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诗歌 >

优美诗歌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优美诗歌2023-09-2262举报/反馈

山海晴朗,岁月恬淡,蓦然回首,秋天已过一半,清风不冷不热,昼夜恰好等长。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

古籍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秋分,一半清爽,一半温暖,一半白昼,一半夜晚。

这一天,阴阳趋于平衡,白昼和夜晚的长度相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

这一天,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是气候宜人的时节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碧空万里,风和日丽,一场秋雨之后,万物都放缓了步调……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秋分也称降分。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秋 分| 物候现象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一候 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旺盛,秋意渐浓,气温逐渐下降了。

二候 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开始变冷,之前比较活跃的各种昆虫,也会陆续藏入洞穴中,准备新一年的冬眠。

三候 水始涸

进入秋季以来,降水开始明显减少,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春分三候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而秋分三候为:“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从春分到秋分之间,也就是白昼比黑夜长的时间段,阳气强于阴气。

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作用下产生的,就是万物生长的时间。
(www.taiks.com)

“春分”,雷乃发声,万物开始生长。

“秋分”,雷始收声,万物终止了生长。

就是送走了阳气,天地万物开始收敛而归藏。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秋 分 | 养生

“秋分不润燥,百病都来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分时节,天气凉爽,气候干燥,余热未消,是阴阳交替的关键节气之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对人体影响非常明显,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再加上这时候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容易让人产生秋燥及秋乏。

养生的重点,也从前半段的健脾、补气、祛湿,到后半段的润燥、滋阴、补水。

一、少吃辛味多食酸,去火润燥安度仲秋。

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年老体弱及小朋友要开始戒“凉”,不可再食用冰激凌等食物;

秋分时节在饮食方面讲究“宜收不宜散”。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茴香、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这些食物会助燥伤阴,肺气太过,造成肝气抑郁,加重身体中的内热。

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多食用具有酸味的果蔬,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时令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还要防燥,多喝水。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二、忌烦躁,亲近自然多运动

“秋分”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运动养生的好时机。

秋季人的情绪不大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而悲忧最易伤肺。加之天气转凉,稍不注意,免疫力就会下降,表现为怕冷、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而以上这些症状若不及时解除,整个冬季将深受疾病困扰。

应尽量保持平静的情绪,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可登高眺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三、不盲目,“春捂秋冻”因人而宜

秋分时节是“秋冻”的最佳时期,不要一下穿得太多,这样既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需要,防止厚衣覆盖而致身热汗出过多,损阴伤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御寒能力。

体弱多病、怕冷易感冒的病人则不能过于勉强“秋冻”,而是要注意保暖,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秋 分 | 诗词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

【唐 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颻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诗人元稹用抚琴的方式,迎接秋分日的到来。

抚琴一曲《南吕调》,秋风高远,天色澄清,云朵在自由的飘来飘去,秋分一到雷声收。

天空和大地归于宁静肃穆,寒气和暑热于此均衡,忽然看见天空南飞的大雁,一叶惊秋,一雁惊秋,一切事物都在这秋分日,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节气民俗|秋分 昼夜均 寒暑平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