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四日痴缠,足不出户,微笑地看着男友为自己浣手下厨做汤羹,轻巧地跑过来在他的唇上轻轻一吻,再调皮地跑开,素面如花,眼神清澈,体态轻盈,随性慵懒……这样的场景似乎只能发生在20几岁的小姑娘身上,她们未经世事,所以她们美好如花,澄净如水…… 但是现在,她是王菲。一个离异两次,育有二女,年纪四十有五,经历了第一任丈夫出轨,第二次婚姻中女儿先天兔唇,更经历了娱乐圈各种浮浮沉沉,暗礁明险的女人。 有文说,心若不死,烈火烧过青草地,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对极,美极!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当春风再来的时候,你扬起的,是怎样的一张面孔。 试想一下,此时的王菲,如果身体发福,恐怕没办法轻巧的跑来,吻一下逃开;如果面容衰老,目光浑浊,恐怕也没办法四天四夜与男友身居公寓,相看两不厌。这些 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她有一个饱经风霜后疲惫不堪的灵魂,或者有一个经历俗世风云,变得面目可憎的扭曲人格,就算她保养的再好,身姿苗条,美 若天仙,她也享受不到这份等到风景都看透,一起看溪水长流的美好。 就这样,一个45岁的女人,经历了人生那么多起起伏伏,风霜雪雨,却再一次,如少女般恋爱了。然而生活中,别说45岁,就连很多35岁的女人,都已经面似中年,心如老妪。生活的琐事,耗光了她们的耐心;人生的无奈剥夺了她们的笑容;曾经温柔恬静的小女孩,变成对内焦虑对外暴躁的妇人;曾经宽和善良的女人变得尖酸刻薄、狭隘自私…… 我经常在公众场合看到一些年轻的妈妈用训斥的口气对孩子说话,明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让孩子过来,或者让孩子不要爬高,但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极大的不耐 烦,再看看她的面孔,面色如蜡,目光如灰;还见过一个女人,当着孩子的面,训斥自己的母亲,就是很简单的喂饭的时候忘了系上围脖,她就在餐厅里不管不顾地 训斥了足足十分钟,一般有教养的人,对待保姆都不会这样;还有一些女人,对老公横挑鼻子竖挑眼,左看右看都嫌烦。。。多少年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各种各样 的艰辛磨难,不仅带走了她们的青春年华,也耗尽了她们身上那些美好的东西,她们的身上存储着巨大的负能量,这种负能量辐射到她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尤其 是孩子。 有一部电影,说一个小孩有特异功能,可以看到别人身上的光环。在他小的时候,他的妈妈身上是有光环的,可是等他慢慢长大了,他妈妈身上的光环就没有了,随之 出现的画面,就是在一个胡同的平房里,他妈妈围着围裙,对着正吃饭的他唠叨:为了你上学,家里花了那么多钱,我为了你,辛苦了一辈子,你还不好好学习,你 对的起谁……而这个小孩的爷爷,虽然已过古稀,但精神矍铄,豁达开朗,他的光环始终都在。 电影没有解释,但我觉得,这个光环,应该就是对生活的热情。岁月可以带走我们的青春,皱纹可以爬上我们的脸庞,但带不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明天的期待,日子除了柴米油盐,还有诗意的存在。
也有一些女子,她们把生活的磨砺沉淀成人生智慧,她们面容柔和,目光纯净,她们也经历过伤害但对人性依然信任,他们也经历过苦痛,但对生活依然热情。她们在 职场努力工作,也会把生活经营得繁花似锦;她们还可以对陌生人报以善意微笑;她们待人接物心平气和,哪怕对自己最亲近的人,也不会如倒垃圾般口无遮拦;她 们与孩子平等交流;与爱人恬静相守…… 她们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存在。这种美好,无关乎年龄。四十五岁的王菲面若少女,四十六岁的邓文迪面目狰狞,如何选择,只在于你。 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书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体验了我们之外的人生,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经历,从而对世界有更多的见识,而不只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盘算着身边的是非纷扰。 有一个爱好,在工作与日常生活之外,为自己留一个甜蜜的空间,或插花,或茶艺,享受一份遗世独立的美好。 保持一颗童心,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对于有孩子的妈妈来说,孩子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指着这个那个对你惊叫的时候,别只会说,快走快走,这有什么好看的。蹲下来,用他的视角,去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宽容淡定。人生过了几十年,会明白,没有什么是非要不可,也没有什么是非怎样不可。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他发展的规律,我们能决定的,微乎其微。兢兢业业工 作,认真负责地对待家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爱养育孩子,但对于结果,不要太过苛求。玉米的种子,永远也结不出南瓜,只要我们尽力了,剩下的,交给命运。 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无论家庭需要你怎么样的付出,都记得适时地犒赏自己一下。我记得一篇文章里,写到一个全职的妈妈,孩子刚出生,非常辛苦,她每天一定要去楼下的咖啡厅坐一个小时,吃个甜点,读一读书,享受一下。孩子不会因为这一个小时妈妈没有带他就失去什么,但她却在这一个小时里面,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然后回家继续面对哇哇啼哭的婴儿,夜半哺乳的艰辛。 人,生而美好,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在岁月的长河中,把她丢掉。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