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作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

悬梁刺股和孙敬的故事

小学作文2023-06-2494举报/反馈

悬梁刺股和孙敬的故事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汉朝的孙敬身上。孙敬是一位贤士,他从小就好学,每天早起晚睡地读书。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就把一根绳子一头系在头发上,一头拴在屋梁上。这样,如果他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拉扯他的头发,让他痛醒过来。

孙敬一直想成为一名大儒,他从小就热爱读书,渴望学习圣人的道理。他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钱,买了几本经典的书籍,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每天早起晚睡地研读。

他的父母虽然不太理解他的追求,但也没有阻止他。他们只是希望他能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不要再给家里添负担。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

孙敬知道父母的苦心,但他觉得只有读书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有所作为。他认为只要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会让父母骄傲。他不想像其他人那样,只知道种田打猎,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孙敬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足够的灯油。他家里只能供应他一点点灯油,让他在晚上读一会儿书。但对于孙敬来说,这远远不够。他想要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他不甘心就这样浪费时间,睡去自己宝贵的青春。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一头拴在屋梁上。这样,如果他在读书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拉扯他的头发,让他痛醒过来。这样,他就可以利用月光或星光继续读书。

这种方法虽然很痛苦,但孙敬却乐在其中。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和激励。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不怕痛苦,也不怕困难,只怕自己不能学到真理。

孙敬就这样用绳子悬梁读书了好几年。他的头发被绳子拉得稀疏了,头皮也被绳子磨得生疮了。但他却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是自己学习的证明。他的学识也日益增长了,他对经典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了。

有一天,一个名叫董仲舒的儒生来到了孙敬所在的村庄。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儒,曾经向汉武帝进言推行“罢黜百家而尊儒术”的政策。董仲舒此行是为了寻找有才华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儒者。

董仲舒听说了孙敬的事迹,便想要见见他。他来到了孙敬的家里,敲了敲门。孙敬听到有人来访,便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开门。他一看到董仲舒,就惊讶地叫了起来:“您是董仲舒先生吗?我一直仰慕您的学问,您怎么会来到这里呢?”

董仲舒微笑着说:“我是董仲舒,我是来看看你的。我听说你很好学,用绳子悬梁读书,我很佩服你的精神。我想和你谈谈经典的道理,看看你有没有学到真正的儒学。”

孙敬听了,非常高兴。他忙请董仲舒进屋,招待他坐下。他说:“先生太客气了,我只是一个乡下人,学问浅薄,不敢和先生相提并论。但我愿意向先生请教,请先生不吝赐教。”

董仲舒看了看孙敬的房间,发现房间里只有几本破旧的书籍,还有一根绳子系在屋梁上。他不禁感叹道:“你真是一个刻苦的人,你为了读书,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安逸。你知道吗?这种精神是很难得的,也是儒学所推崇的。”

孙敬谦虚地说:“先生过奖了,我只是想多学一些东西,为自己和社会做一些贡献。我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责任。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牺牲,反而觉得自己很幸运。”

董仲舒听了,更加欣赏孙敬。他说:“你不仅刻苦好学,而且志向高远,品德高尚。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想带你去长安,让你在皇帝面前展示你的才华。你愿意跟我去吗?”

孙敬听了,又惊又喜。他说:“先生真的愿意带我去长安吗?那是我的梦想啊!我一直想去长安看看那里的风光和文化,还有那些博学的大儒。如果先生能带我去长安,我愿意跟随先生左右,效劳先生。”

董仲舒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我们明天就动身吧。你快去收拾一下行李吧。对了,你还要告诉一下你的父母呢。”

孙敬说:“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去。”说完,他就跑出去了。

董仲舒看着孙敬离去的背影,心里暗暗地说:“这个孩子真是个宝贝啊!他有着天赋和毅力,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成为一代大儒。我一定要把他培养好,让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他们乘着马车,在路上谈论着经典的道理。孙敬虚心向董仲舒请教,董仲舒也不吝赐教,两人相谈甚欢。他们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名山大川,看到了许多风土人情,孙敬大开眼界,感叹不已。

经过了几个月的旅程,他们终于到达了长安。长安是汉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孙敬一看到长安的景象,就惊叹道:“这就是长安啊!真是人间天堂啊!”

