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每日一禅微信经典语录(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7-21172举报/反馈

1、一心参究,

2、应其等心,于一切众生亦等心与语,无有偏党。……于一切众生中下意,亦

3、【佛语经典语录】 佛家虽然没有提出科学的“物质”与“意识”概念,但是却大致地形成了朴素的

4、只为了顺应众人好逸恶劳的习性——人人不爱忙碌,大家皆喜欢悠闲、贪图享受,若较忙碌便觉得辛苦,所

5、【佛心禅语】 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在宽容自己,给别人的处境留下一个“台阶”,也 许别人终生都会感谢你。当你宽容别人时,你不仅卸下了一个仇恨的担 子,也得到了

6、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师言:“想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

7、【佛语禅心】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万法缘生,皆系缘分。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8、【佛心禅语】 与人相处,要彼此容纳、谅解,不固执己见。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一 点,大家一定能生活得更融洽、愉快,人与人的情感会更加深,每个人也 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事业与生活都更加称心如意。

9、【佛心禅语】 补鞋子的老头羡慕高高在上的帝王生活,可真做了国王,却又觉得痛 苦不堪,难以忍受,宁愿重过自己的补鞋匠生活。人不论在山野还是在城 市,若能自知自足,消除了利欲之心,就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

10、【疯话之人生语录】假若真有上帝,我以为,天良就是上帝所派常驻人心中的代表。不但是你的顾问,也是你的卫兵。若听它的忠告,它就能使你心安意闲,无所畏惧。若违逆它的指导,它就能使你心烦意乱,肉跳心惊。

11、【佛心禅语】 个人成功的基础在于承认错误,敢于面对自己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决 策、错误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如果面对错误只会逃 避、推脱,甚至归罪于他人,这不只是工作失败,也是道德失败。

12、【佛心禅语】 人活一世,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一 份助人后的快乐。人与人之间互赠“玫瑰”,为大家的生活都平添了诸多 快乐。这时,我们与其说是手留余香,倒不如说是“心有余乐”。

13、【佛心禅语】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纯净得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 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 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14、【佛心禅语】 无为学僧的烦恼来自于与师兄弟们的比较,来自好胜心理。“为什么 要与别人相比。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是啊,每个人都 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什么非要和别人一比高下,自寻烦恼呢?

15、【佛心禅语】 痛苦和忍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剂品,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一个 人如果不畏苦难,一定能走出困境,赢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正是凭借着 “永不失望,更不绝望,还有希望”的生存意志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16、【~惜缘~】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说:我想忘记。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的拥有的

17、【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秋树之叶因起风而飘零,大海之鱼因巨浪而离散,生死轮回因业力而流转,芸芸众生因无明而漂泊。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084

18、【天天禅语】很高兴最近头一次看到134个国家参与了为保护地球而发起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千万根蜡烛被点燃。无私的爱心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的同时,带给众生慈悲的温暖,又发出智慧的光明,并遣除一切众生的痴暗。

19、着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圆成,却时时攀缘过去、未来,并 于当下起分别、执着,显好坏、生爱恶,于是烦恼丛生。金刚般若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处,悟达心 性圆成。

20、【佛心禅语】 一个人希望被别人喜欢、敬重,必须先学会关爱别人。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尊重别人、爱别人,就像不求报酬做善事终会有所回报一样,别人往往也会加倍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这也是“福在积善”的道理所在。

21、【佛心禅语】 在生命历程中,人们只有具备面对风雨的抵抗能力,才能站稳脚跟。正如山崖上的松柏,经过无数暴风雪的洗礼,才能长成铁一样坚固的树干。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风雨中的人生,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22、【经典佛语】 凡事都像云在蓝天上,水在瓶子里一样,应该是各得其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相对的位置,就像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认识到这一点,对人对事顺其自然,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23、【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毅力: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我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时候,无论如何,要做到坚持,直到成功为止。

24、一个人除了追求物质的财富,更要追求内心的财富,因为外在的物质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若一味追求物质,则内心将时常感到空虚,所谓“知足常乐”,唯有心里的财宝,才能使自己真正感到快乐。

