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怨”——梨花这么美,为何诗中梨花却常带忧思?
梨花这么美,为什么很多描写梨花的诗词多有忧思、有哀怨、有惆怅? 四月,梨树情开。一簇簇白色的梨花,如同满天星般,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以自己的素淡芳姿和点点清香,体现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不凡品质,所以自古以来就深受诗人的推崇。 大概一是因为梨花的颜色,二是晚于杏花、桃花开放,而梨花凋谢时,春已憔悴。惜春、愁春,惹出了人们的忧思吧。 多情女子的春愁闺怨《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笔下的梨花满地,是多情女子的春愁闺怨。 华丽雍容的宫殿里,寂寞空庭,紧闭的大门里,只有一树梨花正开得繁盛。一位梨花带雨的女子缓缓走来,披着一身如雪的花瓣,带着一抹淡淡的梨香。无人能知她内心的凄清孤寂,只看到她淡然恬静的美好。唯有那飘飞的花雨,拂过她心头的伤痛。 这里的梨花满地,凋零的不只是梨花如雪,还有女子的容颜青春。那个不曾打开的宫门,是难得一见的雨露君恩。那是深宫女子的期盼,也是古代臣子的渴求。 在一天之末、一个季节之落幕时叹春光易逝,也伤于美人迟暮。 过尽悲欢,尝透相思《寓意》 北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笔下的梨花院落,勾勒出一种温柔缠绵、清雅幽静的唯美意境。取梨花柔美缠绵之意,抒发相思之情。 精致的院落,幽美的池塘,暮春的夜里,月光如水,微风阵阵,梨花摇曳,柳絮纷飞,亦如他此时杂乱的心绪。 又逢寒食节,他连日借酒消愁,可心中的愁苦却愈发深沉。 他想要给心上人寄封书信,如今山水相隔,鱼书难寄,香车难逢,不知寄往何处。 过尽悲欢,尝透相思,他本就是梨花院落痴情的人,满身酒气,池塘边折柳,明月下思人,就这样山长水阔过这一生。 这样的梨花院落,这样的院落,我们一生都在寻觅,就像我们走进唐诗宋词,余生就不想再走出。 相思苦,相思难,但谁又知道,相思无处寻的悲凉《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清.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纳兰性德笔下的梨花,“春情只到梨花薄”,无尽凄凉,无尽悲伤。既写出了春天梨花凋落的寂寞与感伤,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哀怨与深情。 人们都只道相思苦,相思难,但谁又知道,相思无处寻的悲凉呢? 这首词写于公元1678年,当时的纳兰性德23岁,而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一年。在这一年的春天,他看到漫天飘落的梨花,内心很是伤感。尤其是看到梨花凋落,就如同妻子脆弱的生命一样一去不复返,内心更是惆怅万分。 曾经的海誓山盟,信笺中的真情流露,曾经心心相印的承诺,都不断在脑海中闪现,为了心中的她,心甘情愿为她做梦中之人,对着她的画像整日凝神呼唤,多么希望她能像“真真”一样从画中走入现实和词人相会。 词中的“真真”,来源于一个典故,说是唐朝的一位进士,得到了一幅美人图,他被画中女子吸引,便辗转找到画工,日日缠着画工,想寻这位女子,画工说:这位女子闺名“真真”,世音没有,若你真心喜欢她,那你百日不间断,呼唤她的名字,就能成为真人。进士便依法照做,百日后果然复活了画中的美人。 人生苦短,春光易逝《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坡居士最有先见之明,不写爱情,就谈一谈世事无常、人生感慨!有境界自成高格。苏轼笔下的梨花,也自有苏东坡式的品格,通过描写梨花盛开的景象,抒发了苏轼对人生苦短,春光易逝的感叹。 梨花淡白,柳叶深青,柳絮飘飞,梨花满城。独立东栏下,惆怅地看着那一树的梨花堆雪,那暮春时节的春愁哀怨才算扑面而来。可这种消沉的情绪没有持续太久,马上就被东坡的圆融通达给解救了出来。 人生本就短暂,何苦无端怨春归。就像这一树的梨花堆雪,能在喧嚣嘈杂的尘世保持清白通透,我何尝不能如此呢?人生又能有几度清明呢? 慎独是一种风度,难得糊涂是一种智慧。人生漫漫,我们总要学会在喧嚣中淡定从容,在浮浮沉沉中云淡风轻。这首诗读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私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