董仲舒说:“这里是汉朝的中心,也是儒学的圣地。这里有皇帝的宫殿,有百官的衙门,有文人的书院,有商人的市场,还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和文化。你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展示你的才华。”

孙敬说:“我真是太幸运了,能够跟随先生来到这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董仲舒说:“你不用担心,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有机会。我会帮你安排一些见面和考试的机会,让你和皇帝和其他大儒见面。你只要把你所学的东西说出来,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孙敬说:“谢谢先生,我一定会尽力而为。”

董仲舒带着孙敬住进了一个客栈。他给孙敬准备了一些衣服和礼物,让他换上更加体面的装束。他还给孙敬介绍了一些长安的风俗和礼仪,让他在见人时不要失礼。

第二天,董仲舒带着孙敬去了皇宫。他们经过了层层检查和登记,才进入了内宫。在内宫里,他们看到了许多身穿华服的大臣和儒生,都是汉朝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董仲舒找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向他打招呼。那个人是汉武帝身边的重臣之一,名叫霍光。霍光见到董仲舒,也很高兴。他说:“董先生,你来了啊!我听说你去寻找有才华的年轻人了,找到了吗?”

董仲舒说:“找到了,找到了。这位就是我发现的一个奇才,名叫孙敬。他刻苦好学,精通经典,有着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我想把他介绍给皇帝和诸位大儒。”

霍光看了看孙敬,觉得他长得清秀俊朗,气质不凡。他说:“哦,是吗?那他可真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见解。你不妨让他和我说说吧。”

董仲舒说:“好的,好的。孙敬,你快来,这位是霍光大人,是皇帝的亲信,也是一位博学之士。你要向他请教,也要向他展示你的学问。”

孙敬走上前去,向霍光行了一礼。他说:“孙敬拜见霍光大人,敬请大人赐教。”

霍光说:“不必客气,不必客气。我听说你很擅长儒学,那么你对儒学有什么看法呢?”

孙敬说:“儒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儒学主张仁义礼智信,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思想,又有行为。儒学是指导人们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做好国家的根本。”

霍光听了,点点头。他说:“你说得不错,儒学确实是我们的根本。那么你对儒学的经典有什么理解呢?”

孙敬说:“儒学的经典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五经》。《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和情感,《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记载了先王的政治和道德,《礼记》是中国最早的礼仪书,规范了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书,探讨了天地人和变化的道理,《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评价了各国的得失和善恶。这五部经典涵盖了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学习和实践儒学的基础。”

霍光听了,更加赞许。他说:“你对《五经》有很深刻的认识,不愧是董先生所推荐的奇才。那么你能不能给我举一个《五经》中的例子,说明一下儒学的精神呢?”

孙敬想了想,说:“可以。我就举一个《尚书》中的例子吧。《尚书》中有一篇叫做《尧典》,记载了尧帝时代的事迹。其中有一段说:‘尧曰:『嗟!四方有才士焉!寡人欲休矣!』舜曰:『於!予闻命矣!』尧曰:『女谓谁?』舜曰:『虞南有神农氏之苗裔者,名曰禹;能治水土;女试之;予闻之矣!』尧曰:『然!女谓谁?』舜曰:『有猗顿氏之后者,名曰皋陶;能断刑;女试之;予闻之矣!』」。

尧帝说:「唉!天下有才能的人啊!我想退位了!」舜说:「啊!我听到您的命令了!」尧帝说:「你说谁?」舜说:「虞南有神农氏的后裔,名叫禹,能治理水患和土地,您试试他吧,我听说过他。」尧帝说:「是吗?你说谁?」舜说:「有猗顿氏的后代,名叫皋陶,能断定刑罚,您试试他吧,我听说过他。」

这段话说明了尧帝和舜的仁德和贤能。尧帝不为权势所困,愿意把天下让给有才能的人。舜也不为权势所动,愿意辅佐尧帝,推荐有才能的人。他们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民为念的明君和贤臣。这是儒学所推崇的仁政和德治的典范。」

霍光听了,拍手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个博学之士,你对《五经》的理解和运用都很精彩。你不仅知道儒学的原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说明儒学的实践。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我一定要向皇帝推荐你。」

孙敬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我只是一个初学者,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只是想向先生和大人学习,不敢有其他企图。」