25、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身。佛在心里,不在座上;经在路上,不在西天。

26、人在爱欲中,是永远没办法满足的;爱欲愈炽,贪念也愈多。通常物质上愈充足的人,精神上愈感到空虚。放眼古今世界,古代人与现代人有着极端的不同。过去的生活因为物质缺乏,日常所需都是以人力操作,所以事事辛劳。

27、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积聚添烦恼怎样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佛日:生时不赍一文而来,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已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恃无得可怙,致使命终堕诸恶道。一《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

28、人的情绪就像一条流淌的河,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这条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风平浪静时,心灵如春风吹拂,人生充满希望,如在天堂;惊涛骇浪时,人生则是天昏地暗,如在地狱。而天堂和地狱,仅在一念之间。

29、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生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有因缘和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重品

30、学会有所放弃,放下心中的执念,把自寻的烦恼赶出自己的内心,以清静之心去面对世界,才能感悟世界的美好。快乐其实很简单,少一点要求,少一些庸人自扰,放下所有的牵绊,.一切顺其自然,你的世界就会多一份快乐。

31、山上无直树,世上无直人。直是相对的,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他从来就没有曲过?直是一种品格,曲是一种策略,有直有曲,是最真实的生命状态。多数时候,我们若能做到身曲心直,以曲求直,就已经无悔于自己的人生了。

32、常有人这样问自己爱的人:我死了你会不会哭?实际上这个问题让你爱的人很难回答。如果你爱的人同样爱你,这个问题就问得多余;如果你是一相情愿,这个问题也不必问。之所以问,是出于自己的犹疑,是一种对等的索取。

33、恒唯法师禅语人生动能养身,静能养心,乐能养寿;善能聚爱,诚能聚友,适能聚力;忍能生福,忠能生禄,勤能生财;学能成识,智能成谋,搏能成业。廉生德,德生爱,爱生敬,敬生威;学成识,识成智,智成谋,谋成业。

34、我们先对自己没信心,而后看到他人不好的脸色,就会以为人家对我们不信任。其实,当心中怀疑对方不信任我们时,我们已经先不信任自己了!所以,自疑则无信;信念一被摇动,毅力就会消失;毅力一消失,勇气便薄弱了。

35、时光,可以沧桑了容颜,唯不变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相信最美的风景在前方。人世间的聚散依依,不过是心与心的距离,红尘中终会有人来人往,学会在遇见中感恩,在经历中感动,在包容中丰盈,

36、浮云煮成茶,红尘吹成雪,一簇烟雨,褪了喧嚣,淡了繁华。青丝漫卷,十指纤纤,携一缕潇湘梦,嗅一瓣花香,或芊指弄弦;或浅吟低唱;或品茗赏菊,将层层叠叠的心事,泡成云水禅心,存放在红尘深处,婉约成丝丝柔情。

37、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品茶是修心,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在一滴水中,在一朵花间,在婆娑的世界里找到最初的自己。

38、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十善业道经》

39、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未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胜鬘经》

40、【佛心禅语】 一个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另寻出路,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等看得很淡泊,就能够达到超脱的精神、洒脱的境界。

41、【佛心禅语】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珍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抱怨不贪求。知足能让我们看清自己所拥有的真正财富,也能帮助我们找到近在眼前的幸福。

42、【佛心禅语】 人生本如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一切皆是无常,繁华过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过无痕的境界,就不会滋生这样那样的烦恼,也就不会陷入越执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43、【佛心禅语】 做人做事需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心胸要大,落脚点却须实在;着眼宜深,行动起来却要稳当。小事不做,大事难成,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话。

44、【佛心禅语】 名利的本质是什么名与利的供养真的是越多越好吗?未必。在佛祖看来,过于优渥的供养如竹子开花、骡子怀孕,不但于修行无益,反而会毁坏正法。所以,修行人不应太在意物质的享受,那只会给修行带来阻碍。

