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私房钱
五零后的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存私房钱的我不太清楚,她把私房钱放在了哪里我也没有在意,有一点儿我知道,就是母亲一直都有私房钱,可能父亲开始就知道,却从来不去戳穿母亲的这种行为,反正都是在自己的家里,在谁手里倒是也无所谓。
母亲在家里是最节俭的人,只要自己能搞定的事情,从来不会花钱去买,我从小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买了布头,让舅舅给裁好锁好边儿,回来自己做的(我舅舅当时是裁缝)。
听我爷爷说,我们家穷了好多年好多年了,到我父亲这里也不知道穿了多少代。小时候常常听母亲说:早知道你们家这么穷就不嫁到你们家来了,真后悔当初瞎了眼,父亲倒是没有回她一句:瞎了眼了我都不嫌弃,你应该高兴才是。只是傻笑着说:“慢慢就会好起来了”。
1,母亲的私房钱从养鸡开始
母亲从小就勤劳能干,嫁给父亲后也是干啥啥行,搁那那中,但是生活的时代限制了他们的手脚,母亲只是在做农活之余喂了好多只鸡,我们家的院子是很大,有足足七八分地,就让鸡在院子里到处跑,只有天黑了才回窝歇息。而我就是那个整天闲着没事跑到鸡窝拾鸡蛋的“工人”,而且还屁颠屁颠地帮着母亲算着每天鸡生蛋的“考勤”。
农村人都不讲究鸡蛋的营养价值,只要是鸡蛋这个东西就可以。街上经常有倒卖鸡蛋的小贩吆喝着买散养鸡蛋,买了再卖到城里,中间的差价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母亲经常把自家的鸡蛋卖给小贩,而且我感觉还是很乐意,因为鸡蛋被换成了一毛两毛五毛一块的人民币,有时候卖的钱多了还会主动给我一毛,让我去买一包瓜子,或者是买十块糖球作为奖励,剩下的钱最早是被放到了口袋,后来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2,母亲的私房钱原来是为外婆做的准备
母亲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闺女娘,娘闺女,闺女在娘心里”,我以为母亲的心里只有我自己,后来才知道,母亲的娘也在她心里,家里的开支和收入都在父亲那里,每次跟着母亲去外婆家都没有见过她问父亲要过钱,还每次都给外婆买点儿好吃的东西,几十年如一日,母亲都是用她的私房钱孝敬着外婆,做着自己为自己母亲该做的事,一直到外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3,母亲的钱总是能解家里的燃眉之急。
改革开放后,母亲的私房钱收入也越来越多了,养鸡已经大大满足不了她的私房钱需求,除了干好自家的农活外,还去给别人打零工,做手工,来增加属于自己的零碎经济来源,这些父亲和我都已经心知肚明,但还是装作一无所知,以免影响了人家劳动的热情。
后来才知道母亲不愿意把钱给了父亲是怕父亲对人对事顾不周全,钱放在她手里她可以做到父亲做不到的事情。
母亲的私房钱虽然在她自己的手里,但是她可是从来没有狂花过自己的一分钱,反而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解了好多次燃眉之急,父亲想开馒头房钱不够,母亲拿出私房钱给他用,舅舅想翻盖旧房钱不够就让舅舅拿去用,生妹妹那一年父亲把家里所有的钱和东西都交了罚款,后来又因为母亲营养不良妹妹没有奶吃,母亲拿出攒了好久的两百二十块钱买了奶粉才救了妹妹的性命。
母亲经常说:“一分钱就能难倒英雄汉,没有必要花的钱不要乱花”。爷爷生病的那一年,我以公费生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初中,古人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对于贫瘠的父亲来说他选择了给爷爷治病,还是母亲拿出积攒一两年的私房钱给我交了入学的六百多块钱学费,使得我顺利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又走完了让我终生难忘的人生征程。
4,母亲一直没有把他的钱当成私有财产,只是希望自己的财产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自由支配。这些年靠种地挣来的钱还是父亲保管着,他们各自打工挣来的钱各自放到了银行里存了起来。
前几年,父亲扒了以前盖的老房子,又给弟弟重新盖了一栋花园式的二层小别墅,又花光了他们一生的积蓄,所剩寥寥无几。就在他们住到新房里还没有半年的时间,父亲突发了脑梗,好在不是脑淤血,血管主干好几处脑梗,路都走不成了,接近瘫痪,我们拿着钱,让父亲住到市中心最好的医院,做最好的治疗,整整两个月,才换来了父亲没有完全康复但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还能干点儿农活的身体。母亲并没有让做儿女的我们分摊治疗费用,她把她打工挣来的私房钱全部取出来还给了我们,她说:“现在还不需要花你们的钱,将来你们弟弟结婚,我们养老没钱了少找不了你们”。
看吧,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做能受能攒钱,精打细算顾周全,母亲攒了一辈子私房钱,最后也没有剩下私房钱,而且最后的“大头”还花在了父亲的身上。
能有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很知足,很坦然,我们不期望父母还能创造多少财富来照顾自己和这个家,只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度过他们的幸福晚年!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