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利希滕贝格介绍(精选38句)

名人名言2022-03-29108举报/反馈

1、 利希滕贝格及其思想和作品终于在德国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2、 革命前风起云涌的十年和革命高潮期,很可能包含尖锐的政治观点

3、 他们要么回避利希滕贝格的工作,要么夸大利希滕贝格世界观中的矛盾和消极方面。

4、 1780年,他与著名作家福尔斯特共同创办了科学文学杂志《哥廷根文萃》。年鉴和杂志的大部分文章都来自利希滕贝格。

5、 他后来写道:我亲自去英国学德语写作。这里所谓的德语写作。这意味着大胆地说实话,揭露封建秩序,维护人民的利益。

6、 利希滕贝格看到作家的弱点,包括歌德和席勒,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他完全忽视了激励运动的持续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公平的。

7、 他指出,我们是为我们的时代的人而不是古希腊人而写的。我不仅为一些年轻人感到难过,而且也感到羞愧。他们必须称我们为荷马hellip;hellip;
(m.Taiks.com)

8、 他预言哲学(指唯心主义哲学)会吃掉自己,学校已经部分地这样做了。利希滕贝格认为感觉是理解的第一个来源,突出了经验在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9、 利希滕贝格对当前社会制度和秩序的批评和否定是勇敢和明确的。他把封建社会和封建德国比作屠宰场:我真的很想有一天写一个人类屠宰场的历史。

10、 但有意义的是,尽管他承认这一巨大变化的合理性,但他最终倾向于温和的议会君主制理想,谴责雅各宾派的恐怖手段。利希滕贝格一生都非常重视哲学研究。

11、 利希滕贝格在反对唯心主义的同时,也反对机械唯物主义。虽然和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还没有完全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但他对此表示怀疑和批评。

12、 经过复杂的哲学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利希滕贝格转向唯物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利希滕贝格对学校唯心主义的哲学教条表示怀疑和批评。

13、 利希滕贝格批评作家最多的是他们的创新和过度激情。他觉得这种做作往往掩盖了思想的贫乏和含糊,与利希滕贝格自己的写作风格格格格不入。利希滕贝格的作品简洁明了。

14、 唯物主义也是利希滕贝格的审美基础。利希滕贝格认为,自然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利希滕贝格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和启蒙学者,强调艺术对人的积极作用务社会斗争的使命。

15、 除了贫穷,他还患有日益严重的神经痛和脊柱弯曲。更不幸的是,他经历了精神危机,因为他对法国革命感到失望,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忧郁和孤独。利希滕贝格于1799年1月27日死于肺炎。

16、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是教育家,教育和改造人类应该是作家的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作品的内容,提高作品的意识形态。利希滕贝格讨厌缺乏思想和空洞的作品。

17、 利希滕贝格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有关。利希滕贝格坚信,世界是物质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上帝创造的。在他看来,上帝和灵魂的存在与客观存在完全不一致;理性与宗教、科学和宗教不相容。

18、 利希滕贝格对康德的不可知论视而不见。他写道:康德哲学可以随意创造它想要创造的王国,但如果它不想关注那些众所周知不足道的旧问题,它必须承认,周围世界的一些东西符合我们的概念。

19、 然而,直到20世纪上半叶,这位影响巨大的重要学者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托尔斯泰对此非常不公平。他愤怒地说,他不明白为什么当代德国人忽视了利希滕贝格,并沉迷于尼采美丽的素描。

20、 他解释说,在人们学会理解物质世界的日常现象之前,他们用神的存在来解释它们。现在,当人们更清楚地理解这些现象时,一种现象可以从另一种现象中解释,而我们无法解释的神最终成为上帝和灵魂。

21、 利希滕贝格在流行杂志上写了大量科学作品和发表的文章,留下了许多讽刺小说和批评文章的草稿。利希滕贝格生活的时代是启蒙运动在德国兴起并达到顶峰的时代。反对封建制度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

22、 极度贫困总是伴随着利希滕贝格。有时他不得不写文章来赚钱,甚至辅导英国贵族的家庭作业,或从事校对工作。即便如此,他总是慷慨地帮助穷学生和同事。作家生命的最后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困难的时期。

23、 20世纪90年代,利希滕贝格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他的教学也因其直观、生动、幽默的语言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与此同时,利希滕贝格开展了广泛的启蒙活动。他从1778年开始编辑《哥廷根年鉴》,直到去世。

24、 他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感受,信任事物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不是因为我主张这样发现真相,而是因为它是我们经验的直接声音,是我们最好的观察结果。利希滕贝格是德国最早批评贝克莱、休姆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之一。

25、 格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1742年7月,利希滕贝格出生在达姆斯塔特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是家里的第18个孩子。早年失去了父母。早在小学,尤其是中学,他就对自然科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杰出的才能。但家庭的困境使他无法继续学习。

26、 之后,在德国进步作家的努力下,陆续出版了一批利希滕贝格的文集和书信集。后来的编辑出版者在出版作品的同时,对过去批评家加于利希滕贝格的种种不实之词进行了批驳,肯定其进步意义的同时,又对其观点的矛盾之处做了正确的评价。