45、【佛心禅语】 吝啬、贪婪的人应该知道,喜舍结缘是发财顺利的原因,因为不播种就不会有收成。布施的人应该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去做,同时也别忘了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否则,就不是纯粹的施舍。

46、【佛心禅语】 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47、【佛心禅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我们某方面比别人差,也不必因此自轻自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无限的潜能,只等自己去开掘出来,尽情发挥。发展自己的潜力,就等于掌握了看清自我、发掘自我、成就自我的秘诀。

48、【佛心禅语】 无论我们的心安定、稳固还是发挥功用,修行的成长都是阶梯式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在时间的打磨下,不断地成就和完善自己。只要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依教奉行,并持之以恒地勇往直前,大器晚成又何妨?

49、【佛心禅语】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摆脱烦恼和迷惘,是因为他们内心彷徨不定,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眼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为自己树立目标,确定前行的方向。

50、【佛心禅语】 问:“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如何是无心一句?”师云:“你是有心耶?无心耶?”进云:“叠石峰高险,白云出故关。”师云:“莫道无心好。”僧礼拜。一《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筠州圣寿语录一》

51、【佛语禅心】 人与人之间在本质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方面的贵贱之别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所谓高贵的人,会有卑劣的恶行;所谓卑贱的人,会有高尚的善举;这说明了社会地位的贵贱之分是没有道理的、不足取的。

52、【佛语禅心】 念书时如果仅仅用“口”,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识字就可以了。但是要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深入领悟其中的道理,却非用“心”不可。至于用领悟的道理指导自己的行动,那就尤其离不开决心和恒心了。

53、【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乐师为国王演奏音乐,国王答应给他一千钱。演奏完后,乐师向国王索取工钱,国王不给,反而对他说:“你演奏给我听,只不过使我空欢乐一场,我说给你一千钱,你听了,已经也让你欢乐了一场。”

54、【经典禅语悟道】 禅语意在说明人的心态愈朴素自然,愈能修得正果,即所谓的大彻大悟。味地急功近利。幺,在这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精神的指引下,你的素质将得到最好的修炼。机遇来临的时候,你一定会稳操胜券。

55、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古印度)龙树《中论·观四谛品》

56、【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比如一朵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花瓣在风中飘落,没有留下任何果实而消失,这是否令人感到很可惜?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人生仅仅在名利和爱情上虚度,没有丝毫获得内心的觉悟,这是否让人觉得非常可悲?

57、【一日一禅:智慧】智与慧,其实是两个词:急中生智,定静生慧。智是一种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是在做加法,慧是在做减法;智是知道如何进,慧是懂得怎么退;智者拿得起,慧者放得下。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才是自在。

58、【一日禅】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细小的事、单调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

59、【悟道谣】一分木然,三分痴呆,闲事少问,多些黯然。个清静,拈香伴佛,是非不究,没有更好。失不论,水月戏文,愁就免了,烦恼没用。是悟了,是你错了,若是不悟,那是木头。与不悟,凡夫空扰,最后一句,是我错了。

60、【最有禅意的句子】愿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爱是奉献而非占有,爱是随缘而非强求,爱是坦诚而非谎言,爱是清净而非功利,爱是包容而非狭隘,爱是温暖而非冷漠,爱是智慧而非愚昧。请敞开你的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

61、一颗真正的佛心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淡然无痕。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对待万事万物,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行。佛的超脱、平和、清新雅致,在喧嚣的尘世中,为我们带来一种性灵的体悟,一丝菩提的清凉,一分身心的安慰。

62、于真境,不作空解,不作有解,不作俱解,亦不作俱非解,于一念间,一切解心动念总绝。亦无不动之解,所解亦绝,此绝亦绝,境智俱融,于一念间,此谓情开理现,难可宣说,至者当知。(唐)法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一

63、人生一场千辛万苦,需要我们的亲力亲为,去包容那些失误,去创造那些简洁,生活的禅法,它是对生命提供的一种力量,也可以理解为善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世间一切本来如此,心与境相应,去修正与规范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

64、人生,永远都是有缺憾的。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译过来便是指永远存在缺陷而不得完美的世界。本来这个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没有缺憾就不能称其为“人世间”。在这个有缺憾的世间,便有了缺憾的人生。

