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正月十五包元宵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歌,就会飘荡在大街小巷。一碗滚烫的汤圆,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那么,汤圆,是元宵吗?其实汤圆和元宵大同小异,只是做法不同。元宵,是“摇”出来的。而汤圆,则是像包饺子和包子那样“包”出来的。 在我们秦皇岛地区,元宵、汤圆,反正叫啥的都有,但其做法基本上一致,那就是“摇”。临近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街上有现摇现卖的元宵,超市里有冷冻冷藏的元宵。我所在的海港区,曹大、曹二汤圆,最为畅销。 摇元宵,把事先搅拌均匀的馅料上笼屉蒸,糖遇热变软、变糯,与其他配料达到很好的交融,趁着余温尚在,将馅料切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小块儿,过水后放进盛了豇米面的平箩,不停摇动,把沾了面的馅儿再过水,然后再沾面、再过水、再沾面,以此往复循环五六次,就摇出了雪白浑圆的元宵。下锅的元宵在锅里欢快地扑腾着,直至鼓胀成饱满的白玉丸。用竹筷夹一个小心地咬开,千万别让糖嗞出来烫着,软糯中带着筋道,啥叫生活中的甜美,一瞬间就醒过寐儿、回过味儿来了。 包汤圆,先把豇米面加水和成团,趁着饧面的功夫,着手准备各种馅料,当面饧透,揪剂子、搓剂子、压皮子的程序,与包包子、包饺子异曲同工。皮子上喂饱馅料,不能像包子捏出褶,也不像饺子捏成元宝形状,而是要包实搓圆,即大功告成。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分,故而不易保存,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圆才出现在超市的冷鲜食品柜里。趁热吃上几个玲珑剔透的热汤圆,喝上几口汤圆汤,这幸福,滋味绵长,让人难忘。 过去都是自己家做元宵,也没多少人知道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但这丝毫不影响元宵的口感,以及吃元宵的快乐。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和奶奶在昌黎县晒甲坨农村老家生活。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奶奶就给我包元宵吃。那时没有豇米面,只有黏秫米。奶奶事先到碾坊把黏秫米碾碎,用丝箩筛出制作元宵的细面。把炒熟的花生米用擀面杖擀碎,再用熬好的白薯糖拌成馅。如果赶巧了,家里有从供销社买来的红糖,以及从秦皇岛在城里做事的父母那儿带回来的皮面果子,做元宵馅料,则无疑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奶奶在地炉子上烧一锅开水,然后把包好的元宵下锅。奶奶一边往锅里下元宵,一边嘴里念念有词:打南边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先沉底,后飘着。果然,当元宵在滚沸的锅里浮出水面,就熟了。奶奶“一五、一十”地数着,连汤带元宵盛到碗里。我肚里的馋虫似乎从嗓子眼里钻出来了,急不可耐地端起碗就想吃。奶奶赶快提醒:大孙子,别着急,热元宵烫心!奶奶让我连元宵带汤一块吃下肚,说是原汤化原食,好消化。吃了元宵,穿上新衣服,奶奶啧啧嘴:饱暖、饱暖。于是领着我到四村后庄的村道上走一圈,奶奶说“正月十五走百病”。 如今过元宵节的很多传统已被改写和刷新,发红包、发视频、看电视、玩电游等新的过节方式如雨后春笋,令人应接不暇。这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也代表着社会的发展,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却触发了我对过往时光的思念和思索,让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我心中,元宵节已不仅仅是一个民俗意义上的节日,元宵也不再是美食意义上的“嚼贵”,心里满满登登所承载的,是对奶奶以及那段童年岁月的追思和怀念。 (责任编辑:水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