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生活,不重复的人生
编辑荐: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这不是我们平庸的理由,至少我们不是最特殊的,所以要把自己获得更漂亮。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又该往何处去,这是每一个人从小都会有的疑惑。 人生很长,也会迷茫。亦如多少来自农村孩子成才的经历,父母没啥钱,更没见过什么世面。他们每天只知道要辛苦的劳作,让全家人都能填饱肚子。多年后,他们有了孩子,于是,他们的目标改变了,要供出一个大学生,走出这座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完成他们的心愿。或许在他们眼里,留在这里只会受苦,只有去到外面才能成才。贫穷可耻,自己作为一个农民却还培养出一个农民儿女,这就更可耻了。所以在这个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早已将他的未来规划好。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但只要想到孩子走出大山的那一天,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后别再当农民。你看看隔壁那小张,多挣气,考上了某某大学,毕业后当了公务员,现在全家都搬到城里面去了,你可不能让爸妈失望啊。”日久天长,总会有听到厌烦的那一天。在学校的考试也不那么尽如人意,能够次次都考第一名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偶有那么几次没考好的时候,总会受到批评,父母没读过啥书,每次都是那几句,你开始还能虚心受教,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也有了自己的主见,面对父母的话,也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这都还算好的,再打一些,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性格叛逆,时不时的会与父母争吵。父母总爱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比较,而孩子也总爱拿父母的无能说事。“你看看你,在看看,隔壁的小明······”这是所有中国学子耳熟能详的对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青春期的孩子听多了就会感到烦躁,尤其在见识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同学之间也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在看到自家父母的反应,总会反驳:“你怎么不看看人家父母多能干,每天都开专车去接送孩子,如果你也有那么多钱的话,我还需要这么努力的读书吗?” 或许矛盾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诞生,当时年少轻狂,总以为读书没啥大用,老爱和同学一起吹嘘,如果自己也有这样一个父亲的话,现在根本不会在这里读书,现在这个社会,只要有钱有关系,找工作根本不是问题,然后又一起腹诽这个社会是如何的不公平,又是多么的黑暗。每天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唠唠叨叨,或许有些性格冲动的孩子,早已受不了,于是带着满腔热血,和对这个社会的鄙视,带上背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身上带着为数不多的钱,刚到目的地,以为脱离了父母的掌控,可以大干一场了,可是没过多久就会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住的地方,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曾经的豪情满怀都被现实给熄灭了,没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甚至没有一技之长,自己根本就生存不下去,那是才意识到曾经的自己有多么可笑,或许只有此时能稍微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虽然没了父母的唠叨,可也没了家庭的温暖。于是,没有支撑多久,又只能灰溜溜的回了家,顺便挨几句批判,又再次回复到那机械无聊的生活中。每天时不时的与父母顶撞两句,作业又没写完被老师罚站,仿佛一切也不是那么糟糕。 日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着,一直到了高考的时候,一切才会显现出来,等到高考场上,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某些人才会真正想到这个问题,在过去的若干年里,都是每天混日子混过来的,从没想过以后会如何。可是看到考题的时候,一切的后悔都完了,世界没有如果,昨日的表现已经决定了你的未来。当拿到分数的一刹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过去的努力没有白费,愁的是那些虚度光阴之人,未来的路该要去往何方。这注定是人生的一个大分岔路口,怎么选择完全靠个人,但却不是你想走哪条路就可以走的,时间早已为那些勤劳的人写好铺好了路,只等他们来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至少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力,总好过那些一出生就注定只能与死神或病魔做斗争的人要强很多。虽然我们不是最幸运的那一批人,一出生就是成功者,但我们也不是最倒霉的那一批人,连自己的生死都不能觉定。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这不是我们平庸的理由,至少我们不是最特殊的,所以要把自己获得更漂亮。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