27、 简洁实用是利希滕贝格审美文学创作的典型特征。正因为如此,他经常选择一些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风格,如政治论文、散文、流行文章和讽刺文章。他特别擅长写格言,因为格言可以以最简洁、最有力、最准确、最概括的形式评价生活、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28、 他说:即使我的哲学不够强大,不足以说什么新事物,它仍然有足够的勇气把人们已经相信的东西看作是不完全可信的。随着唯物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利希滕贝格希望科学和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整个唯心主义哲学的内部崩溃。

29、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利希滕贝格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政治论文,主要发表在各种流行杂志或年鉴上,与时事紧密结合,往往失去现实意义,容易被遗忘。此外,他的一些作品仍处于草稿阶段,没有整理,有些作品没有公开发表,直到他。第二,许多评论家诽谤和扭曲了利希滕贝格。

30、 利希滕贝格的政治观点使他接近激进的启蒙学家,但他不同意歌德、席勒和其他人通过个人抵抗(激烈的运动)和美学和伦理(热衷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来消除德国贫困,也反对用激烈的手段改变现有秩序;他鞭打德国公民的懦弱、惰性和驯服,但不知道如何克服;他对德国的封建现实不满意,但只是把不满藏在心里。

31、 利希滕贝格(G. Chr. Lichtenberg,1742-17是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启蒙学者,杰出的思想家、讽刺作家和政治家。他深受康德、歌德、尼采和列夫的喜爱.托尔斯泰、赫尔岑等几代哲学、文学大师的敬重和推崇。歌德把利希滕贝格的作品比作指明问题所在的神奇魔杖。托尔斯泰将他的《格言集》列入他那由杰出作家的杰出思想组成的《阅读范围》。

32、 他呼吁创新:思想贫乏使我们今天的诗歌无人关心。如果你想有人看你的作品,让我们创新一下。利希滕贝格非常重视文学的人性,主张文学创作应该反映普通人的意见,触及社会的实际问题,让人们像盖勒特、莎士比亚和贺加斯一样理解。他不同意18世纪德国古典主义,特别是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盲目崇拜,并指责它使德国文学脱离现实。

33、 因此,用上帝的智慧做出各种各样的推断可能并不比根据自己的观点做出更好的推断。在宗教原因问题上,利希滕贝格的观点明显高于同时代的许多启蒙学者。当许多人把宗教的起源归因于人们的无知时,利希滕贝格指出,人类社会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的不平等,是压迫阶级产生宗教偏见的根源:使天堂生活只对穷人有如此大的诱惑,是世界各阶层的平等。

34、 利希滕贝格认为,康德哲学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为什么他坚信一些知识是先验的?例如,因果原则,说明这也是经验的结果,因为这种客观依赖是存在的。利希滕贝格认为经验和现实是真理的标准:我们判断的公平性主要不是基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而是基于经验或事实。我们应该努力理解事实,而不是意见。相反,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意见体系中找到这些事实的位置。

35、 在我看来,世界上很少有其他艺术能这么早就完美,也没有艺术那么受欢迎。在这里,最高的权利是最大的不公正;在这里,人类的治理仍然依赖于欺骗;在这里,自由和法律;在这里,绞刑架遍布每个城市和村庄hellip;hellip;利希滕贝格把这一切推向了一个理性的法庭:世界上所有的邪恶往往来自于对旧法律、旧习俗和旧宗教的非理性崇拜。如果你想让一切变得更好,一切都应该改变。

36、 利希滕贝格世界观的矛盾也体现在他对法国革命的态度上。他欢迎法国革命,并将其视为实验政治。他认为君主制不符合成熟的人民情况,人民有权改变国家制度,法国革命的领导人表达了民族情感。他甚至比歌德和席勒走得更远。他不止一次为革命暴力辩护,驳斥了一些人所谓的革命中有很多事情不能采取暴力行为。他相对指出:法国革命(无论发生在哪里)!)会留下很多好东西。

37、 回到德国后,利希滕贝格成为哥廷根大学的物理教授,开始不知疲倦地从事科学、教学和文学创作活动。他是第一个提出制造气球想法的人之一,法国蒙戈尔费埃兄弟因为缺乏足够的材料和当时德国自然科学技术的低水平而成为第一个。他预感到了电的巨大潜力,并在电力研究上做了很多努力。1777年,他发明了一种数学图形,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科研工作得到了欧洲科学家的认可。

38、 直到1763年,他的母亲努力为他获得黑森公爵奖学金,他才进入汉诺威的格哥廷根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学。汉诺威和英国属于同一个君和国家(在同一君主治理下的合并,而哥廷根城后来成为启蒙教育的基地。根据规定,利希滕贝格作为公爵奖学金的获得者必须在学习后返回黑森,当地政府也聘请了他担任数学教授,但汉威诺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利希滕贝格不愿放弃。他请了两年假期,两次被邀请访问英国。这段在英国的经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而且对他的民主观点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