65、人的心常依赖别人,自己不能做主,又常受外界牵引,自己无法把持……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要体验“祸福无门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那么就要有慈悲心、菩提心、寂静心,也就是常持平常心。

66、人的聚散离合,都是基于种种因缘关系,有因必有果,“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还有不可抗拒的“无常”,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按照我们的主观想象进行,沟沟坎坎不可避免,大多数时候,万事如意只是一个美好的心愿罢了。

67、以仁止戈才是真正的武功,传达出了智者对“武”字的理解。“止诤”也和“止戈”一样,逞强好胜、以硬碰硬不是办法,不如用忍,以和气对怨气,以礼貌对无礼,以谦让心对好胜心,如此,纷争自消,友好的关系也得以保全。

68、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日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佛说诸德福田经》卷一

69、佛三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练,我今安住常灭寂光,名大涅槃。《大般涅槃经后分》,应尽还源品

70、出家的人不一定是真菩萨,在家的真菩萨也不在少数。《金刚经》里,佛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示现我们,出家人持钵化缘为生,没有私藏。由此观之,区别现在出家人是否真修行,看这个出家人是否有私人存款,或许是一个好办法。

71、千百年来,我是守候在你家门前的一棵狗尾草,经历几世修炼,只为早日成人,与你相恋。佛曰:达成正果需经生死之难。碰巧某一天,你为了做饭,把我塞进了炉灶。于是佛语应验,爱的火苗由此点燃。亲,爱上你我无怨无悔。

72、喜欢倚窗*坐,在一曲云水禅心里,静心,清心,养心,安静喧嚣里的自己,打磨岁月留给尘世的沧桑与无奈,将纷杂融入禅音,随风云散尽,待心素如简,待心清若水,烟火流年里,愿时光从容,愿岁月悠然,愿人生花香满径。

73、如何以智慧调伏恶智?每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难免产生偏见,形成一些并不正确的想法,有时还会想出许多损人、贬人甚至害人的主意,这都是“恶智”,只有牢记并时刻温习真、善、美的正法,才能扫清头脑中的“恶智”。

74、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法,尽修行遍法界行,身恒住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国土,尽证得如来智慧,是则能净愿波罗蜜。《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75、居住环境与人的福气是相互影响的。有时候,搬到优雅舒适的地方后,家里人反而会频繁生病,这是自身修为与环境不相符,因为平时积福少,如果一味贪图环境好会折损福报。因此要做与自己的修为相称的事,不相称的不能做。

76、很多人误认为修行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这两种观念都不要执着,否则都是错的。禅宗讲求心的自在、明净和烦恼的解脱,不在于打坐不打坐。如果打坐到瞌睡连连、妄念纷飞,这种打坐就成为一种形式,是徒劳无益的。

77、微博中什么人都有,面对微博里莫名其妙的人身攻击,我们该怎么办?以牙还牙只会让战争升级,这正是战争的挑起者期盼的结果。我以为,表明反对的态度非常必要,关键是我们怎样表达反对,我倾向将这种反对变成一种教化。

78、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我迈着平静的步伐,生活就是禅,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条人生的轨迹,动也是好,静也是好,宠辱不惊。拿也好,放也好,去留无意。

79、总以为顺着心走就可以安稳的过此一生,可世间毕竟有太多的不如意,月圆月缺,相聚别离,都是生命中不可否认的一幕,倘若怀着一份淡然之心,领悟生活里的禅意,即使前方迷雾重重,也应坚信会有拨开云雾见得明月的一天。

80、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像法决疑经》佛言

81、我们的心常常不规则地乱跑,有时跑到恶的地方,有时跑到善的地方,有时不善不恶,任凭别人来诱引我们;这就是没有把心照顾好。心如果没照顾好,恶念一旦被诱引,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任何坏话、坏的形象都表现得出来。

