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佛书里的佛禅(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7-21185举报/反馈

1、【假与真、巧与拙】 假认不得真,巧藏不得拙。

2、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3、缩小自己,则海阔天空;扩大自己,则无路可走。

4、【佛心禅语】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言语的多与少】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6、【佛语禅话】夫妻之间要比谁爱谁,不要比谁怕谁。

7、不传播是非,不将忧苦带给别人,是为生活的密行。

8、自我管理,就是每个人应对自己负责、管理好自己。

9、【天天禅语】礼者,理也,先知礼,才能识理、懂理。

10、【佛心禅语】 得安详之人际环境者,必得幸福之人生!

11、【天天禅语】人生的苦恼,莫过于与自己、人事过不去。

12、【佛心禅语】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13、阿弥陀佛要把他的功德强塞给我们,强塞不来就诱劝给我们。

14、但见众生清净胜德,而不见彼有诸愆犯。《大宝积经》卷四十一

15、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16、讲话要温和轻柔,态度要谦诚亲切,才能使人身心感到温馨而和乐。

17、【心灵禅语】 用志愿的精神从事专业工作,就会很愉快也很有价值。

18、【佛语禅话】从没有杂念、恶意,培养善念,还要进一步——不执着。

19、希望获得灵魂的救赎,可灵魂的龌龊总是难以洗尽,一念灭一念又生。

20、我们需要工作,更需要生活。千万不要为了工作而影响了家庭和亲情。

21、施劳于人,而欲望佑,殃咎归身,自遘广怨。《法句经》卷下,广衍品

22、有身不久,皆当归土,形坏神去,寄住何贪!《法句经》卷上,心意品

23、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卷下,道行品

24、人生如快走,你如能匀速前进,不走夫停停,就会在无意中超越很多人。

25、克尽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就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26、【佛心禅语】 望断冥鸿没处秋,苍苍一色水连天。——《宏智禅师广录》

27、人生最有价值的,是健康的身体;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28、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29、【佛心禅语】 《金刚经》里说得很清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0、碍处非墙壁,通处勿虚空,若人如是解,心色本来同,(唐)长沙景岑禅师《传灯录》卷十

31、【佛心禅语】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般若第二》

32、【自造前程】 每个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把自己 雕刻成魔。

33、做慈济犹如推车上坡,参与的人要努力往上推、不可停顿,并要以信心和毅力突破困难、勇往前行。

34、四大等不离心大。心色虽异,其性则同。色即心,心即色,无障无碍。(日本)空海《即身成佛义》

35、【消业与成佛】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方能消业除魔,方可获得幸福, 方可修身成佛。

36、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华严经》卷八十,入法界品

37、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所以,医院应该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38、有了生命价值永恒性的观念,就有了对人的言行负责任的思想做基础,人类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证。

39、【佛心禅语】 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宗教箴言录》

40、不取众生所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虽复不依语言道,亦复不着无言说。《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41、有国不仕亡后悔。身为国民不知爱国,“覆巢之下无完卵”,无国可爱之民,只有流浪天涯寄人篱下了。

42、拥有独立的思想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对道德的景仰、对天地的敬畏、对众生的悲悯、是独立思想的源泉。

43、人之“心思”如镜。欲求得智慧、明辨事理,必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此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44、【佛心禅语】 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45、【佛家经典禅语】 如果出门远行去别的国家,同行的伙伴是最亲密的人;如果在家中,慈爱的母亲是最亲的人。

46、我们要如何修行才能得到“真功夫”?功夫一定要从历练中得来;修行的方法很多,但离不开一个字——“忍”。

47、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首饰不能戴在脚上,脚镯不能顶在头上。(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48、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盾乃得成菩提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49、老僧行脚时,除却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别无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唐)赵州从谂禅师《传灯录》卷十

50、许多“聪明人”在见到“便宜”的时候,就忘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只要你坚持正道,骗子就无隙可钻。

51、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52、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大宝积经》卷四,无边庄严会

53、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杂阿含经》卷九,第239经

54、集中思想。情绪紧张,思想散乱;思想一集中,那些困扰自己的妄想杂念就会减少,所谓“一心不乱”,就能“动静自如”。

55、【佛心禅语】 在佛家看来,懂得舍弃,行布施之道,才能修得福报;在现实中的人 看来,懂得舍弃,才能抓住更重要的东西。

56、【佛心禅语】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中有三身佛。——《千悔第六》

57、【佛心禅语】 在佛家眼中,心中无物,四大皆空。我们虽达不到这种境界,但也应当时时擦拭心中杂念,以使其不被尘世所染。

58、“宁静致远”,是怎样的“远”?这个“远”字中,可以包含正直、慈悲,可以淡泊、可以超脱,可以修炼得道、可以出人头地。

59、累了,于夜深处禅坐。暗想,这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影无形,缘起缘落,幻生幻灭,常常不由心不由人,来,无法阻,去,无法留。

60、观念决定行为,掌握了清净的观念,才有清净的行为。而清净的观念来自于学习和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刻认知。

61、譬如热铁,椎打星散,散已寻灭,莫知所至。得正解脱亦复如是,已出烦恼诸欲淤泥,莫能知彼所趣方所。《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62、欲人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人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文殊说般若经》

63、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在世间法上落实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众善,在尽职尽责中广度众生。

64、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人我性,我性共同如来合。(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65、菩萨乘人虽持净戒,于诸众生应当随顺,声闻乘人不应随顺,是故菩萨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66、【佛心禅语】 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耕云先生

