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牛粪
金秋送爽,天高云淡,天清气朗,走在上班的路上,突然一股熟悉的味道游丝一般钻进鼻孔,神经好像被针刺了一下引导大脑搜索记忆中味道痕迹。不是汽车恶心尾气味,不是垃圾酸腐味,更不是厕所的尿素味,对了,农村的牛粪味。哪来的牛粪呢?城市不是牛的天地,草坪不是牛的粮食,马路不是牛的便道,没有牛哪来的粪?可能是太想念农村的生活,农村的味道留下太深的印记。 小时候的农村基本家家养牛,牛是农民的最大财产,胜过现在的家庭轿车。轿车仅仅是代步工具,而牛却是农民的左膀右臂。春耕,夏种,秋收都离不开忠实憨厚的老伙计。只有冬天是牛儿清闲养膘的时候。村里的牛都是集体轮流放或者大队专门雇一个人放。每天早上放牛的一路走一路吆喝,放牛咯——。家家户户解开缰绳打开院门把牛赶出来加入大部队,放牛的一手拿鞭子,一手挎着篓子和拾粪铲,背后还背着一个袋子,里边是中午吃的小米粥或大饼馒头等干粮。吃了一晚上的牛放出来走不了几步就痛痛快快拉下了一泡泡的牛粪。后面早已跟着几个从门洞里出来的老人,或佝偻着背,或缩着脖子耸着肩,嘴里哈着白茫茫的热气。只要有牛拉下一泡牛粪立马身手敏捷地用粪铲一铲在面前划过一道弧线,牛粪已分毫不拉颗粒归筐。有的仅仅是拾完附近的牛粪,有的则锲而不舍一直追随牛群到村口。 小孩放寒假少不了帮大人放牛,放牛不仅仅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别看牛看起来老实,其实它也是欺软怕硬。一不留神它就会跑到谷子地边舌头一伸卷起谷穗大快朵颐,一边吃还一边停下来看有没有人发现,等你发现准备跑过去给它一鞭子,它却快步跑到牛群躲在里边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种貌似老实其实狡猾的家伙最可恨,仍然免不了屁股恨恨地挨上几鞭杆。 当然放牛牛粪那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一切分配权归放牛者所有。所以哪个小孩愿意帮着放牛就可以分一杯“牛粪”。哪个小孩想偷偷拾一点牛粪肯定会遭到放牛娃们的呵斥。有一次一个小孩也是个死硬分子,不听劝阻反而振振有词说牛不是你家的,牛粪也没屙在你家炕头上。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一顿乱战,身上脸上裹得满是牛粪和黄土。 久居城市里,不闻农家味。牛粪味混杂着青草味像一绺丝带牵着我的味觉神经,它一头连着他乡一头连着故乡。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