霍光说:「你不用谦虚,你已经足够优秀了。你跟着我来吧,我带你去见皇帝。」

霍光带着孙敬走进了大殿。在大殿上,汉武帝正坐在龙椅上,周围站着许多大臣和儒生。他们都是汉朝的精英和权贵,都有着高深的学问和威望。

霍光走到汉武帝面前,向他行了一礼。他说:「臣霍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武帝说:「霍光,你来了啊!你有什么事吗?」

霍光说:「陛下,臣今日特来向陛下推荐一位奇才。他名叫孙敬,是董仲舒先生所发现的一位博学之士。他精通《五经》,能够阐述儒学的道理,并且有着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臣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值得陛下重用。」

汉武帝听了,对孙敬投去了好奇的目光。他说:「哦?这位就是孙敬吗?那么让他上来吧,我要亲自考问他一番。」

孙敬听到皇帝的话,心里紧张又激动。他跟着霍光走上前去,向皇帝跪下,说:「孙敬拜见陛下,陛下圣明神武,永享太平!」

汉武帝说:「你不用紧张,你起来吧。我听说你很擅长儒学,那么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儒学的要义呢?」

孙敬站起来,恭敬地说:「陛下,儒学的要义是仁。仁者,爱人也。仁者,能以己之心,推己及人。仁者,能以礼治身,以义治家,以德治国,以道治天下。仁者,能以忠孝友悌为本,以仁义礼智信为美。仁者,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以天人合一为境界。仁者,能以人为本,以民为重。仁者,能以德化人,以教育人,以爱护人。仁者,能以和为贵,以平为正。仁者,能以自强不息,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儒学的要义。」
来源: m.taiks.com

汉武帝听了,大为赞叹。他说:「你说得很好,很好。你对儒学的理解和表达都很精彩。你是一个有才华有品德的年轻人,我很欣赏你。我决定任命你为太子的侍读,并授予你博士的头衔。你愿意接受吗?」

孙敬听了,感激涕零。他说:「陛下的恩典太重了,臣感激不尽。臣愿意接受陛下的任命,并尽心尽力地为陛下和太子服务。」

汉武帝说:「那就好,那就好。你从今天起就是我的臣子了。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和信任。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儒者和政治家的。」

孙敬说:「谢谢陛下的赏识和鼓励,臣一定会不负所望的。」

汉武帝说:「好了,好了。你先下去吧。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你去找霍光和董仲舒吧,他们会安排你的住处和工作的。」

孙敬说:「是,陛下!」说完,他向皇帝再次行了一礼,然后退了下去。

霍光和董仲舒都在大殿外等着他。他们看到他出来了,都笑着迎上去。霍光说:「恭喜你啊!你真是太厉害了!皇帝对你非常满意!你现在是太子的侍读了!这可是一个很高的职位啊!」

董仲舒说:「是啊!我真为你高兴!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现在是一名博士了!这可是一个很高的头衔啊!」

孙敬说:「谢谢两位大人的祝贺和帮助!如果没有两位大人的提拔和推荐,我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呢?我真是感激不尽!」

霍光说:「哪里哪里!这都是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换来的。我们只是给你一个机会而已。你以后要好好工作,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董仲舒说:「是啊!你以后要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不要骄傲自满。你要记住,你是一个儒者,你要以仁为本,以德为先。你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为汉朝盛世增光彩。」

孙敬说:「两位大人说得对,我一定会牢记在心的。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陛下和两位大人的期望和信任。我一定会继续学习,不断进步,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霍光说:「好了,好了。我们不多说了,你先跟我们走吧。我们带你去你的住处和工作地点吧。你以后就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了。」

董仲舒说:「是啊,我们走吧。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教你呢。你以后就跟着我们学习吧。我们会把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你的。」

孙敬说:「好的,好的。我跟着两位大人走吧。我真是太感激两位大人了!」

霍光和董仲舒带着孙敬离开了皇宫,向他的新生活和新工作走去。

孙敬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能够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和这么好的人。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他回想起自己过去的经历,从一个乡下人变成了一个博士,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一个太子侍读,从一个用绳子悬梁读书的穷学生变成了一个受到皇帝赏识的儒者。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没有白费苦心,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他暗暗发誓,他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他一定会努力工作,他一定会继续学习,他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儒者和政治家。

他抬头看着长安的天空,心中充满了信心和豪情。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