67、【佛心禅语】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傅大士》

68、【佛心禅语】 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贵重的财富,是因为生命不能重来。浪费一天或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是浪费了最宝贵的“当下”的生命。

69、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信心,光凭理解,可能会落入邪见;没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会变成迷信,增长无明。

70、无论在家出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人圣,往生西方也。《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自述》

71、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于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者,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无量寿经》卷上

72、【佛心禅语】 生:“顿悟见性,究竟是怎样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对境界。究竟如何?你当切实亲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光

73、性格要和悦,不可以离开大众,不可以独来独往,不可以攀附权贵,不可以“一对一”进出,或只与少数一二人来往;僧团即是团体生活,僧众至少要三人

74、【佛心禅语】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 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恼无穷无尽。

75、禅就存在于红尘中,所谓最深的红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清静的修禅道场。红尘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觉悟。做到明心见性,不贪念,不执拗,是为参禅。

76、是菩萨自行檀那波罗蜜,教人行檀那波罗蜜,赞叹行檀那法,欢喜赞叹行檀那波罗蜜者、尸罗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摩诃般若经》卷十九,转不转品

77、迫害不以为意。有道德修养的人,当其遭遇伤害与逼迫时,他能够不去介意;甚至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愈迫害它,它愈是坚强。

78、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79、【交往金句】交往前三个月,经你要求而没有改变的坏习惯,通常一生都不会改变,除非他发生空难而幸存从此改变人生,或皈依佛门变成没有欲望的男人。如说,抽烟……

80、【佛心禅语】 莫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 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会误事,更会伤人。稳定情绪,解脱自 己,乃当务之急!

81、【佛心禅语】 心无妄想,即是佛国 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 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82、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随喜,是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无上、无与等。《摩诃般若经》卷十二,随喜品

83、【佛语经典语录】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宁可自己承担痛苦和不幸,也要将快乐和幸福让给别人。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胸怀,令人景仰,在当今社会犹为珍贵。

84、【佛心禅语】 人们常说,细水长流的感情更能持久,如烟花般绚烂的激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一直平衡和睦的婚恋生活比前期轰轰烈烈、后期争吵不断的婚恋生活要珍贵而有价值得多。

85、【禅语悟道】当人们暂时地获得了期望中的物质财富时,却发现青春年华已经消逝,身体健康已离我们而去,心情也经常闷闷不乐……这时即便付出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换回原来的青春与健康。

86、总是想,每一个月色来临的夜晚都可以怀抱着满心的温暖,与禅韵对酒当歌,与风月相对而眠。一如流年的烟火,热烈的烧灼了寂寞的时光,然后,等来年,于荒寂的旧址上又结出一朵花的新颜。

87、【佛心禅语】 人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别去想着“未来一定发财”、“将来一定富贵”,谁知道将来能如何。现在过得好,活出了真我,就已经很快乐,何必强迫自己把未来建设得辉煌无比呢?

88、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作一佛事,乃至一称一礼;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为一人,乃至交一言;一誓不与本分间隔,阅一书、作一字;一誓不与本分间隔.一坐立、一谈笑。(清)玉琳通琇禅师《自励四誓》

89、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菩萨于三千大干世界中,无有一事而不知者:若偈、若辞辩、若咒术、若戏笑、若歌舞作乐、若工巧。《大宝积经》卷一0七,大乘方便会

90、做一个自由、乐观的人。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到的总是灰暗的一面,即便到春天的花园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断的残枝,墙角的垃圾;而乐观者看到的却是姹紫嫣红的鲜花,飞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里到处都是春天。

91、我们参禅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信佛诵经是为了死后的天堂门票,那么我们所信仰的主题便跟佛陀无关,因为佛陀不谈生之前、死之后,不谈世界之外所有不能实证的事物。当初佛陀说法时有十四个问题不谈:世间常吗?

92、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生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有因缘和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

93、【经典佛语录】 这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了生活中存在着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无意之中被扭曲的现象(故意地歪曲另当别论)。同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往往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只要我们不偏执、不武断,最终还是可以看清事情的真实面目的。

94、“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一个人有钱,如果生活不如意,就不算真正的富有;知道“感恩知足”的人,比较容易体会“布衣暖,菜根香”,当然生活也就容易称心如意,人生会过得逍遥自在,所以说幸福人生“知足”第一富。

95、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96、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注意对方的情绪。一个人脾气上来了,可能毫无理性地做任何事,岂止争吵而已。因此,遇到意见冲突时,要保持头脑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要发怒。同时,重视对方的情绪,假设对方情绪激动,那么第一件事是设法让对方冷静下来,而不是忙于“讲道理”。

97、身空虚伪,不可长养,无有诤讼,亦无正主。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无有坚实,妄想故起。业力机关,假伪空聚,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减,共相残害,犹如四蛇,共处一箧。水火风种,散灭坏时,大小不净,盈流于外。体生诸虫,无可爱乐,捐弃冢间,如朽败木。《金光明经》卷二

98、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人的心灵,犹如空杯,空灵无物,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与。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与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99、【西游记新解】真经不在西天,而在路途;佛祖不是如来,而是自我;那成群结队的妖精乃是人心生出来的欲望和执念,三大徒弟其实是唐僧多面的性格和天赋秉性。活平波无澜不外人心已死,你还愤恨,你还痛苦,你甚迷茫,你就是那个时时刻刻跟妖精斗争的取经僧,你脚下的路,永远是通向自我的路。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