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电影带火四行仓库纪念馆的启示

情感美文2021-02-0563举报/反馈

  近日,随着电影《八佰》上映,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成热门“打卡”地点。8月22日,记者从四行仓库纪念馆了解到,目前该馆仍实行提前预约制,每天共2520个参观名额。(据8月23日《北京青年报》)

  一部电影的热映,火的不只是票房和演员,电影中涉及的场地和景观都可能成为影迷关注的焦点。这正是电影的魅力所在。电影《八佰》的热映,让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变成热门“打卡”地点,其实也在意料之中,但意义却比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热门电影,所引发关注的,往往是自然景观或者人造拍摄地。比如电影《阿凡达》带火了张家界的石林景观;《卧虎藏龙》带火了安吉的大竹海。

  而这次《八佰》带火的上海四行仓库,则并非真正的电影拍摄场地,而是一座纪念馆。这也就是说,《八佰》这部电影实际上已经将电影里的情节和精神延续到了现实的场地,这种延续并不是为了看景色漂不漂亮,而是传递一种爱国主义精神。

  电影《八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被称为“八百壮士”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留守上海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目录。电影和纪念馆,这两者的结合所碰撞出的是爱国主义的火花。从某种意义上讲,《八佰》带火了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实际上,也说明了一部电影除了艺术上的价值之外,还具有社会价值和教化的功能。这也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所应具备的品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爱国主义是永恒的话题。电影《八佰》正是展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和抗争精神,才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四行仓库纪念馆同样是这样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从电影中的四行仓库到现实中的四行仓库纪念馆,从影院里的感动到纪念馆里的感动,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对于观众而言,这种主动“打卡”的热情应该说难能可贵。我相信,看完电影《八佰》的观众再走进四行仓库纪念馆,所收获的感动会更多,受到的教育也会更多。

  一部电影让四行仓库纪念馆火了起来,这是四行仓库纪念馆的幸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因为电影而捧红的网红“打卡地”也有其先天不足,那就是一旦电影热度过去,这些网红“打卡地”就变成了一个符号,少人问津。电影《八佰》唤起了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四行仓库纪念馆火了,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更希望四行仓库纪念馆这样的地方平时就人满为患,因为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在不断的熏陶和教育中培养。

  从电影《八佰》带火四行仓库纪念馆,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类似于四行仓库纪念馆这样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与影视剧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让爱国主义精神世代传递。(徐刚)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