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基层理论宣讲要多点“泥土味”

情感美文2021-02-0765举报/反馈

  今年11月,中宣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表彰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的决定》,表彰了39个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38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9篇优秀宣讲报告。这些基层理论宣讲先进,注重创新方法手段,把党的创新理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入脑入心。

  理论宣讲作为党的理论创新工作的延续,是新时代里传播党的理论最新成果和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党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重要法宝。理论宣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基层干部群众学没学懂、记没记住、用没用上,倘若理论宣讲内容过于深奥,让干部群众不知所云,那宣讲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对于更多的基层理论宣讲团队来说,何不让理论宣讲多点“泥土味”,用干部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党的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在宣讲形式上多点“泥土味”。传统的理论宣讲,通常是开大会、读原文、讲要求的“照本宣科式”流程,宣讲形式枯燥无味,基层干部群众听得云里雾里,宣讲收效甚微。要想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进去、听得明白,就要在宣讲形式上多下功夫,改掉以往的刻板理论宣讲模式。干部群众接受度高的理论宣讲,可以是一次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通过技术培训穿插讲解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可以是一次干部群众家中的“聊聊家常”,在关心关注干部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向干部群众宣讲国家的一些惠民惠农政策;也可以是一场三五人的“院坝会”,在谈天说地的过程中将党的最新声音传播开来……这些显得不是很“正式”的宣讲形式,虽带点“泥土味”,但对于基层干部群众却更加亲切,更能让他们入脑入心。

  要在宣讲内容上多点“泥土味”。一些专有名词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也许晦涩难懂,但倘若换一种“土味”点的说法,他们便能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带点“泥土味”的理论宣讲往往更接地气,更能提起干部群众的兴趣。在宣讲内容上,一方面,可以多点周边的具体事例,通过干部群众熟悉的人和事来展示所要宣讲的理论在实践中的“真实模样”;另一方面,也要切忌空洞乏味,多立足所到之地实际情况,去宣讲一些干部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去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让更多干部群众将宣讲的理论听懂、悟透,不断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要在宣讲人员上多点“泥土味”。对于理论宣讲工作,“谁来讲”至关重要。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专家学者,没有基层一线实践经验的理论宣讲,终究只会是泛泛而谈。要让自己在理论上有更高突破,就必须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去发现更多真知灼见,让自己带上更多“泥土味”。这样之后的理论宣讲,才会更贴切生活,更能打动干部群众。除此之外,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也要积极加入到理论宣讲这支队伍中来,去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主动传播所思所悟,让理论宣讲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让人人都成为理论宣讲的“土专家”“田秀才”。

  理论宣讲多点“泥土味”,才能让更多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的每一项重要方针政策在广大基层一线落地落实。(张翔)


(m.taikS.com)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