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传承非遗不妨多几种“打开方式”

情感美文2021-02-0465举报/反馈

  摘要: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首次开展“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古老非遗在互联网上的多样“玩法”,无疑将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拓宽路径。(6月10日人民日报)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活字典,保护好非遗等于保护了传统文化的根脉。但是,现代不少年轻人对非遗并不感冒,认为非遗是“老古董”,难以提起保护和传承兴趣。站在非遗保护的角度,又亟需年轻人加盟。为了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投身到非遗传承的事业中来,需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打开传承的大门。这样才能更好拥抱身边的非遗,吸引年轻人多关注传统医药、传统体育、非遗美食、非遗手工艺以及传统表演艺术,为非遗传承和保护注入年轻力量。

  保护传承“非遗”不必一张一成不变的“脸”,可以换一种“打开方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非遗之美。将非遗搬上纪录片也好,搬上“云端”也罢,只要是能推动非遗走进当代生活,就要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如短视频、直播、现场展播等形式,这样才容易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的话题参与、互动互学、非遗故事征集等方面有多样的体验,从而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传承非遗还可以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脱贫攻坚等结合起来。比如国家博物馆今年就创新性采用“纪录片 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非遗专家实时解读,使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深一层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进一步领会非遗保护的精神和意义。如此在线上和光影世界中为非遗传承造势,让非遗的“出镜”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喜欢。

  思路一变天地宽。非遗的传承保护,需要传统的方式在里面发挥作用,与时俱进的保护传承更能为其增开渠道。就如这次腾讯展示的丰富多样的“非遗美食”,让观众从中感受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流传;爱奇艺平台结合影视剧中的刺绣、绒花、昆曲、京剧等非遗元素,推出非遗系列纪录片;优酷集中展示《国宝100》等几十部非遗相关纪录片,并开启“非遗公开课第二季”公益直播,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非遗保护、传承和推广,鼓励更多网友拥抱传统文化、发现非遗之美。

  年轻人是非遗传承的未来。只有为传统非遗找到更青春时尚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投身非遗保护,才能让非遗与时代同步,进而更好融入日常生活,绽放生命活力。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