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扣“崇洋媚外”帽子也是文化不自信
这两天,一个失物招领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内论坛上闹得沸沸扬扬,只因拾取者使用了中英双语,就被部分校友戴上“崇洋媚外”的帽子,甚至性别也被默认为“女生”。3月12日,自称拾取者的网友“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发布长文解释称,自己是一名大一男生,看到iPad Pro内语言设置为英文,判断失主可能是留学生,故发布了双语失物招领,只是出于热心,没想到因此遭遇了“网暴”。(据3月14日澎湃新闻)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道德情操高尚的体现。电子科技大学这名男生在教室座位抽屉里捡到一个iPad Pro,因设置为英文,故判断失主可能是外国留学生。于是他拟定了“双语失物招领”,在一些平台转发后成功联系上了失主。 如果事情到此画上句号,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这则“双语失物招领”竟然异化为拾得者“噩梦的开始”,他受到谩骂、侮辱和攻击,猜测其秀英语并趁机结交外国朋友者有之,觉得其态度“太热情以至于有点卑微”者有之,主观认定捡到东西的是个女生,并给外国留学生献媚者有之……更有甚者,将“双语失物招领”行为上升到“某些中国人的劣根性”层面。 一起拾金不昧的美好行为,却演变一场网络暴力,这是谁也无法预料到的。客观而言,这名学生拟定“双语失物招领”的目的很单纯,仅仅就是为了更快找到失主,归还自己拾到的电子产品而已。然而,这样一件纯粹的事情竟然在论坛上被失当解读,拾取者被贴上了“崇洋媚外”标签,究竟是谁的心里不自信?究竟是谁的精神世界在萎缩?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校学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除了要树立牢固的家国意识,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更要有良好的国民心态和涵养,要有胸怀天下的非凡气度和风范,对待一些事情要宽容,要理性,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不能一看到外国人就给予“超国民待遇”,更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看到外国人就视其为“洪水猛兽”,这两者都属于典型的文化不自信。 毫无疑问,在民族大义面前,广大高校学子义正辞严、光明正大、理性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是民族复兴的需要,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面对这份“双语失物招领”,一些学生却进行了缺乏底线的揣测和分析,一味地想在“双语失物招领”里找出“皮袍里的虱子”,靶子实在是打偏了,调子实在是调乱了,这种现象需要追本溯源,需要纠偏矫正。 “爱国心是人类最高的道德。”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让当下的中国昂扬地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在大是大非面前,国家的主张为世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中国方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四个自信”,业已成为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支撑。在此境况之下,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倍加珍惜当前稳定发展的大好机遇,具有国际化大视野,从而积极主动面向世界,让自身走向世界、融于世界,不能有狭隘的爱国思维。 张贴“双语失物招领”却被斥为“崇洋媚外”,是一种失当解读,恐怕更是一种精神缺钙的体现。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吸取有益的营养,守住自己进行公共表达的基本底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沛起来!(樊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