忆,给自己一点点自豪,也给别人或后人一点点羡慕。

走出故宫,依然在思考着:去故宫到底该看什么呢?忽然觉得,看它的封闭——这是东方古国居家卫国的理念。看它的神秘,没有神秘,哪会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呢?更该去看看它的真实!那么,它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又在哪里呢?在皇权的穷奢极欲里,在工匠的高超技艺中,在历史的漫漫进程里,在东方文明的独到诠释中;是一片依然泛着金黄色的世界,那里面深埋着它的辉煌、它的骄岑、它的沮丧;还有,它的意想不到的朦胧与磊落。

去吧,去看看,有太多的东西——历史的,现实的,永远不会消失,那是它的全部灵魂铸就的性情,更是它的不老精神、迷人魅力;值得一去的。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