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回流儿童”更多关心
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带来的流动和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关注。近几年,受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农民工出现返乡潮,以及一些地区异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回流儿童”群体出现。(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回流儿童”群体的出现,是由人口调控、经济环境、升学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儿童在随父母赴城市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由于上述原因不得不重返家乡成为留守儿童,但由于这段流动性经历,导致“回流儿童”特征更加复杂,学业、心理和生理等方面问题会更为凸显,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从专业机构的调查来看,接近80%的儿童回流后即留守,与父母见面频次低,但由于自小在城市生活,已经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家乡环境更加不适应,而且也更少被老师和同学关心和认可,不但学习成绩容易出现下滑,遭受不同程度欺凌的比例也更高,这导致他们对学校生活难以适应,22%的“回流儿童”出现留级,64.26%的“回流儿童”存在抑郁风险。 “回流儿童”的问题存在于学习、生活、家庭等多方面,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否则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一方面,家庭关爱必不可少,无论家长是否陪同返乡,至少在回流初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应阶段,至少要有1名家长陪同孩子,不能简单将孩子丢给长辈,父母就急于返回城市,这样会让孩子瞬间陷入慌张失措的境地。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当给予更多关心,尤其是学校应当在“回流儿童”身上投入更多精力,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学校文化,引导孩子尽快与新的老师、同学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尽早在心理上适应新环境。 包括“回流儿童”在内,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行条件下,除了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外,更需要加快在体制机制上破题,加快消除儿童异地求学的条件限制,以及加快小城市、乡村的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条件,鼓励和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就业,让儿童能够跟随家长生活在稳定的环境中,减少儿童跟随父母的流动性,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条件。 “回流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基础,关系着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输出,不能使之成为制约性因素,要为孩子成长铺平道路,为他们的人生以及国家未来创造更好的前景。 |
相关文章
- 管好自己的嘴,尽量不讲这3句话
- 给恶俗广告装上监管“屏蔽器”
- 听张小娴说
- 原来,夫妻之间,缘分尽了,是有信号的
- 他是不是真的爱你,不用刻意试探,看看聊天记录就知道了
- 一个人,懂得在这4个地方“装穷”,说明脑子很清醒
- 婚内的男人一旦变心,对妻子狠心的2种行为
- 当女人,给了你这些特殊的待遇,就是希望你“主动”点,追求她
- 关于感恩的文章
- 男性衰老标志:1臭、2大、2小!看看你占几个?
- 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
- 如果一个女人对你有好感,她会给你3个暗示
- 一个女人被伤透以后,会有的表现,男人别不自知
- 夫妻之间,长期处于这三种状态,多半是“缘尽”了
- 看清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谈钱
- 男人,想和你到老,会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