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也要讲究“适销对路”
摘要:2018年6月,成都市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正式挂牌。书院成立以来,立足周边社区,开展书香桃蹊·阅享人生、红色粮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文化服务项目,通过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形式服务周边社区群众,逐渐成为成华区的文化地标和新的网红打卡地。2019年9月,“毛边书局·桃蹊书院”被命名挂牌为首批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都文明网)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不断加快,各地以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为阵地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在给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实惠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少数地方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既不接地气也忽略了老百姓的需求和感受,到头来尽管活动开展了,但老百姓并不买账。文明实践并不是“搞形式,走过场”,也要讲究方式,看“市场需求”,追求实效。 文明实践,要立足服务社区。随着各地文明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尽管有一些部门经常性地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温暖、送医送药等文明实践活动,但不少惠民活动只是送到省城、县城,很少送到乡镇村这一级,文明实践根本不“接地气”,更谈不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长此以往,不仅基层群众享受不到文明创建的成果,文明实践活动也不会受欢迎。所以,各地各部门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活动的目的,立足于服务基层社区,下沉再下沉,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田间地头、老百姓家门口,让基层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文明实践,要对接群众需求。文明实践,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既不看活动开展得多少,也不看活动有多大场面,关键看是否合群众的“胃口”。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并不是一哄而上、“捞到篮子就是菜”,而是要对接群众需求。群众缺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根据群众的需求“点单上菜”。如此一来,不仅文明实践活动事半功倍,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实惠,也能够使活动受到群众喜爱和欢迎,从而实现常态化,保持连贯性。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展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讲究“适销对路”,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这样,文明实践才能花开满园,结出丰硕的果实。 |
相关文章
- 男人不想和你结婚,一般喜欢对你说几句话,看似深爱你实则敷衍你
- 人生真正的强大是,上善若水,能进能退,刚柔相济
- “不要脸”,是一种高级的成熟
- 一个女人,做好以下三件事,比依靠男人更靠谱
- 心里没你的男人,入睡时,会有3个明显“异样”
- 做人有了这三气:志气、骨气、好脾气,你就会有好福气
- 人生最大的痛苦,忘不了
- 虫吟是一串乡村的露珠
- 家中再穷,也不要让子女从事这3类工作,看似工资高,实则没前景
- 生命在承受中收获智慧
- 区别成熟和不成熟的男人,真的差距很大,尤其是这两点
- 女生“喜欢你”的5个暗示性行为
- 人生有一种成功,做好自己,教好孩子,快乐幸福
- 女生允许你碰这三个地方,说明她爱你,很准
- 读懂母亲
- 人生的三大天规,越早知道,越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