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养,来自于是否为他人着想
一个厚道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他们会用宽容、忍让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与他人之间存在的误解和矛盾。因此他们更容易感化对方,得到他人的尊敬。 我们每个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个个体之间却存在着偶然或者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总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只有抱着不怕吃亏、能为他人着想的心态,我们才能拥有和他人融洽相处的机会,同时自己也更能够快乐地生活。 凡事为他人着想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胸怀。一个厚道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他们会用宽容、忍让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与他人之间存在的误解和矛盾。因此他们更容易感化对方,得到他人的尊敬。 对于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我们都不陌生,而他的夫人简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处处肯为他人着想的女性。 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患有“卢伽雷病”,不久之后他就完全瘫痪了,从那时开始,他只能和轮椅为伴。到了43岁时,霍金因患肺炎做了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只能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他人进行交流。 然而,像霍金这样一位丧失了行动与说话能力的重症患者,却取得了巨大的科学上的成就。而这与他的妻子简对他的悉心照料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 简·霍金毕业于伦敦大学。本来,她是想毕业后从事外交部的工作,而那也正是她喜欢的工作。可她为了照顾霍金而降自己的锦绣前程毅然放弃,甘愿做一个辛辛苦苦而又尽职尽责的家庭主妇。虽然简做得无微不至,但这些并没有换来霍金家族某些人对她的好感,尤其是霍金那位生性孤傲的妹妹菲丽帕对她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给她各种难堪。 有一次,菲丽帕生病住进了医院,简和霍金去医院探望。将要进病房的时候,简却被告知,菲丽帕只想见哥哥霍金,而不想见她。听到这样的消息,简感到无比委屈和尴尬。但是很快她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她在心里这样为小姑子菲丽帕想着:生病住院的时候,难免会心情不好,自己来探望她就是希望她有一份好的心情,如果让她不愉快岂不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嘛。既然她不想见自己,一定有她的道理。 简这样想着,就释然了。于是,她面带微笑目送霍金走进病房,自己则坐在病房外面的椅子上等待他。 之后的一天,简收到一封来自菲丽帕的信。简有些激动地打开信,她没想到小姑子这次不但没有像以往那样指责和为难她,而是为以前的事向她道歉。菲丽帕还表示,从今以后,她要做简最忠实的朋友。简看着信,笑了,眼泪都差点掉出来。 试想,如果探望菲丽帕的时候,简因为被拒绝探望而拂袖离开,或者冲进病房去和菲丽帕理论一番,那样,原本两个人不太融洽的关系就会进一步恶化。可是简却设身处地地为菲丽帕着想,选择了忍让,选择了委曲求全。正是她的这一做法,感化了菲丽帕,而简的为他人着想的美德,也逐渐感化了霍金家族上上下下所有的人。 简的做法正是为他人着想、不怕吃亏的典范。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一种修养,一种博爱,一种睿智。也正因此,简·霍金获得了世人的瞩目和尊敬。 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我们凡事能为他人着想,不怕吃亏,就相当于用自己的爱心播种了一朵花的种子。待到花开时节,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花朵,还能看到充满生机的美丽春天。这不正是之前的付出所换来的“福报”吗? 因此,我们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多为他人着想吧,哪怕是为对方提供一点方便,哪怕是一个安慰的眼神,或许都能够成为被人跨越前进道路中障碍的动力。 被人们称之为“经营之神”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家里招待客人。当时在座的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大家都把主餐吃完,松下让助理把烹饪牛排的主厨叫过来。助理发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他心里顿时打鼓,心想过一会场面肯定会非常尴尬。 由于知道这拨客人来头很大,主厨听说让自己过来,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他走到松下面前,紧张地问:“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缓缓地说道:“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你的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所以我要当面和你说清楚,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听完松下的话,主厨和其他就餐者面面相觑,大家相视而笑,都明白了松下的意思,并为之投去感激和敬佩的眼神。 如果换作我们是那位主厨,对于松下先生这样的对待,是不是也会感到无比荣幸?因为他是这般地为自己着想,又是这般地尊重自己。如果我们是当场就座的客人,是不是会因为松下的做法,而更加佩服他,从而更喜欢和他做生意? 或许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要说,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但绝非是精妙的为人处事原则;而只有尽可能地为对方着想,才是真正成功的为人处事原则。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每个人都只顾自己,而不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恶化。相反,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那么关系就会更加融洽,相互合作起来也就更加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