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诗歌 >

优美诗歌

三首《蝶恋花》柔情缠绵,写尽了刻骨相思,千年来难分高下

优美诗歌2023-06-21138举报/反馈

“蝶恋花”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源于唐代的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如果你失恋了,你会怎么办?大哭一场?找朋友喝大酒?购物?蒙头大睡?

北宋的柳永,太平宰相妟殊,也都经历过失恋,只不过他们比较雅致,填了首《蝶恋花》,词意优美,相思情浓,而随着两个诗词的流传,苏轼也做了一首,这三首《蝶恋花》同是千古名作,堪称宋词的巅峰对决,千年来难分高下。

三首《蝶恋花》柔情缠绵,写尽了刻骨相思,千年来难分高下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伫立高楼倚栏远望,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又懂得我此时的心情。

本想纵情狂饮,喝个一醉方休,可是举起酒,才感到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柳永的这首《蝶恋花》,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细腻,他漂泊异乡,心中思念意中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身形日瘦。意中人啊,别说我形容憔悴,你就是要我的命,我也无怨无悔!

比起说他失恋,不如说是“痴人”,说起来柳永也算是古今不多见的多情种了。

这首词将感情写得通俗易懂,看似平凡的情感却是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的,具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最后一句更是被无数人传唱至今。

三首《蝶恋花》柔情缠绵,写尽了刻骨相思,千年来难分高下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清冷的明月无法体会人间的离愁之苦,只管静静地彻夜斜照着朱门雕窗,明晃晃的耀人眼目。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妟殊和柳永一样,都是婉约派诗人,这首是晏殊的名作,一首颇负盛名的词。晏殊一生有三位正妻,前二位都因病去世,这让晏殊十分痛苦,这首《蝶恋花》正是为了缅怀去世的妻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却并不是为了遥望远方,而是因为心中装满了旷远的悲凉。望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来的只是虚无和孤寂。

痛有多深,爱就有多浓,当爱离去,便酿成了深不见底的孤寂。满腹心事,满腔幽思,都在这诗笺和书信里,可是,心事无法寄去,这山高水长,再也没见过她温柔的眉眼。

爱情的孤寂,在晏殊的笔下,跃然而动。正因为刻画到了极致,所以才穿透了古今人的心事。

三首《蝶恋花》柔情缠绵,写尽了刻骨相思,千年来难分高下

《蝶恋花·春景》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创作这首《蝶恋花·春景》时,还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那时的苏轼还没有苏东坡这个名号,那时的苏轼对于墙里秋千、佳人,都有一种美好青春的好奇与喜爱。

在这样一个春深季节,杏花凋零,杏子未长成,绕水而飞的燕子,飘飞的柳絮,构成了暮春的唯美,苏轼行走在街道上,听到里荡秋千的女孩在欢笑,他停下脚步,沉醉于秋千女孩的欢笑声里,兴致盎然之时,墙里的笑声却静了下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大概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次暗恋了。情景交融勾起心中朦胧的伤感,搭配一场没有头尾的爱情片段,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苏轼的这首《蝶恋花》少了一份凄美,多了一分清丽动人。他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藏在景中,其中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直到今天仍被用来劝多情人放下。

三首《蝶恋花》柔情缠绵,写尽了刻骨相思,千年来难分高下

柳永写词,表达的是对意中人的思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的词,缅怀之感,心中悲苦万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苏轼的这首词,更为酒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三首《蝶恋花》词意雅致,意境唯美,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