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看点·探幽】但见明月也别枝(散文)

优美散文2021-04-0392举报/反馈
摘要:庚子年农历六月十四日,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为百年以来仅有的第六次出现。有幸看到这一难得遇见的美景,令人思绪翻飞……忆起了自己童年对月夜的回忆,联想到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月亮的青睐。在“明月别枝惊鹊”类似的场景下,期盼国泰民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时值农历六月中旬,长江流域雨带云系北移,江河湖泊的洪水才刚开始缓退。紧接着连连数日的高温天气,再一次证明“不热不是夏天”的江城,又重新开启了高温酷暑模式。虽然立秋在即,却暑气正盛。白天晴热,烈日炎炎;夜间热浪难消。据天文学预测:今年农历六月十四日的夜晚,月亮会是最圆、最大、最亮的,为百年以来仅有的第六次呈现。我早已注意到了这条网络消息,但是接连几天的观察发现:近几天的月亮像是在与人捉迷藏,上半夜躲着不出来,看来若要一睹其尊容,也非得要熬到下半夜。在人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年龄,凡事又不会刻意去追新猎奇,再说这辈子也不知道看过了多少次月亮的圆缺轮回,尽管这次号称“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是难遇的美景,我只好打算在睡梦中任其“阴晴圆缺”了。
   然而事有凑巧,是夜“浓睡不消残酒”,三更半夜口干舌燥弄得我突然醒来,复见月光透窗而入,在间壁的厅堂里洒下一片清辉,睡眼惺忪地真有点“疑似地下霜”的错觉了。月光既然不期而遇,突然间的“得来全不费功夫”,错过了岂不可惜?于是我就索性走到了屋外的院子里,就着月光瞥见了一轮明月孤悬在了深邃幽兰天空。它就像一个白玉盘,又大又圆又亮,旁边不带一丝云彩,满天星辰寥落。明朗的月光透过树梢在院落里投射下一地斑驳的光影,须臾之间我突然有一种“明月别枝惊鹊……”的感觉,但又全然迵异。此时喧嚣的城市已经沉浸在熟睡之中,夜已深沉,周遭寂静无声。千年的时空穿越,同样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夏夜,“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夜令人思绪翻飞……
   我忆起了小时候,每到晩上就希望天上有一个光洁的大月亮,希望它能够承接白天的阳光把黑夜照亮。因为那时还没电灯的乡村,没有月亮的夜晚,乡间的四周会是黢黑的。黢黑的夜晚,人们只能龟缩在自家屋子里的煤油灯下,每当看着如豆的灯光闪烁跳动,看着背光的人影在屋中晃来晃去,有时会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若是夜间再听人讲述一段鬼神的故事,更是会令人毛骨悚然。因此,小时候就特别希望夜晚能有一轮明月。有月亮的夜晚在乡村不寂寞,而且很美。对于童年的孩子们来说,月下的夜晚更是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在我的记忆里,寒来暑往、春夏秋冬,要数夏日的月夜最为美妙。
   当日落西山,一天的骄阳把大地烘烤得炙热之后,晚风渐起送来阵阵清凉,飘荡着稼禾的阵阵清香。这时多彩多姿的乡间夏夜曲徐徐展开:一轮明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继而跃腾于天际,像一枚白色的玉盘穿行在雪莲般的云朵里,月明星稀,月光如银,山川沃野夜色如昼。远村近舍全笼罩在朦胧的月光之中,犬吠蛙鸣,野水流田,潺潺汩汩,虫叫萤飞……
   晚饭后家家户户,将乘凉竹床或躺椅搬到房前屋后,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进入夜间晚憩。这时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生产队的打谷场上,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就开始了。
   夏收的季节里,打谷场经过石磙的碾压变得格外平整宽阔。早稻收割的时候,一派丰收的景象。打谷场周边会在几天之内突然冒出几座高高的谷堆,以及堆放着一堆堆打完谷子后的稻草。在打谷场附近还有几棵高大的朴树兀立着,浓荫蔽月,树下幽暗昏黑,这一切都成了夜间小伙伴们捉迷藏的最佳掩体。月光下的夏夜,打谷场是捉迷藏的好去处,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在散发着阵阵浓郁泥土与稻草的气息里,小伙伴们度过了一段童年的快乐时光。
   打谷场也往往是村民们夜间纳凉消遣的场所,当夜幕降临,为了欢庆丰收,村里有时会请来民间的“说书”人,于是村民们就会纷纷搬来板凳、躺椅,把“说书”人围坐在打谷场中央。在朦胧的月光下、高高的谷堆旁,“说书”人一手敲打着小架子鼓、一手击打着小竹板,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娓娓道来一部部自己加工后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封神榜”、“水浒传”或“西游记”……在鼓点忽密忽疏、竹板声忽轻忽重有板有眼的击打声中,月夜不知不觉参横斗移,人们往往在意犹未尽中,明日复明日地且听下回分解……
   乡村的月夜是多彩与美妙的,它充斥着我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几何时,我也能读懂方块字,后来也能欣赏由方块字所组成的诗词歌赋。并且知道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意义极其丰富,成为了人们的情感载体与精神寄托。在日月星辰中,自古以来月亮似乎最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以致于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吟月诵月的诗词作品可谓是汗牛充栋。据说有人统计过,在存世的唐诗作品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与月亮有关。我猜想在浩瀚的宋词作品中,对月的吟颂恐怕也是能出其之右的。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信手拈来一些耳熟能详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作品。
   唐代诗人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首写春天月夜的诗,而且应该是写在惊蛰节气的前后。
   最负盛名的是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诗人借用江月,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并发出了对天地人间的叩问。
   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将思乡之情寄情于明月,却写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千古名句。
   唐代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诗人写出了夏日月夜清新优美的画面。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写初秋月夜之佳作。
   宋代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借月亮来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到极致,成了千古绝唱。
   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了初冬时节,一个羁旅他乡之人,孤寂忧愁的情感。
   无论春夏秋冬,古人们寄情于月亮,用诗词来言志、抒情、以文载道,更多的体现出了天地情怀的士大夫精神,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文化遗产。
   我别离了乡间近半个世纪,现代的城市生活,使月亮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观注度渐渐淡出,替换成了市声街景。城市里夜晚的电灯、闪烁的霓虹灯,完全盖过了淡淡月光与月色朦胧的美感,月亮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相形见绌。经年累月,我也不再关注月亮的阴晴圆缺。
   今年时逢庚子,年初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春夏长江流域又暴雨连连,洪水泛滥,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英勇抗疫、奋力抗洪救灾,取得了一次次佳绩。此时,在这寂静无声的夏夜,我仰望星空,但见明月也别枝,月亮是格外的美丽。我不禁想起了: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诗词。我想借用其中的诗眼词句,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境:我祈愿神州大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