82、我向来以为码字是一门手艺,玩魔术也是一门手艺。码得好的字可以愉悦人的心灵,玩得好的魔术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说白了,码字的也好,玩魔术的也罢,都不过是一介手艺人而已,和泥水匠、理发师等手艺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83、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哲学往往就蕴含在日常生活的一问一答之中。看似浅显的问题,其实很深奥;看似深奥的问题,实际很浅显。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是生活中的凡人,最高深的哲学不是圣贤的语录,而来自凡人的追问。

84、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非有非无,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85、有一句口号:“学一行,爱一行。”这是一个很不现实的目标。做一件事,认真做好,这不难,对原本不爱好的事,勉强让自己爱上它,这很难。从事自己不喜爱的工作,久必生厌,不如选择一份真正热爱的事业,并努力干好它。

86、有些人为了钱财和名利而引发亲人之间的纠纷、朋友之间的背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些人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善用钱财、广结善缘,忍让和包容。你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自己。

87、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人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文殊说般若经》

88、每个人都会经常面临烦恼,生活不是为烦恼去找找推卸的借口,而是去承担改善的责任,禅的精神就在于当下承担,认识生命的过程,解决生命的麻烦,发现生命的生机,去把握与实践,做一个生命的实践者,而不是烦恼的傀儡。

89、泡一壶淡定吧,让沧桑了无痕。有些遇见,是惊艳,亦是温暖。有些离别,是注定,亦是随缘。就让我们以一颗如简的素心,将所有的阳光与明媚,都植于红尘深处,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沾染些许禅意,些许诗意,些许花香。

90、空名无相,无相亦空,是名为空;空名无念,无念亦空,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空中无善无恶,乃至亦无空相,是故名空。菩萨如是知阴界人性,即不取着,是名法忍。(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空无相品

91、翻阅时光画卷,春,活泼,有风,万物复苏;夏,明媚,有暖,千丝万缕;秋,静美,有韵,水色阑珊;而冬,纯洁,有雪,素衣白裳,透着灵性,透着孤独,透着静美,如一只白狐,苍茫大地,修行,不闻喧嚣,只携禅意在心。

92、虽佛亦不能超越及改变于因果律,然若了知于因果律,则能创造善业,合集善缘,生于善果。因不值缘,终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或远其助缘,或别造强因,皆可使此因之果暂不生起或终不生起。(民国)太虚《真现实论》

93、要能“观自在”。观世音又名观自在。说到观照一切事情自在不自在,有的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生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人不自在,看到自己讨厌的人也不自在;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自在。

94、这些微不足道的快乐,我们已经视若无睹;因为对财富的热衷已经让我们迷失了本性。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我们才会发现,所有的外物都毫无用处,而支撑我们活下去的是对生的信念,如果没有信念,人放慢脚步,才能体味幸福。

95、那些低至尘埃里的花蕊,无论你是否亲近,它总会自开自落,临水照花的牵挂,终是暖了灵犀,那一片青翠悄悄爬满了心墙。小半生的情愫,禅意点点,都在生命的留白处,开出了一程一程的珍惜,悄然无声,散落初夏的光阴里。

96、钱财本来是中性的,变好变坏全看人用之有道或无道。如果是分内的钱,不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就是净财,这种钱财多了有什么不好呢?净财可以作为求道与弘法利生的资粮,要修行办道、布施救济,都需要钱财来做助缘。

97、人一生专注一件事,)即使不成功,也一定会有所得。人一生关注的事情太多,即使偶尔成功,也一定得不偿失。生命不仅有限,而且无常,这个世界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与自己根本无关的事情上,何苦来哉?

98、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与别人时,自己已经闻到了鲜花的芳香;而当我们要把泥巴甩向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污泥染脏。不嗔怒不暴躁,不患得患失,不受尘俗牵挂,超然洒脱,才能达到高深的修持境界,获得真正的智慧。

99、舍心即慷慨的心,举凡财产、名誉、尊严、知识、技能等,都乐于施舍给需要的人,无论顺境、逆境,都不改变一贯的行事作风。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有爱心,都有舍心,但那些有“菩萨心肠”、能做到一切可舍的人,尤为值得敬佩。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